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消毒方法对培养箱恒温罩的消毒效果的比较

2011-03-23 08:59苏丽东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20期
关键词:水渍培养箱恒温

苏丽东

婴儿培养箱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中培养箱的消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护理工作,长期以来我们只注意对培养箱终末处理,而忽略了对使用中的培养箱的消毒处理。如果使用中的培养箱被细菌严重污染,则容易引起医院感染[1]。做好院内感染防治是新生儿病室的“生存之本”[2]。临床常用的方法是每日用0.05%的含氯泡腾消毒片溶液擦拭恒温罩内外,待其自然晾干。这样恒温罩容易着色、外观灰暗、有水渍,有残余氯味。随着时间延长细菌容易定植,有残余氯味使患儿感觉不舒服,且容易氯中毒。本研究采用0.05%的含氯泡腾消毒片溶液擦拭消毒培养箱恒温罩内外后及时擦干,既达到消毒的标准,又保持恒温罩外观清亮、无水渍、无残余氯味。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宁波戴维公司生产的YP-100B型号婴儿培养箱20台。

1.2 方法 将20台YP-100B婴儿培养箱,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台,实验组对使用中的培养箱恒温罩内外每日用0.05%的含氯泡腾消毒片溶液擦拭后,再用无菌干棉布擦干立即采样送检。对照组对使用中的培养箱恒温罩内外每日用0.05%的含氯泡腾消毒片溶液擦拭后立即采样送检。检测方法,消毒后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下,在两组恒温罩表面相同部位采样,标本送细菌室进行实验检测。

1.3 评价指标 根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4]的规定,II类环境要求物体表面的细菌总数≤5 cfu/cm2为达到消毒标准。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两组培养箱恒温罩细菌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α=0.05。

2 结果

2.1 两组培养箱恒温罩细菌数比较(表1)

表1 两组培养箱恒温罩细菌数比较 ± s,cfu/cm2)

表1 两组培养箱恒温罩细菌数比较 ± s,cfu/cm2)

?

2.2 两组培养箱恒温罩外观比较 实验组外观灰暗,无水渍,无残余氯味,对照组外观清亮,有水渍,有残余氯味。

3 讨论

培养箱是抢救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危重新生儿的良好设备,因此做好培养箱的消毒和管理尤为重要。为了预防使用中的培养箱被污染或加湿后引起细菌繁殖,每日更换水槽内的蒸馏水用清水擦洗培养箱内外再用0.05%含氯泡腾消毒片溶液擦拭培养箱内外,每周更换培养箱1次,并进行终末消毒,每天更换床单,同时注意操作前后洗手[3-5]。凡可拆卸的部件用0.05%含氯泡腾消毒片溶液擦拭消毒,按照要求定期更换培养箱空气净化材料,所有用物彻底终末消毒[6]。定期对培养箱做细菌监测。正在使用中的培养箱的消毒,对照组每日用0.05%含氯泡腾消毒片溶液擦拭培养箱恒温罩内外,待其自然晾干。使用这种消毒方法,消毒的效果虽符合消毒技术规范标准要求,但恒温罩容易着色、外观灰暗、有水渍,有残余氯味。残余氯味使患儿感觉不舒服,且容易引起氯中毒。恒温罩表面有水渍,随着时间延长,细菌容易在恒温罩表面定植,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增加感染的机会,容易引起院内感染。实验组对使用中的培养箱的消毒,每日用0.05%的含氯泡腾消毒片溶液擦拭培养箱恒温罩内外后及时擦干,消毒的效果既符合消毒技术规范标准要求,又保持恒温罩外观清亮、无水渍、无残余氯味。无含氯气味刺激患儿,减少了氯中毒的危险,同时也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婴儿培养箱的清洁消毒,也适用于光疗箱、辐射保暖台等有机玻璃的仪器的消毒。

[1] 蒋 丽,文 元,辜 艳.婴儿暖箱水槽细菌污染原因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A):38.

[2] 李 承,何克勤.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0):43-44.

[3] 徐小平,朱解琳,俞建德,等.早期提高暖箱湿度对早产儿体重影响的相关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43-4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编.消毒技术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51.

[5] 冯延芳.婴儿培养箱消毒存在隐患分析与改进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8):114.

[6] 苏丽东,唐鸿玉,黄彩云.弯盘盛水行暖箱空气湿化的可行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4(19):48-49.

猜你喜欢
水渍培养箱恒温
婴儿培养箱的质控办法及设计改良探讨
擦玻璃
基于PLC及组态技术的恒温控制系统开发探讨
基于PID控制的一体化恒温激光器系统设计
微生物培养箱的选购与管理
我帮妈妈擦镜子
理想气体恒温可逆和绝热可逆过程功的比较与应用
基于模糊PID参数自整定的细胞培养箱温度控制算法
基于单片机的恒温自动控制系统
浅探婴儿培养箱校准中存在问题及质量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