中国古代尚左尚右的历史及其原因

2011-03-20 11:10张至军
文教资料 2011年2期
关键词:黛玉将军时期

张至军

(无棣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 无棣 251900)

“左”和“右”本来是表示方位的名词,但是古人以“左”与“右”表示尊卑。形成尚左尚右的观念。尚“左”还是尚“右”则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场合,是不尽相同的。下面对各个历史时期作简单总结并分析其原因。

一、先秦时代不存在统一标准

先秦时代尚左尚右比较复杂,有“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和“吉事尚右、凶事尚左”等说法。在先秦文献中,比较明确地谈到尚左、尚右观念的当属《道德经》,其云:“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先说君子贵左、吉事尚左。如《《史记·魏公子列传》就通过乘车的叙写塑造了信陵君的形象:“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虚左”,即空出左边的位子。侯生径直坐到公子所乘车的尊位上,一点也不谦让。这就充分说明,车的左位是尊位。信陵君能给穿着破衣服的侯生“虚左”,足见其谦恭和真诚,其礼贤下士并非作秀。《逸周书·武顺》:“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左传·桓公八年》:“楚人上左。”《德经》所言凶事尚右、用兵贵右的观念,在先秦也可以找到证据。以兵符制度而言,国君掌握右符,将领掌握左符。但是,以上所述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还有一些资料表明,先秦时代在某些领域还流行着“吉事尚右、凶事尚左”的观念。就吉事而言,在朝廷中大臣的位次,乃是职高者居右,职卑者居左。《史记》载赵王以蔺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左传·桓公八年》记载,楚与随作战之时,随国季梁曰:“楚人尚左,君必左,无与王遇。且攻其右,右无良焉,必败。”由此可知,楚人在军事这样的凶事方面体现的是“凶事尚左”的观念,与《道德经》所云“凶事尚右”的观念大相径庭。

先秦时代在不同地域、不同领域中,或者流行尚左观念,或者流行尚右观念,并不存在绝对的统一的适用规则其所以形成这种状况,有着复杂的社会的、历史的、传统习惯等方面的原因。先秦时期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分立、百家争鸣是其主要原因。

二、秦汉时期尚右

秦汉时期人们的尚左、尚右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尚右观念普遍流行古代居住则是右尊左卑。秦汉时,豪门大族大多住在街巷的右边,因此豪门大族也被称为“豪右”,穷苦百姓住在街巷的左边,叫“闾左”,如:“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史记·陈涉世家》)

就官职而言秦汉时期也是尚右的。秦所制定的爵位制共二十级,第一级最低,“十级最高,其中第十级是左庶长,第十一级是右庶长,第十二级是左更,第十三级是中更,第十四级是右更,显而易见,右尊于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汉书·周昌传》:“左迁”颜师古注:“是时尊右而卑左,故谓贬秩位为左迁。”宋戴埴《鼠璞》:“汉以右为尊。谓贬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居高位为右职。”就室内座次的排列而言,秦汉时也是尚右的。在《史记》的《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一座次就很好地说明了当时的尊卑情况。项羽自尊自大,坐在西边朝东的座位上,而让沛公北向而坐,张良是西向坐。

总之,以右为上为尊、以左为下为卑的观念,在秦汉时期已经成为普遍流行的观念,成为人们表示上下、尊卑、主次、重轻的一种习惯用法,并且一直影响于后世。尚右观念普遍流行的因素较为复杂,就文献资料所言,大约有三个方面。

其一,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被文化专制局面所取代,秦朝“焚书坑儒”,实行法家专制,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先秦时期并不统一的规则被统一的尚右观念所取代。

其二,受到古人自右而左的书写习惯的影响。古人在简牍上书写所采用的方式是每行为上下直书,每篇为从右向左书写。以右为先为上,以左为后为下。这种书写方式直接影响到书写内容。

其三,受到人们的右手一般比左手运用起来更加便捷有力这一生理习惯的影响。

以上三个方面,大约就是促成由先秦时期尚左、尚右观念错杂流行,发展为尚右观念普遍流行的社会因素。

三、三国到宋是尚左的

三国时,魏吴蜀官职也尚左,如魏国,曹仁地位一直高于曹洪。初封曹仁为左将军,封曹洪为右将军。曹丕即位,封曹仁为车骑将军,曹洪为卫将军。从这来看,左是尊于右。吴国如“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赤壁之战》),周瑜是左督,比程普的官职高。蜀国也如是,刘备为汉中王时,封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而后刘备即皇帝位时,封马超为骠骑将军,张飞为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大于车骑将军,这是公认的。从这来看,左将军大于右将军。古代皇帝是至尊,他面南背北而坐,其左侧是东方。因此就在崇尚东方的同时,“左”也随着高贵起来。三国时期的东吴占据江东,也称江左。

唐代宋代官职都是左比右高一等的。唐宋时的左右仆射、左右丞相、左右丞,皆以左官为上。“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中右丞相低于左丞相,所以“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唐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按,唐代字位应以左为尊,此题中“左迁”指贬谪,乃用汉代习惯语。

从东汉末年道教开始兴起,道教所尊崇的老子“尚左”,唐朝把老子奉为先祖所以尚左,宋朝效仿唐朝尚左。

四、元朝尚右

到了元代蒙古人统治时,不但官职以右为大(如左右丞相和左右丞都是以右官居上),而且元代考科取士也分右榜、左榜,右榜为蒙古人、色目人;左榜列的是汉人、南人(南宋遗民)。蒙古人列入右榜。元朝是少数民族统治,其风俗与中原不同。

五、明清时期尚左

明朝回到了唐宋时代的尚左传统:明代六部的左右侍郎、左右都御史、左右给事中、左右布政使,都是以左官居上。《明史》卷一载,元至正二十七年(吴元年,公元1367年)十月丙午,“令百官仪礼尚左”。

清朝沿用明制。《林黛玉进贾府》小说第三回林黛玉初到贾府,谨小慎微,对于方位,也格外注意。她在荣国府荣禧堂东边的耳房(这间屋子装饰、铺盖以红色为主)坐的是“东边椅上”;再到东南的小正房(这间屋子装饰铺盖以黑色为主),“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花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三让她上炕,她方挨王夫人坐下”。则黛玉坐在西边(右边)无疑。同回写黛玉与迎春、探春、惜春一起吃饭,黛玉作为客人,坐在左首第一,迎春在右首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这一段文字说明了清代室内座位的问题。

明朝尚左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反对元朝的原因,清朝吸取元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而实行汉化沿用明制崇尚左。

猜你喜欢
黛玉将军时期
我家的“将军”
黛玉讲诗
黛玉为什么爱哭?
清代时期
将军
不仅仅是眼泪*——黛玉的另一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