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潮港流域洪涝灾害成因分析

2011-03-20 07:39张榜鑫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1年1期
关键词:飞云行洪防洪

张榜鑫,林 森

(瑞安市水利局,浙江瑞安325200)

1 前言

金潮港流域地处浙江南部沿海,是飞云江下游的暴雨洪涝灾害频发区。洪涝灾害是对该流域危害最大的一种自然灾害,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往往直接或间接影响工业、农业生产和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金潮港集雨面积大,行洪断面小,下游基本无堤防,防洪泄洪能力差,至今未开展较大规模的治理,建国以来发生较大洪涝灾害近30次。1999年9月特大暴雨,区域内最大3 h降水170 mm,造成下游陶山平原大范围受淹,局部淹没水深超过2 m,持续时间达15 h以上,水利、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洪灾的频发、抵御能力的薄弱严重制约了金潮港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探求其原因、分析其机理则更具现实意义。

2 洪涝灾害成因分析

导致金潮港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多年的洪涝灾害发生情况来分析,流域的自然地理、潮汐、气候环境、水利工程和社会建设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是金潮港流域的致灾主因。

2.1 地形复杂,易生洪涝

金潮港流域面积346 km2,自西北流向东南汇入飞云江,东南部为陶山平原,呈带状展布。金潮港上游至张染卡口段以上溪流纵坡陡,水流急,为山区性河道。张染卡口段以下,金潮港进入陶山平原区,河道纵坡较平缓,河流纵横交错,为金潮港洪水行洪的天然滞洪区。当洪水发生时,上游洪水很快汇聚至张染卡口段,由于行洪断面小,因而易造成卡口附近河段区域大量洪水滞留而成灾;金潮港下游的陶山平原,在金潮港发生洪水时,由于上游山区洪水来量快,而陶山平原为金潮港的天然洪泛区,现状河道排洪能力差,加上受到金潮港和飞云江高潮水位的顶托影响,使得陶山平原洪水无法及时排出,形成“关门淹”,造成的涝灾频繁发生,尤其是部分本身地势较低村镇,受洪涝灾害情况较为严重。从近几年的洪涝灾害来看,相比之下,该地区的涝灾更为严重。

2.2 潮水顶托,行洪不畅

金潮港下游为感潮河段,飞云江潮位情况直接影响了金潮港的防洪排涝。由金潮港流域示意图可见,金潮港河口区域处的飞云江河道弯道较多、弯曲度大,成“W”型,另外在陶山平原处的飞云江河道有多处较大的沙洲,严重影响了该处过水能力,阻碍了金潮港的洪水渲泄。飞云江金潮港段附近的潮水位由于受这种地形的影响,其潮峰传播至改段河道尚未来得及回落,下一个潮峰很快又来到了该段河道,致使该段河道潮水位长期处于较高水位,洪水不能及时排出,极易造成壅水。

2.3 气候影响,暴雨频发

金潮港地处浙南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丰沛,金潮港流域为山区地形,其中、上游区域是温州地区典型的暴雨中心区。受季风影响,降水在季节间分布极不均匀,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4月15日~10月15日),占全年降水量的73%,降水类型主要是锋面雨、台风雨和地热雷雨。金潮港流域内暴雨主要发生在7~10月内,导致暴雨的气候因素主要有:①东南沿海台风活动频繁,流域常受台风袭击或影响,产生量大强度高的台风暴雨;②“东风波”气候影响,产生暴雨。据1978~2007年的水文测验资料统计,流域面日降水量>100 mm的暴雨共发生45次,其中>200 mm的大暴雨有10次,这种频繁发生的暴雨往往具有强度大、范围广的特性,河道因泄洪能力限制,导致洪水猛涨缓落,致而造成洪涝灾害。

2.4 防洪排涝,标准偏低

近几十年来,金潮港流域进行了截湾取直、筑堤、建闸等一些洪涝防治工程,但长期以来,由于综合规划不到位、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使得金潮港流域整体防洪排涝标准偏低,洪涝防治能力相对薄弱。①飞云江金潮港附近沿岸江堤防洪能力低,缺乏连续性,现有堤防普遍存在高程低、断面小的情况,当飞云江出现较大的潮水或上游发生较大的洪水时,飞云江的江水漫入金潮港下游平原区域,不仅造成涝灾,也阻碍了金潮港流域自身洪水的行洪;②金潮港下游平原河网各乡村现状防洪能力普遍偏低,绝大多数没有达到5 a一遇防洪标准,排涝能力更是薄弱,区域现状排涝闸部分规模偏小,且面上工程不配套,现有河道排涝能力不足,涝渍灾害时有发生;③上游山区性河道部分河段防洪堤现状防洪能力低于10 a一遇标准;④水库防洪调节能力低,金潮港流域内现有1座中型水库、1座小(1)型水库、5座小(2)型水库和34处10万m3以下山塘水库,水库总库容约1 200万m3,占域内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到4%,水库的防洪减灾作用有限。

2.5 河道利用不合理,行洪通道受阻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土地价值日益升高,不少人把目光投向了作为公共水域的河道,在利用河道时没有遵循河道水文运动的自然规律,尤其是上游山区性河段违规、非法采砂现象比较突出,引起河道水土流失严重淤塞河道,使众多的溪河行洪能力显著降低,同时也对水利防洪堤岸带来安全隐患。另外,城市道路、公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对行洪安全没有足够的重视,许多道路桥梁所留的行洪通道不够,致使阻碍了行洪,往往会加重当地洪涝灾害程度。

除上述几项金潮港流域的主要致灾原因外,尚有其它一些原因:①社会防洪风险意识薄弱,一些企业和个人只顾自身利益,防洪风险意识淡薄,乱堆、乱建、乱采现象依然存在,对防洪减灾构成极大安全隐患;②金潮港流域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建设有待加强,特别是城市和小流域山洪灾害防汛预警系统的建设要加快开发并投入运用,应与工程措施的建设同等对待,甚至更为重要。

3 结语

金潮港流域洪涝灾害发生频率高、灾情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金潮港流域自身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防洪排涝基础设施、调蓄工程和现代防洪减灾技术的相对不足,以及人们防洪风险意识的淡薄等,是导致金潮港流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金潮港流域防洪减灾能力建设应针对洪涝灾害发生的成因,进一步完善防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1] 彭丽君,李利.武陵区共涝灾害成因及防治对策[J].湖南水利水电,2005,(5):59-61.

[2] 曹升乐,娄平平.济南城区洪涝灾害成因分析[J].水文,2009,29(2):87-89.

[3] 陶春.淮南市洪涝灾害成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防汛抗旱,2008,(3):44-48.

[4]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浙江省瑞安市金潮港流域综合规划[R].杭州: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09.

[5] 张丁善.浅谈桂阳县洪涝灾害频繁的成因及对策[J].水利发展研究,2007,(2):50-52.

[6] 韦昭义.都匀市凯口镇洪涝灾害成因分析及对策[J].广西气象,2006,27:63-63.

猜你喜欢
飞云行洪防洪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滹沱河(南水北调—机场路)南岸高标准行洪区行洪通道布局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飞云江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淮河正阳关至涡河口段行洪区单独运用时对淮河干流水位的影响研究
飞云江的云
飞云江的云
GPS控制网在大型河流行洪能力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