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长效机制探析

2011-03-20 11:10李天一曾志英
文教资料 2011年2期
关键词:学位研究生学术

李天一 曾志英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长效机制探析

李天一 曾志英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本文意在揭示我国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失范现状,分析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中出现失范行为的深层原因,并从思想政治教育、健全组织机构、规范管理体制、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等方面,提出建立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长效机制的相关具体措施,以期帮助广大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学术观,遵守学术规范,弘扬学术道德,进而使我国的科技文化事业健康和可持续地发展。

研究生学术道德学术失范长效机制

一、引言

科技的进步已经成为国家快速崛起的决定性因素,文化的发展也构成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创新是科技文化事业的灵魂,学术创新更是各类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术规范则是一切学术自由、学术创新的严肃性、科学性的基础和保障。然而,当前国内外学术失范事件屡屡出现,甚至涉及很多高层次的专家和学者,影响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同时,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业已成为我国当前科技文化学术研究的主要力量[1]。但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学术失范情况也同样存在,这些消极影响将是长期的、深远的,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现状

(一)学术道德的含义

学术道德是指,学术研究要遵循国家大政方针,努力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要遵循科研规律,致力于创造对科学和社会有较大贡献的原创性学术成果;要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学风严谨,材料真实,数据可靠;要具有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诚实守信,甘于奉献;要具备学术良知,客观公正地对待他人劳动成果;要具有法制观念,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遵守学术界公认的其他伦理准则。

(二)国内学术道德失范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各条战线上的科教人员,发挥着自身的聪明才智,创作出大量的学术精品,推动了我国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学术界的大部分学者,能够做到严守学术道德,兢兢业业地从事学术研究[2]。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的科研队伍中,确实存在学术道德低下的现象,这些问题如果不能从根本上予以解决,不仅会影响学者自身的前景,而且会对整个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

目前我国学术界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仅对前人所做研究进行低水平的重复工作,造成资源的浪费;创造毫无学术价值的粗制文本;仅将自己原有成果改头换面予以发表的学术泡沫;由缺乏资质的人代写论文;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急功近利,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包括自我抄袭;偷梁换柱,将他人成果直接更名,据为己有;蓄意伪造和篡改他人学术成果、相关数据、文献注释;捏造事实,引为虚假论据;无中生有,谎报学术成就等。这些都对我国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当前研究生的学术失范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研究生撰写发表论文或学位论文的前期准备是一项严肃的研究工作[3],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和时间才能出色完成。但目前有研究生并没有进行任何调查研究工作,却轻而易举完成了论文的撰写,有的甚至违反学术道德底线,将他人的研究成果整章照搬至自己的论文,却在参考文献中只字不提。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第二,在科研过程中不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伪造和修改实验数据。有研究生在参加一些科研课题或相关项目的研究时,往往浅尝辄止,不愿花较多的精力和大量的时间做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工作[4]。这种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是极不负责任的,也是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

第三,为发表论文,一稿两投或多投。这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有些研究生认为,只要没有造成一稿两发或多发的结果,就没有违背学术道德,其实这种现象类似于刑法理论中行为犯的既遂条件,即行为一经做出,就已违反相关规定,是应当严厉禁止的。

三、造成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

(一)学术研究的商品化、规范学术评价体系的缺失和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相对单一性,是造成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之一。

经济利益的趋势使一部分学者仅注重学术研究带来的物质利益。研究生同样也有偏好学术成果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基于毕业和就业的压力,绝大部分研究生都努力实现在学制时间内完成甚至超额完成现行评价机制下的学业任务,从而顺利获得学位。当前研究生的各项评优活动,也多是以量化的学术成果为主,但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考核的因素却极为弱化,并且,以核心期刊为主要标准衡量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是否为最为科学的方法也值得商榷,这些无疑都会反作用于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行为,使研究生产生急功近利的错误学术观,从而造成研究生的学术失范现象,影响其学术成果质的发展。

目前国内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相对单一化,无助于不同类型人才的发展,进而会形成学术失范的“隐形土壤”,助长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目前研究生的培养体制对研究生的支持力度不够[5],这也增加了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上的困难程度,从而导向学术失范的不归之路[6]。

(二)科学的学术管理体系的欠缺,导致政出多门,管理分散,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难收实效。

