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如何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思考

2011-03-20 15:23顾永强
文教资料 2011年6期
关键词:辅导员政治思想

顾永强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100000)

对如何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思考

顾永强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100000)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以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为着力点,重塑思想政治教育形象,强化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从而逐步实现全面育人、育人全面的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 提升成效

一、现状及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开展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高校为主要空间,设立了专门队伍从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逐渐形成了某种独特的话语体系和工作路径,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及科研育人、环境育人就是学校的不同主体在不同层面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体现。

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工作者,普遍的感受是,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开展得好,学生出问题的几率就小,学生在学业、生活、同学关系及班级建设方面就会取得好的成绩。相反,问题则连续不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作用毋庸置疑,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已被长期的实践所证明。

但是当前,社会利益主体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反映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便是各种思想观念的相互碰撞。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尤其是面对少数个体学生时,难以进行合理的教育定位,无从入手,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不高、影响不大、效果不理想。

在一些调查和访谈中,发现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学生对“思想政治素质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身心发展和成才起重要作用”的命题持充分肯定的态度,但同时他们又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表现出不喜欢、不认同、不满意,甚至是不接受和反感。从这个现象看,与其说学生不愿意接受思想政治的价值和内容,不如说是不欢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因此,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应当成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主要途径。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及特点

(一)从理论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实践理性的范畴,而不是理论理性的范畴。

实践理性即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多么全面,多么高深,最终目标都不是仅仅对思想道德知识的记诵,而是要把提升人的素质和增强人的智慧作为价值追求目标。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你说的再多,说的再好,关键是他能不能听进去”。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对教育他人的内容真“信”,只有做到“自信”,才有可能做到“他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育者与对象之间产生共情,需要对象把知识理论与自我实际相结合,并在内心深处把知识向信念转化。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单纯的灌输知识而不能有效地向信念转化,思想政治教育就没有完成其根本任务。

(二)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的发挥必须建立在各种影响一致性的基础之上。

思想政治教育依托系统的社会层级结构决定了它绝不是孤立的教育体系,必然受到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传统社会由于变化极其缓慢,生活于其中的人的价值追求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单一性,因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对于当时而言是有成效的。而当今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迅速,信息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主要特征,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都体现出多元性、交叉性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依托系统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来认为正确的事情现已被社会现实证明可能有问题;原来认为是不对的事情,现在却在引导着潮流方向。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反差,多元化的社会评价系统又在不断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判断。因此,在大学校园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共同支持,至少需要在大学校园中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形成大学特有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并需要有各项制度措施和责任落实的保证,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符合人的认知发展特点,与对象的认知水平保持适度的张力,既要因材施教,更要因时施教。

对于个人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或多或少地会贯穿于人的一生之中,其内容和方式也丰富多样。思想政治教育或存在于思想政治课老师的授课中,或存在于父母的教诲中,或存在于同学的言论中,或存在于大师的人格魅力中,无论是哪种方式需取得成效,都要与本人在当时的知识、能力、追求等个人特性与特定时期需求相适应。尤其是要把握时机,在对象最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最想得到答案的时候去启发他、引导他,从而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三、对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建议

(一)重塑思想政治教育形象,紧密结合大学生自我成才的主流需求,变思想政治教育被动接收模式为主动需求模式。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方法上的滞后性导致了本应该是对人成才成长起关键作用的“生命线”受到了漠视,甚至是抵触。这种历史遗留下来的不利因素时刻侵扰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甚至让他们在开展教育时难以自信和忘我,这进一步加大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研究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不利因素,找到原因,逐一分析,寻找对策,分头化解;要充分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自我成才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启发同学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认知,消除大学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误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重新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形象。高校应不断改革创新,构建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魅力,从而变当前“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性发展局面。

(二)通过培训来提高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水平。

高校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但目前高校辅导员中具有思想政治专业学位的并不占多大比例,很多辅导员只是靠自己的经验和常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很强,并且有自身的教育规律,没有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很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也就很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以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拓宽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每个学生有一个契合点,即共鸣点,没有这个点,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成为空洞说教。各个高校在自己学校的文化建设上都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机制,辅导员应充分利用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也可以通过下宿舍、开班会、参加学生文体活动、参加学生理论研讨课及开通微博进行网络交流等方式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建立情感,增进友谊,赢得同学的信任,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工作格局,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以人本为出发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路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群体对象的说教上,对大学生而言,每一个人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只是他们有的意识到了,有的还没有意识到。辅导员应当挖掘他们每个人身上的需求,或是学业的,或是人际的,或是情感的。只有从学生自身的需求和认知特点上找到问题,才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帮助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生活、学业、就业等实际问题,而且是他们在提升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过程中所面临的心智上的困惑。在他们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正确面对困难,正确解决问题,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需求。从实践中看,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处理关系、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塑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机制,要远比仅仅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学业、生活等具体问题的效果好得多。

(五)营造良好和谐的辅导员职业发展环境,强化辅导员的“五心”,为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救人者须自救,助人者须自助,辅导员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首先自己要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示范者和引路人。辅导员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及行为艺术,切实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但要在学生面前以身作则,而且要“慎独”。我们要大力为辅导员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职业发展环境,让辅导员能心平气和地去潜心研究,踏实工作,不断激发辅导员的爱心、责任心、耐心、事业心及一颗年轻的童心,与同学们融为一体,打成一片,从而从真正意义上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传给学生,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1] 朱健梅,桂富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创新.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2.

[2] 杨建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7.

[3] 鲁宇红,郭建生.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2.

[4] 何贻纶,陈永森.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教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1.

[5] 李萍.对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的理性审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 顾海良,余双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12.

[7] 王小明.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8] 徐柏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

[9]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课题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

[10] 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聚焦: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问题.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8.

[11] 陈广坤.浅谈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青春岁月,2010,6.

[12] 叶继强.对新时代大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报,2007,12.

猜你喜欢
辅导员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