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学前教育的价值

2011-03-20 14:12刘晓晖
文教资料 2011年32期
关键词:儿童幼儿发展

刘晓晖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学前教育系,云南 昆明 650092)

具有公共教育性质的学前教育是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物。社会组织化的学前教育的产生不是偶然,是社会大生产致使学前教育的社会化。对这个概念的认识在国内外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说法。我认为学前教育是能够激起出生至进入小学的儿童 (小学入学年龄因国家不同而不同)的学习愿望,给他们学习的体验,且有助于他们整体发展的活动的总和。本文讨论的学前教育包括家庭中的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机构(托儿所、幼儿园)中的教育(即组织化了的学前教育)。

现在学前教育的目的是智育和保育并重。简单而言,学前教育的目的是使儿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学习对和错,形成初步的判断能力;对外部世界和所处环境进行初步认知和探索;学会简单社会交往;形成健康的情绪,让他们经常进行正面的情绪体验,获得健康的体魄。总的来说,学前教育是在追求儿童幸福中,使儿童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进行学前教育的心理基础——以最近发展区和儿童发展的敏感期为依据

维果斯基提出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指出在心理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上,作为传递社会文化经验的教学起着主导作用。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所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往往有一个距离。前者水平不及后者。这一段距离或差距,称为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他认为教学应该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即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教学,这意味着采用适当的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所以,教学就应向儿童传递他们所处的文化中对他们最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主动地激发和促进儿童发展。

儿童的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方面发展最迅速的时期。[1]由于儿童心理发展是有敏感期和最佳期的,错过了敏感期或者最佳期,则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发展比较缓慢。不同年龄对学习的某个方面有不同的敏感性。从整个人生心理发展来说,学前期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在语音学习方面,2—4岁是敏感期。在掌握数概念方面,敏感期在五岁至五岁半。4岁前事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坚持性行为的发展,则以4—5岁最为迅速。

二、进行学前教育的生理基础——以脑科学的研究为依据

脑的发展是人的心理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学前期是人一生中脑的形态、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人脑中有140多亿个细胞,研究表明,出生后3个月内脑细胞第一次迅速增殖,70%—80%的脑细胞是在3岁前形成的。

脑重的研究告诉我们,脑的发育速度在7岁前是最快的。而脑电图的测量和分析反映大脑机能的发展状况。研究表明,脑功能发展存在两个明显的加速期,第一次即在5—6岁左右。大脑单侧化,即在大脑某个半球建立特点功能的过程,是大脑机能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新生儿就具有大脑单侧化倾向,但这种倾向只表明大脑两个半球在功能上存在差异。随着幼儿期大脑的逐步发育成熟,单侧化倾向逐步发展,两个半球在功能上出现质的差异。

研究表明,上述脑的结构和机能在学前期并非处于纯粹的自然状态,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表现为大脑在学前具有巨大的可塑性。[2]研究者认为丰富的环境刺激可以促进脑的发展,而适宜的早期教育是促进脑发育充分和完善的最有效的环境刺激因素。同时,大量幼儿研究结果也表明,幼年期持续的早期经验的剥夺会导致中神经系统的发展出现减慢甚至停止现象,并构成永久伤害。另外,由于学前期儿童的脑发展尚未定型、可塑性强,因此这一时期如果能积极提供良好、适宜的教育影响,脑还具有修复性。

三、学前教育的价值

1988 年,当7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集一堂时,记者问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沉思片刻回答道:“在幼儿园。”这段话对我们进行学前教育很有启发性,那就是学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作探讨。

(一)对人的发展的价值

对于幼儿来说,学前教育持续的时间长、教育内容丰富,再加上幼儿在出生的头几年身心发展速度快,本身有接受教育的需要,所以说,学前教育对于幼儿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本文旨在结合大量国内外儿童早期发展和教育的研究,以及儿童心理发展研究和脑科学研究为依据来论证为什么要进行学前教育。

1.保证胎儿的健康出生

学前教育为胎儿提供了健康成长的环境。胎儿在母体中孕育之后,母体对他的生长发育起了很大的影响。在这一阶段,胎儿的听力、大脑功能等都有了初步的发展。科研人员在对大量的婴儿进行研究表明,聆听优美的音乐可保证胎儿健康的出生,孕妇良好的行为举止也有利于儿童成长。生理研究表明,孕妇愉快的情绪对胎儿发展十分有益,情绪稳定有力与激素和酶的分泌增加血液中的有益成分,合理的饮食也影响着胎儿的生长和发生。

2.对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这里选取了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两个重要的方面来探讨。

