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的城市文化建设

2011-03-31 05:53杨爱荣
关键词:建设文化发展

刘 雯 杨爱荣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法律系,河南 焦作 454001)

论我国的城市文化建设

刘 雯 杨爱荣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法律系,河南 焦作 454001)

城市文化建设与城市经济、城市管理一起,成为决定城市发展的三大要素之一,是一座城市全面发展的可持续力量。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城市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文化的发展方向和道路提出了较为科学的见解。

城市文化建设;主要问题;方向和途径

城市文化是指城市社会成员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美国建筑大师沙里文曾说过:“根据你的房子就能知道你这个人,那么根据城市的面貌也就能知道居民的文化追求”,可见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对于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社会成员整体素质,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如何进行城市文化的建设,作为一个高标准、高层次的课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城市发展的主流趋势和主导思想。

文化是需要传承和发展的,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创造了不同的城市文化。所以任何一个城市在进行城市文化建设时,都需要立足于原有城市文化基础,使城市文化环境独具特色。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全国各地城市建设欣欣向荣,但在城市发展的前期,走的是“重经济、轻文化”的道路,城市经济的发展往往是以城市文化的破坏为代价的,城市个性赖以存在的基础——文化底蕴被忽略了。近年来,人们开始认识到了城市文化和城市经济、政治和人民生活之间的关系,城市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各地城市文化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思想认识不足和行为上的急功近利,使我国的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存在许多的问题。

一、我国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传统文化资源的消失

城市的传统文化资源也被称作城市的记忆,它是城市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日积月累形成起来的难以磨灭的符号,是一座城市最为宝贵最为独特的文化优势。作为一种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稀缺资源,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永不枯竭的文化营养,是一个城市生生不息的象征,是城市灵魂和城市魅力之所在。任何城市长久的繁荣和发展,都是以先人创造的城市文化作为依据,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城市记忆的消失、传统文化印痕的抹灭,使城市失去了文化这个载体,必将失去城市独特魅力的延续和传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城市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方面,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城市的全面规划建设中,政府部门没有或者很少考虑到城市文化的继承,城市文化环境的保护,而是受经济利益的驱使、领导政绩的考核等多种人为因素的影响,“危房改造”、“旧城改造”的大拆大建,致使大批积淀丰富人文信息的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一座座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被无情摧毁。许多历史文化遗存大批消失,城市文化特色与日俱减,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惨遭“毁容”,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名存实亡。

(二)城市本土文化资源的流失

二十一世纪是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冲突和融合的世纪。城市文化的发展也不可避免的要遇到城市“小文化”和世界“大文化”的冲突。相对于城市本土文化建设而言,城市文化的形成和完善实质上是一个对外来文化“对抗——适应——融合”逐步演进的过程。[2]城市本土文化所具有的保守性是与生俱来的,而外来异域文化的渗透性对本土文化的侵蚀也是必然的。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西方的强势文化在其经济优势和强权政治的支撑下,通过科技平台和信息媒介侵入了我国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并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的城市文化建设。

当人们接触到与本土文化截然不同的异域文化时,心理上的新奇感显著上升,导致短时间内对异域文化的认可率高于本土文化。我国一些城市面对席卷而来的外来异域文化,不是深化自身的传统文化,有机引导市民的认识取向并对外来文化进行正确判断选择,而是浅薄自己的文化内涵,并盲目的引进、模仿、照搬照抄外来文化,外来城市文化的强势威胁导致了本土文化的沉沦。使得城市的建设出现不伦不类的现象,造成城市本土文化资源的流失,种种不良的社会现象也日益严重。

(三)城市形态特征的丧失

城市形态是指一个城市的全面实体组成,可以分为有形形态和无形形态两部分。有形形态主要包括城市区域内城市布点形式、城市用地的外部几何形态、城市内各种功能地域分异格局以及城市建筑空间组织和面貌等。无形形态指城市的社会、文化等各无形要素的空间分布形式。所以说城市形态是城市外在形象和内在精神的有机统一,是一个城市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凝结的产物,是一个城市的特色和名片。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城市类型各不相同,城市形态也应该多种多样。但是当今我国城市形态正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城市设计中模仿、抄袭、复制等现象十分普遍,诸多城市正在失去自己所独有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城市形态的趋同性成为各个城市文化建设的瓶颈。形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各级城市的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在实施城市规划的过程中热衷于城市文化建设的实效性,一味追求城市形象建设的“国际化大都市”,而对于本该显现城市历史积淀、城市个性和品味特色的功能建设却忽略不计,使城市面貌的趋同性愈发严重。

二、我国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的道路和途径

展望当前中国的城市建设,呈现出两大发展趋势,即创新的追求和保护的呼吁。[3]为使中国的城市建设健康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重视和强调政府部门在城市文化发展和建设中的主导和保障作用

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政府部门在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主导和保障作用是不可或缺而且是不可替代的,即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政府主导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从城市的长远、全局高度制定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整体战略及布局规划,有利于发挥文化的意识形态价值导向功能,有利于积极、健康、向上的城市文化氛围的形成。

1.科学制定城市文化的发展策略,并为其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具有多元化和多阶段的特征,这就决定了我国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建设也应该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策略。作为政策制定者的各级各类城市的政府部门,在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建设中,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和保障作用,在考虑城市各项发展建设长远目标时,制定合理的城市文化发展战略。在战略的实现中还要是积极主动的作为者,对城市建设进行合理的行政指导和干预,对经济目标让位于文化建设目标的举措给予适当的行政扶持和补贴,维护城市政治、城市经济、城市文化与城市社会的均衡和谐发展。当然强调政府主导并不是提倡政府包揽、包办,而是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管理方式来发挥主导作用。

