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2011-03-20 14:12鲁晓慧
文教资料 2011年32期
关键词:政治生态思想

鲁晓慧

(鲁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0)

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发展一直居于社会发展的主导地位,人类一味地满足于发展经济与科技,结果在这过程中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目前,生态危机已十分严重,解决生态问题迫在眉睫。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1]

1.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定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

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即生态道德教育,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是指教育工作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启发引导人们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习惯。其实质就是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

2.加强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我国目前的废水排放总量为440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我国生物物种数量正以每天一个濒危甚至灭绝的速度减少,农作物栽培品种数量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减,生态系统多样性面临威胁……如此的例子和数据不胜枚举,这些事实说明我们迫切需要从思想上给人们以警示、劝诫和引导,以正确的思想指导行为,从而改变现状。

(2)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保证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促进教育对象形成符合特定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品质,针对目前还存在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经济至上的思想,有效的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保证我们建立和倡导一种新的、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和生态文明思想,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功能,即运用启发、动员、教育、监督、批评等方式,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人们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4]

(3)我国的生态教育仍相对滞后,没有完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首先,体制掣肘,总体上对生态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没有意识到思想对行动的支配作用。生态地位没有得到真正提升,缺乏普及和推广。其次,生态教育形式简单、粗放,内容浮浅,没有为全民提供终身、系统的生态教育内容,也没有将其置于公共教育的优先战略地位。最后,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以培养环境生态教育师资为主的专业设置过少,生态教育师资力量匮乏,经费紧张,教育质量欠佳。[5]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必须继续深入探究、贯彻科学的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

(4)加强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符合世界潮流,是大势所趋。早在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就在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会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002年,全球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了可持续发展设施计划,这份旨在减少贫困与保护环境的行动方案使人们对生态危机问题的解决信心倍增。世界各国也不断响应号召,相互合作,加入到保护生态的队伍中来。以日本为例,凡是到过日本的人,都对其良好的生态状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在经济起飞时期走的是一条重工业优先发展的道路,但经过不断调整和改善,如今的日本可以说是被包围在绿水青山、蓝天碧海的工业文明的怀抱中。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日本人的生态环保理念不断增强,生态教育做得非常到位,这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3.加强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原则,分清教育客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所谓层次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受教育者不同的思想情况和觉悟水平,区别对待、分层次进行。这是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地确定工作目标、要求及方法的基本出发点。生态教育的对象可以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地域情况,可以分为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按照职业,可分为工人、农民、学生等;按照年龄阶段,可分为青少年、中年、老年。不论按照哪种分类,我们都不能“一刀切”,将教育方法整齐划一,而要根据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2)借助多种载体、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渗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既包括开会、办学习班、党团活动等传统载体,又包括管理、文化活动、大众传媒等新载体。这些在生态教育中都可以合理利用。如,包括书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在内的大众传媒载体,就可以使人们在接受信息的同时,接受生态思想政治教育,这不仅可以增加教育的覆盖面,而且可以使生态教育生活化、丰富化,更易于接受。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很多,如理论教育、榜样教育、实践锻炼、自我教育等,我们在运用的时候要注意有机结合并不断创新。只有这样,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才不会流于形式,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优势,落到实处。

(3)加强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者的水平。教育者是进行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力量,其素质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所以我们要加大引进和培养生态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人才,加强生态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尤其是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不再只是笼统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等。具体到生态教育来说,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环保渗透能力,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将学科知识和环境保护教育有机结合。如化学老师在讲到CO2、SO2时,就可以引出温室效应、酸雨的形成及其对环境的危害,以此,告诫学生保护生态环境。要明确,生态教育是全体教育者的任务。

(4)建立相应的评价、监督及奖惩机制。有效的奖惩机制可以一定程度上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使环保逐渐成为一种自动化的意识。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具有完备的环境立法及约束机制。并设立相应的专门机构,负责确保各项建设和社会活动不会引起不可控制的健康问题、安全问题和污染问题。其法制之严厉也举世闻名,对于信手涂鸦、破坏环境者,其法律甚至规定了严酷的鞭刑。对于一些破坏公共环境者会被有关部门召去充当反面教员。我们虽无必要建立如此严厉的惩罚机制,但可以借鉴其做法,对于保护环境有突出贡献者应给予一定奖励,反之则予以惩罚。如此一来,可以使人们的思想、行为逐渐规范化、合理化,从而保证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3]李平.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6):134-137.

[4]刘云,姚珍珍.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知识经济,2010,(16):61.

[5]李高峰.国际视野下的生态教育实施与展望[J].中国校外教育,2008,(8):13-14.

猜你喜欢
政治生态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生态养生”娱晚年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