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语文课堂生成的激发与控制

2011-03-20 11:10秦国安
文教资料 2011年2期
关键词:预设课外语文课堂

秦国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生成是对目标教学强调预设的一个补充和修正。它是在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中,从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思维的交流中滋生出来的意外与惊喜,是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它使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让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高潮迭起的精彩,生成教学不再是教师主宰,而是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强调生成而反对预设,是从过去的预设的一个极端走向了现在的生成的另一个极端,是对新课程理念的片面理解,也是不符合矛盾的基本规律的。生成不仅可以通过预设来激发,而且需要用预设和教师的机智适度控制的,从而实现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

一、让语文课堂生成在预设中

既然新课程呼唤构建充满“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那么作为语文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如何寻找生成点,激发课堂生成呢?我认为生成是可以预设的,至少可以四个方面来预设。

1.利用文本留白,促成生成。

语文教材的价值在于生成性。文章留白,能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也是文章的艺术之所在。在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中,教师要有的放矢地利用教材留白让学生自由生成,切不可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妨碍学生的个性生成。

如:《“诺曼底”号遇难记》,在轮船即将沉入大海之际,文章写道:“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难道他的内心就什么也没想吗?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空白,让学生自由生成:他可能想到了年老的母亲,年幼的孩子,贤慧的妻子,要好的朋友……也可进一步引导:哈尔威会对他们分别说些什么呢?激发学生联想,促成新的生成,学生的联想肯定丰富多彩,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产生独特的感悟,加深对形象的理解,享受审美的愉悦。类似的留白在文本中随处可见,由此可见一篇文章中也有多处留白,可供读者想象可待教师开发。

2.结合文本评价,激发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反思和批评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教师可以预设对文本人物的评价,对事件的评价,对思想内容的评价,对艺术特点的评价等来激发生成,“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体验。如在教学《小石潭记》和《记承天寺夜游》时,让学生评判柳宗元和苏轼在同样被贬,遭遇人生挫折时的不同心态。调动学生对作者的了解,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豁达、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利用课堂质疑,互促生成。

质疑是学习中的宝贵品质,有疑而有所求,有求而有所生成,有生成而有所提高。由质疑而引发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品质。教师每堂语文课都应预设质疑,这一环节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习惯。叶圣陶曾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在质疑中进行生生对话,生本对话,加之教师的适时点拨,定能使课堂变得灵动而厚重。

4.利用文本拓展,以求更多生成。

教师利用对文本的拓展,让课外对课内进行补充和延伸,可使语文教学向综合性方向发展,使语文课堂不断生成,无限生成。如在教学《松鼠》、《阿里山纪行》、《蓝蓝的威尼斯》、《苏州园林》、《三峡》等课文时,让学生搜集课外补充资料,走进网络,甚至与作者对话,使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书本走向世界,使课堂不断生成,形成一个大的语文教学系统。

二、语文课堂生成的控制

生成的课堂是精彩的,然而语文课堂虽可以因生成信息而机智调整预设,但课堂教学仍需围绕目标,发挥教师是课堂组织者的作用,适度控制课堂生成,以确保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的完成。学生由于知识的局限、能力的差异,并非每一个生成都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显示着创造的潜能,这就需要教师加以甄别,发现并扩展有价值的生成,控制无价值的生成,从而避免课堂教学天马行空,虽热热闹闹但漫无目标,让课堂少一些遗憾,多一份灿烂。

1.当生成偏离了目标,要及时回归中心。

课堂生成中肯定会有不少意外,偏离教学中心,这需要教师及时收拢,引导学生回归预设之中。如钱梦龙老师教《故乡》一文时,学生提问:“跳鱼儿怎会有青蛙似的两个脚?”钱老师机智地反问:“这一问题问得好,我不知道,大家也不知道,可是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了什么?”那自然是说明了少年闰土的见多识广。这一问既解决了学生生成问题,又突出了原教学中心。叶圣陶早就指出:“重视教育意义,这是应当无可非议的,假如超过了相当的限度,而竟忘了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那就很胡可议之处了。”

2.当生成偏离了价值,要明确纠正。

在课堂生成中,学生由于认识限制,也会有偏离正确价值取向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加以甄别。如教学《〈长征〉节选》时,就有学生提出:“周团长爬进了泥潭,这是珍爱生命吗?把仅有的一点粮食留给普通士兵不值得。”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后,总结必须明确,以给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绝不可模棱两可。

3.当生成超出了时限,可延伸至课外。

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而课堂生成是无限的,为解决好这一矛盾,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生成延伸至课外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既让课堂与课外融合,又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课外的知识可以进入语文课堂教学,同样,语文课堂教学可延伸至课外,让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这更能体会大语文教育观。

总之,课堂生成的激发与控制,既能突出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又能显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地位,处理好两者的辩证关系,课堂将会充满生命的活力,闪耀教师智慧的光辉,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

[1]郭根福编著.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2]朱芒芒主编.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3]朱芒芒,王江主编.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4]钟启泉,赵中建主编.F·戴维著.李彦译.课堂管理技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杨再隋等编著.《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辅导.语文出版社,2001.

[6]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学科学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预设课外语文课堂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