从研究生的日常事务和学术管理方面看,多方管理的各个机构同时并存。从目前的实际操作上看,研究生工作部门和教师群体对研究生工作分别侧重于宏观管理和专业业务指导。而学术道德问题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管理分散难以对研究生进行深入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因此难收成效。

(三)研究生知识产权观念的淡漠和良好学术批评风气的缺失,以及学术立法的滞后和学术失范的道德风险过低的现状,都无助于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养成。

国内学术立法的滞后性研究生对知识产权法规知之甚少、国内学界报喜不报忧的习惯做法和个别思想政治教师、指导老师的不良风范,都对高校研究生的学术研究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从而难以引起研究生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高度重视。

另外,当前针对研究生的学术失范的惩戒执行力度也远远不够,研究生学术失范的风险成本过低,这也是研究生群体频发学术不端现象的重要原因。事实上,学术失范行为较容易被发现,但由于监管的成本过大,后续工作较为繁杂,因此造成对研究生学术规范监督的忽视,不利于研究生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严格遵守和执行。

四、改善研究生学术道德现状的长效机制对策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有关规定,推动科研诚信建设,改善学术道德环境,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充分调动广大高校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我国科技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特提出当前和今后需要探索和建立的以下教育长效机制。

(一)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教育,完善科研诚信建设机制。

高校学生工作应将紧抓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针对研究生科研诚信观的树立,进行科学有序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格教育工作。明确研究生当前应遵循的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培养研究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精神,开展和学习贯彻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7],引导研究生树立为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需求而努力奋斗的主动观念和责任意识。

开设学术道德规范相关课程。由于高校在本科阶段几乎没有完整的学术规范教育,形势政策等有关思想政治方面的课程也很少涉及学术道德建设的内容,研究生对这些知识了解甚少,因此,有必要将其作为研究生的入学教育培训课程[8],请专家或负责研究生工作的辅导员老师就学术道德规范对广大研究生加以细致辅导。同时,积极开设有关论文写作规范、学术政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相关课程,还可通过专家报告会、案例讨论、心得交流、文件学习等方式建立长效的预防机制。把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纳入研究生教育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位申请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在研究生班级、宿舍形成以社区为阵地的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传播,营造积极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社区环境。研究生之间可以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种力量将是巨大的,研究生在交流之中共同培养了社会责任感,提高了学术规范的意识,有助于研究生学术道德的传播和发扬。

广泛开展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专题讨论,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学术自律意识;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创新形式载体,深入开展学术道德宣传教育活动,发挥学术楷模的示范表率作用和学术不端行为典型案例的教育警示作用;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道德教育和有关学术规范的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开展多种学术报告活动,培养研究生正确的治学态度[9]。此外,学术研究还要具有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积极发挥研究生社团的导向作用,扎实推进各种主题团日和主题党日活动,倡导诚实守信、甘于奉献的学术品格。这样才能为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培养创造一种良好的思想环境和严谨的学术氛围,从根本上解决学术道德的负面问题。

(二)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机制

高校学风建设组织机构是总体把握学术道德建设的重要机构。要对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成立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建设小组,并完善组织制度,提高工作的时效性。

建立健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工作机构,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学位评定委员会是各学位授予单位负责处理学位授予工作中舞弊作伪行为的评决机构。为保证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自觉维护我国学位授予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各学位授予单位应严格论文审查制度,在处理舞弊作伪行为时,要依照规范的程序,把握好政策界限;建立合理规范的复议制度,保护当事人正当的听证权利;维护被调查者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对受到不当指控的单位或个人要及时予以澄清。学位授予单位对保证学位授予质量负有直接责任,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领导,完善相关规章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抵制各种学术腐败行为。同时,还要注重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树立良好学风。

学术委员会是高校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最高学术调查评判机构,学术委员会应设立执行机构,负责推进学校学风建设,调查评判学术不端行为等工作。执行机构应由熟悉知识产权法规的专家组成,应保持一定的中立性,能够独立行使职责,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以作出公正的评判。

(三)规范学术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学术信用管理体系机制。

建立规范的学术评价体系。应对不同学科,设立不同的学术评价标准。各学位授予单位也要不断深化学术评价制度改革,改进学术评价方法,完善与研究生学位授予相关的考核评价制度,建立高质量的、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确定与研究生多元化培养目标相对应的综合评价标准,而不是仅以学术作为唯一的衡量尺度[10]。