2.广开渠道,筹措资金,为城市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需要一定的文化投入。在一定时期内,文化投入的数量和结构,决定着文化发展的速度和层次,只有投入到位,才能产生集聚和倍增效应。当前在我国,城市文化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靠国家财政投入是不可能的,需要坚持“政府主导、部门组织、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拓宽筹资渠道。以政策激励引导文化产业发展,完善文化产业市场准入制度,逐步形成由政府牵头,团体、企业、个人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对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文化产业单位,实行相应的优惠政策,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发展文化产业集团。坚持市场取向发展城市文化,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处理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关系,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和经营模式发展文化产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二)准确把握城市特质,科学规划城市的文化形象

城市文化形象是指一个城市以其外观建筑、公共设施、企事业单位、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秩序、治安状况、人际关系及内部的法律、制度、治理方式、价值观念、城市精神、生活、工作、行为方式等所形成的城市氛围,作用于社会公众主观意识综合后所形成的基本印象。

1.准确把握城市的性质定位,打造城市品牌战略。把握城市的性质定位,是说要根据城市的地理、历史条件及文化、传统特色来确定城市的文化形象基调。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一般都是具有自己独特文化的城市。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也应该根据城市基本条件来进行。比如国际化大都市、国际名城、旅游城市、工业城市、滨海城市等等。但现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在进行文化形象设计时,都把自己定位在“国际化大都市”上,这是不切合实际,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在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时,必须立足于城市本身的特质,准确把握城市性质定位,突出地方特色文化。融合自然环境、历史传统和人文精神,展现城市优势,塑造城市个性,使城市个性鲜明,品牌响亮。

2.科学规划城市形象,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城市文化。城市形象设计的高起点是指,无论是哪种性质的城市定位,在进行城市形象设计时,在注重保持城市的传统特色的基础上,都要按照当前一流的现代化的标准制定科学的设计方案。首先要体现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传统,做好城市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其次要具有现代气息,张扬现代城市文明的特征,突出人性化、科技化和时尚、创意、动感;再次要依托当地的历史与地理特色来进行规划。在规划设计中,要注重城市形象的文化内涵,凸现文化。使建设与环境匹配,地上与地下呼应,主体与配套结合,硬件和软件互补,规范与品牌相映,速度与质量俱佳,建设与管理并重,努力建造独具一格的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合理的用地布局,便捷的交通线路,便利的生活设施、文化设施等等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三)加强区域合作,走区域城市、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道路

随着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地位的空前提高和城市文化竞争的不断加剧,都市文化圈成为继经济圈之后的又一重要合作形式。一定地域内的城市之间通过合理分工和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所形成的合力效应,将大大促进区域文化竞争力的迅速提升。区域内的每个城市借助都市文化圈的品牌、集聚、规模效应,自身文化竞争力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其竞争优势是单个城市所无法比拟的。

1.区域城市、城乡文化一体化。它是指区域内城市、城乡文化在整体性和带动性的相互促进下形成的地域文化的普遍特征,是区域文化的基调和发展的核心内容。在全球化形式下,城市之间的竞争逐步发展为城市区域之间的竞争,加强区域合作,打造城市文化圈,成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中心城市的崛起及其城市地位、水平的提高,必须依赖于城市区域内其他城市及乡村的强有力的支持,区域内各城市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协作,使城市文化呈现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这需要根植在本地特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通过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对零散的城市印象进行准确归纳,进而总结出本区域城市文化整体发展的方式和方法。

2.文化与其他产业的一体化发展。[4]文化本身具有先导性强、关联度高的特点,它的巨大生命力就在于能够与其他产业嫁接、融合。当今全球产业的集群化、融合化发展特点更是促进和加快了文化与科技、经济的广泛深度融合。文化科技化、科技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追求优秀历史文化与科学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的灵魂。国际大都市也正是在不断追求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互促进的实践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展示国际大都市的风采;适应当代城市追求功能优化、提升城市价值的客观形势,文科商旅休闲一体化,正逐步成为城市优化产业布局和实现产业互动与集群化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通行做法。

(四)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城市文化与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和谐发展

文化是人的文化,是人们心灵的表露,是国家、民族、城市的“心”,所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5]城市与人是双向的互动关系,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城市,所以城市文化的发展也要坚持以人为本。为城市人民提供更适宜的居住环境,努力提高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是人类新世纪的梦想。她体现了城市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真实的反映了人类对城市发展的前景的希望和渴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城市的市民需求已经或正在由物质需求为主转向以精神消费为主,发展城市文化正好符合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政府部门,在进行城市文化的建设中,要倾听并回应大众对人文关怀的呼唤,努力服务大众,为他们提供积极健康、和谐优雅、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创造美好的精神家园;要采取相应的社会政策和措施,提高广大市民的生活、生命质量,以城市文化来凝聚市民的心声,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城市发展。

三、结语

城市文化依托于城市载体,由政治系统、经济系统以及文化系统共同维系其生存和发展,是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现,对区域性经济文明建设,政治民主文明建设、文化多样性文明建设,以及社会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重新界定城市文化的重要地位,提高城市本身的品质,使城市文化朝着良性的高级化发展,是一个城市对社会对未来对人类负责的过程。因此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实现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共同繁荣,应该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新战略。

[1]李颂华,陈波.城市文化的继承与创新[J].长安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2]俞思念.当代中国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建设[J].学习论坛,2010,(9).

[3]李先逵.城市文化的创新与保护[J].南方建筑,2008,(1).

[4]薛晴,霍有光.城市文化发展趋势及经验分析[J].前沿,2010,(9).

[5]任致远.城市文化:我国新时期城市发展的亮点[J].城市,2010,(3).

刘雯(1966-),女,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法律系讲师,主要从事城市环境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杨爱荣(1966-),女,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法律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城市规划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建设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