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

2011-03-26 07:30王淑玲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3期
关键词:预算外事业单位监督

王淑玲

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

王淑玲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是指事业单位会计机构和会计工作人员、政府有关机关和工作人员、社会审计机构和执业人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通过记录、计算、分析、检查等方法,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和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以及事业单位各项经济事项和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检查和监督活动。根据新出台的《会计法》,可将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分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和外部监督,而外部监督又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这三种形式被称作“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

一、当前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1.相关人员责任感不强,重视力度不够

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属比较严谨复杂的系统工作,财务监督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成效如何将直接决定财务管理质量的好坏。在某些单位,财务会计人员对财务管理的若干环节持有敷衍心态,对单位的好坏不是太关心,缺乏主人翁意识,资金核算观念和效益观念很淡薄。客观上,财务会计人员在重大经济活动中尚无法参与决策发挥参谋作用。单位领导也疏于管理,缺乏依法理财的意识,对一些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致使这些财务人员逍遥于制度的管辖之外。

2.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中,作为管理参谋的事业单位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理应严格执行《会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如实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收支情况、现金流量,保证会计数据的准确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但是,一些会计人员按照单位负责人的意图在会计核算中进行“技术处理”,造成了会计数据信息失真、虚假,监管失效。其表现有:用公款吃喝,私分“小金库”。众所周知,事业单位的接待费是有一定标准限定的,但有的单位巧立名目,用公款吃喝;对单位的“小金库”,中央也三令五申予以收缴,但单位却隐瞒不报、不缴,使用各种办法暗箱操作。“白条”入账,屡禁不止。有些单位为了迎合权力机关,用“白条”从单位套出现金,进行“感情投资”,甚至被称为“清水衙门”的高校、科研院所,个别也出现这种现象。据有关部门公布的信息,在所有经济犯罪案件中,“公贿”案件不仅占很大的比例,而且有上升的态势。不配合政府监督、社会监督。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联手对外,设置“两套账”或“账外账”,对外不提供真实公允的会计资料。

3.财经纪律松驰

为转移预算外资金,想方设法开办具有自收自支性质的事业单位,将应由本单位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转移到新设的部门收取,并在其中乱支滥用,逃避监督。违反国家现行的财经法规,以虚列支出、吃空额等手段套取资金,指使财会部门滥发奖金及实物,甚至以个人名义用公款购买商业性保险,少数单位以停薪留职人员名义套现,如虚列停薪留职人员工资、奖金,直接截留停薪留职人员管理费,利用为停薪留职人员办理有关社会福利的方式进行套现。在事业单位改制中,将其本部门的非正常性支出转移到即将改制或正在改制的下属事业单位列支。少数事业单位至今仍未执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以种种理由搪塞,其目的不排除为在购买物资中获得一定的回扣,以此损公肥私。一些事业单位将本单位公房出租收入、外单位给的赞助费、“回扣”或广告收入私分或违规支用。

4.偷税漏税欠税

据有关资料显示,每年的财税检查中,不少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不健全、账目不清、数字不实,存在偷、漏、欠税现象,尤其是个人所得税,事业单位代扣代缴的义务人不尽义务,或者迫于内、外部压力难于尽义务。

5.国有资产流失

当前,国有资产的流失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些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规定限额之上未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批准同意,擅自处置或调用本单位资产;一些单位搞假账,以逃避有关部门对预算外资金的监管,等等;各种违纪违规现象屡禁不止,造成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二、完善当前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存在问题的对策

1.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必须实施全过程控制

以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为主。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财务管理的重点由资金管理转向财务会计监督,进而转向以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为主形成的控制系统。通过对经济活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确保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促使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实施对资金运动过程的监控。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实施对经营资金运动过程中的监控,包括有计划地筹集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参与经营决策,实行事前控制,对生产经营活动实行财务监督,按照规定正确处理好投资者、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关系等。抓好一系列相关的基本环节。实现财务管理任务的关键是要抓好一系列相关的基本环节,包括进行财务预测。制订财务计划、组织财务控制、开展财务分析和财务信息反馈、实行财务考核等等,保证各环节的衔接,保证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主管人员。做好财务管理工作需要有合格的总会计师、财务科长等财务主管人员,内部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财务主管人员积极性的发挥。应做好对财务主管人员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业务理论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的考核和培养,达到全方位的综合性素质。

2.事业单位要遵守合理的操作程序,规范会计管理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要保证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制、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来达到会计岗位按事设岗,按岗设人,人员精干,各司其职。

3.加强事业单位预算外收入管理

事业单位的预算外收入项目多,收支频繁。未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直接坐支现象严重。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既有单位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入,又有纳入预算管理的应缴财政收入、代征代管收入以及劳务性收入。

4.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管理

行政单位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国家对行政机关的人员、房屋、车辆等编制及各项支出标准均有明确规定。审计时应注重审查其预算批复及预算执行情况,注重审查支出的合法性、效益性,检查经费使用是否符合规定的用途和开支标准,有无挤占挪用、提高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挥霍浪费等问题。其次,要审查经费开支是否真实,有无虚列支出,将资金转移下属单位进行支出的问题。

5.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专项管理,严禁专款弥补经费不足

挪用专款将直接导致严重的经济后果,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贪腐现象的发生起初都是从挤占、挪用资金开始,进而无法弥补,导致越陷越深。加强系统内专项资金检查力度,提高检查质量。加强内部制度建设,搞好内部监督检查。为了防患于未然,在单位内部形成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使项目的开展和专项资金的使用做到公开、透明。

6.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卡片账管理,并派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工作,定期与实物核对,定期盘点,及时处理相关财务手续。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信息中心)

猜你喜欢
预算外事业单位监督
预算外资金财务管控分析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论乡镇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
监督宜“补”不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