建立科学的学术信用管理体系和各种预防机制,强化其在研究生培养和学位管理各个环节的监控作用,要在课堂与实验出勤、考试与试卷评阅、论文开题及撰写过程、学位论文评审等环节上,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以发挥积极的预防作用,减少直至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从制度入手,遏制科研失范行为,铲除学术腐败赖以产生的根源。

(四)严厉打击学术腐败,呼唤良好的学术批评氛围。

建立有关舞弊作伪行为的惩处机制,完善奖励与惩戒管理办法,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加强惩处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坚持文责自负原则,即研究生对学位论文和其他发表的学术著作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把学术规范风气作为研究生日常考核的重要内容,既有惩处,又有奖励,方为合理的教育机制。对于严格遵守学术规范的研究生,应将其表现记载于学生考核中,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才能将遵守学术规范的风范发扬光大,从而抑制不良学术风气的蔓延。加强全国反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的领导机制和监察网络,降低揭发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的执行成本,营造“容易查,愿意查,查之有效”的奖惩激励氛围[11]。

建立良好的学术环境氛围,规范学术研究进程。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生辅导员和指导老师的师德教育,督促他们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和学者声誉,恪守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把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作为教师和研究生辅导员培训尤其是新教师岗前培训的必修内容。把学风建设与辅导员和指导教师的工作考评相联系,并以此督促辅导员和指导老师加强自身的学术自律。对学术不端行为可建立作者和导师双重责任制,发现问题追究导师的连带责任,以此督促导师发挥关键的道德引领作用。研究生工作队伍与指导教师要形成强大合力,在无形中为学生树立良好典范,从而使研究生学术规范得以切实维护。

(五)完善学位制度,加强学术立法

目前研究生学位制度不够完善,学位类型较为单一。早期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小,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研究生毕业后主要面向科研院所、高校等。而近几年随着硕士研究生人数迅速增多,毕业后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实际工作部门就业的研究生比重越来越高,在教学、科研岗位从事学术工作的研究生比重逐渐降低。现实表明研究生就业正从学术型转向一般性实践工作,然而我国学位类型在《学位条例》中并没有细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类型较单一,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学位制度对人才的培养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如果学位制度不变,我国的研究生教育难有大幅发展。学位制度应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学科的完善,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灵活化的学位体系。这样,研究生方可根据个人发展意愿和自身实际情况申请适宜的学位类别,研究生的日常学习将按照学位类型进行分类考核,条件符合者授予相应学位。因此,完善研究生学位制度,是发展我国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的重要一环,也将成为促进学术规范有效实施的内在动力和制度保证。

加强学术立法,规范学术行为,道德教育是基础,法律建设是保障。学术研究要具有法制观念,因此要大力推进科研诚信法制与规范的建设,科技社团、高等学校、科技行业组织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制定有关科技诚信的相关规定。各研究生培养机构要组织专家、学者、负责研究生工作的教师结合国内外情况,制定本单位的学术规范性文件。同时,这些规范要制定得全面、具体,具有较强可操作性,让研究生一进入学术殿堂,就能有效掌握学术道德规范的各项要求。

总之,学术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良好的学术道德风尚才能形成。

五、结语

学术道德已经不只是学术范围内的问题,而是关系到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和国家重大发展的问题。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要坚持“学术道德重在预防”的理念,抓住主要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坚持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并重的原则,惩防结合、标本兼治,从而有效遏制科研不端行为,提高在校研究生的学术道德素质和科研诚信意识,形成有助于自主创新和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只有建立有效的学术教育机制,才能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促进研究生提升学术道德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科技人才。

[1]邱龙虎.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探究.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4:56.

[2]郑伟.振兴学术事业必须重塑学术道德.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1:97.

[3]梁莱歆.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中国高等教育,2003,(1):112.

[4]马俊玉.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潍坊学院学报,2006.2:58.

[5]曹光群.从本科入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初步探索.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39.

[6]黄友泉.防治学术腐败的新视野.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8:108.

[7]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通知.陕西教育(行政版),2006.3:9.

[8]常凌翀.研究生学术失范原因及对策浅探.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6.1:62.

[9]夏阳.学术活动与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中国电力教育,2004,(1):69.

[10]肖文英.从研究生培养体系看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75.

[11]黄骏.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看高校学术腐败的治理.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54.

猜你喜欢
学位研究生学术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俄罗斯儿童教育:超80%入园率与供不应求的学位
国内ERP研究现状——基于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工士学位”不只是一纸文凭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学术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