1)对儿童的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学前期是人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最重要的时期,在人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儿童的部分生理机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始进入其发展的萌芽或者关键期,其中最重要的是认知能力的发展。皮亚杰的发生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智力—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儿童2岁以前处于“感觉运动阶段”,首先获得动作的逻辑,逐渐发展出事物之间的次序、空间维度、事物的恒在性、因果性等知识。在2—7岁之间的“前运算阶段”,儿童将动作概念化,开始语言和符号思维。到了7—10岁又是不同的阶段。可见在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影响,其影响并决定了儿童在日后社会性、人格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智力是幼儿认知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人的智力曲线在不同的阶段其速度是不同的。心理学家推孟运用智力测验得到的结论:智力的年龄变化曲线在10岁前是呈上升直线,超过这个年龄开始减慢,到18岁停止增长。教育学家布鲁姆研究报告:17岁的智力水平为100,4岁达到大约其中的50%,4—8岁又增长30%,其余20%在8—17岁获得。根据以上有关智力理论和智力的年龄曲线,可以说,人的智力发展在一生中表现不同的发展速度,先快后慢这一事实告诉我们早期智力开发是非常关键的。学前期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教育时期,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关键时刻,给儿童良好的教育,促进其顺利发展。

2)对儿童的社会性、人格品质发展的重要性

社会性、人格品质是个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学前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在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与周围人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婴幼儿逐渐形成和发展着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奠定着行为、性格、人格的基础。埃里克森的阶段发展学说认为在人的发展中,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在个人及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作用。每一部分或每一阶段都属于整个周期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殊期,只有这些阶段都产生后,才使完整的人格组合形成。研究和事实均表明,6岁前是人的态度、性格、习惯、情感雏形等基本形成的时期,是儿童养成礼貌、友爱、帮助、分享、谦让、合作、责任感、活泼开朗等良好社会性行为和人格品质的重要时期。这也是学前教育追求的为了儿童的幸福、一切为了儿童的幸福,把儿童培养成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目标。

3.对特殊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特殊儿童多指身心先天或后天发展不健全的个体。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考察和研究了身心残疾的低能儿和患有精神病的孩子,发现这些孩子身心缺陷不仅是医学上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教育上的问题。她通过一系列的实践证明,利用具体的教学用具和训练能够使这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有明显提高,甚至部分幼儿进入了普通学校学习。对于这类特殊的孩子来说,学前教育给予他们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通过学前教育,这些有缺陷的幼儿不管是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了一定的补偿教育,减少或者消除了缺陷带来的不便。

4.对儿童身体发展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不仅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很大作用,对儿童的身体发展也起着关键作用。在学前教育中的幼儿园教育内容中的一个和重要的部分就是要进行健康教育。包括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3]

(二)对社会的价值

学前教育不仅对于个体的身心发展十分重要,而且对教育事业和家庭的幸福具有重要的作用。

1.学前教育对教育事业发展的价值

首先,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制的第一阶段、基础教育的开端部分,通过帮助幼儿做好上小学的准备,学期教育有效地帮助幼儿适应小学生活,顺利进入小学。我国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历时5年进行的“幼小衔接研究”,通过儿童入学前半年和入学后半年的连续实验研究发现,对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准备,包括学习适应即社会适应方面的准备,能够使儿童入学后在身体、情感、社会性适应和学习适应等方面有良好的发展,从而顺利地实现由学前向小学的过渡。其次,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他强调的是教育对于人的一生都应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影响,而学前教育正是这个长期教育阶段的起始处,是幼儿的成长、个性发展的基础时期,学前教育不仅注意幼儿身体健康,更重视早期教育对儿童一生的影响。所以,学前教育对基础教育乃至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学前教育对家庭的价值

首先,学前教育有利于家庭的和谐。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每一个幼儿都连接着一个或几个家庭,而家庭也牵动着社会。孩子能否健康成长是家长关注的焦点,也是决定家庭生活是否和谐幸福、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学前教育的质量更成为家长关注的核心,直接关系着家长能否放心的工作。其次,学校中的学前教育可以弥补家庭学前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极其重要,但缺乏针对性。教育机构的学前教育则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对于儿童的发展阶段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教育机构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人文环境都是家庭无法给予的。在教育机构中,通过专业教师的专门性活动,幼儿可以获得更多的身心方面的发展。因为幼儿在教育机构中,处在一个小的社会中,对于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家庭教育是无法比拟的。因此,可以说学前教育不仅是对家庭教育的一个补充,而且间接地为社会长远和稳定地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学前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是不同的。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其开端部分,它的价值从属于教育价值,并且承担着其他教育不可比拟的作用。作为教育的起步和基础阶段,学前教育不仅是简单的早期教育和儿童的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富强。同时,我们也必须在终身教育观的指导下,重视学前教育的价值,放眼未来,从理论和实践上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真正做到为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儿童而奋斗,为切实追求儿童幸福而努力。

[1]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人民出版社,2006.400.

[2]庞丽娟,胡娟,洪秀敏.论学前教育的价值[J].学前教育研究,2003,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猜你喜欢
儿童幼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留守儿童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