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初探

2011-03-21 02:45赵玉宝
文教资料 2011年21期
关键词:真棒语文课堂母亲

赵玉宝

(丰县欢口镇中心校,江苏 丰县 221711)

新课程的实施,核心在课堂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高效的课堂教学,为此,一线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教学途径,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环境,提高教学有效性,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语文知识,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一、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何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是学生主动求知、乐于求知的过程,而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堂会时刻勃发生命的活力。如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时,由对题目的理解引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肖邦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我先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独立思考,对将要讨论的问题进行自我梳理和发现,在自我感知,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讨论。这样,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看法,合作学习也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和保证。在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学生交流着自己的感悟和体会,综合起来,就能较全面地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智慧都得到了尽情的发挥,并从中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愉悦。

采用合作探究性学习,学生学习主动,能够自然而然地以小主人的身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会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应创设这样一个有效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有效的指导,从而达到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的深度交融。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当配角,学生唱主角。这样的学习是快乐的,快乐的学习是有效的。他们体验的是真正的自由,他们的学习欲望随之迸发出来,每个人和每个组都尽力追求自己的目标。他们变成了学习的开拓者而非追随者。只要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权利和机会,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究中显示自己的才华。

二、在情感熏陶中渗透思想教育,提高课堂效率

苏教版小学教材文质兼美,图文并茂,为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在情感中受到感染与教育,从而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如教学《第一次抱母亲》,课文记叙“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充分阅读,进入角色。为了强化思想情感教育,我在课堂最后设计了“拓展迁移”环节。我说:“想想我们的母亲,在她非常劳累或生病的时候,你有没有帮助、照应过她?其实,亲情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中,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只是时光的流水把许多宝贵的记忆带走了,匆匆的步履把我们曾经拥有的瞬间感动冲淡了,自私忙碌让我们忽视了我们拥有的那份爱,现在让我们用心去发现,用感激的心去体会。在今天,就让我们静下来在记忆中寻找,寻找我们忽视了的亲情,让我们作一次真情告白,讲述一段我们的亲情。”这段动情的话语一落,同学们安静了下来,表情变得凝重起来,看得出他们已经受到了感染正在寻找让他们感动地亲情。有的同学先是努力回忆,然后说出自己对母亲的一点一滴的关爱,有的同学列举了许多生动的事例,讲出自己的心声。这样一来,学生在感染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同时,又增加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和愧疚之意。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环节非常成功,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升华。

三、适当评价,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使教学丰富而有效,使教学目标全面达成,故而有明显的现场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新课程改革以后,走遍大江南北,到处是“你真棒”,通常还有老师指挥:“表——扬——他!”于是,全体小朋友小和尚念经似的毫无热情地说着早已训练好的顺口溜:“嘿!嘿!你真棒,你真棒!你是我学习的好榜样!”还配以动作,一律先拍手,再竖起两个大拇指……这种非自发、非自愿、程式化、无表情、无真情的“你真棒”让人心头不是滋味。有专家痛心地指出:“这种虚情假意的‘作秀’,给幼小心灵的伤害——不,是毒害,不知有多么大!”

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的评价语言就要简要,指向明确,且应适度,过多激励会滋生学生自负心态和躁动情绪。因此,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真心真意,可以用口头语言表达真切的感受,也可以专注地看着学生,或真诚地微笑,通过点头、握手等动作传达对学生的欣赏。对小学生而言,笼统地表扬固然也能让他们高兴,但指导价值不大,不利于他们的发展。如写字教学,我除了说:“你这个字写得真漂亮。”还具体指出这个字写的是间架结构匀称还是笔画穿插恰当。这既让被表扬的孩子知晓好在哪里,又让伙伴明确向他学习什么。同时,我还指出进一步改进的地方,真诚地说:“你要是再努力一些就更好了!”“我期待你……”“我相信你……”把要求当做期待提出来,学生心悦诚服,也明确了努力的目标。

四、及时反思,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作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它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不断地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学新理念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并且予以改正,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以后的教学行为更加完美。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也特别强调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1)教学前反思。教学前进行反思,才能使教学成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意义的实践活动。(2)教学中反思。在教学中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反思,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减少遗憾,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3)教学后反思。教学后反思能够让我们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找到不足,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每次上完课,我都要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是否合理?学生是否主动积极地完成教学任务?今天的教学是否真正有效?只有反思才能不断地认识自己,更好地改进与提升。为此,我们不仅要进行自我反思,而且要通过学科组活动进行反思研讨,并通过学生的评价来了解自己的不足。通过各种形式的反思,我的语文课效率明显提高了。

总之,有效的语文课堂就是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主宰学习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真棒语文课堂母亲
今天真棒
我真棒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