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乙肝病毒与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分析

2011-04-01 10:45史跃杰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15期
关键词:感染率发病率阳性

史跃杰(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呈上升趋势〔1,2〕。但迄今为止,PHC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有研究显示,PHC与慢性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感染,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环境致癌物质如黄曲霉素等关系密切〔3〕。而在上述病因中,又以慢性HBV、HCV感染最为突出,全球约78%的PHC由慢性HBV、HCV感染引起〔4〕。本文旨在探讨PHC与HBV、HCV感染模式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4月至2010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共1 592例,将所有患者分为PHC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PHC组579例,诊断均符合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PHC诊断标准〔5〕,男450例,女129例,中位年龄52岁。对照组1 013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腹部B超甚至增强CT、甲胎蛋白(AFP)检测等诊断方法排除PHC,男891例,女122例,中位年龄49岁。

1.2 仪器和试剂 科大创新公司中佳分公司生产的KDC-40低速离心机;上海热电公司生产的Finnpiette移液器;奥地利TECAN公司生产的洗板机和SUNRⅠSE酶标仪。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 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CVⅠgG试剂盒。

1.3 方法 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CVⅠgG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ⅠSA)检测,其中HBsAg、HBeAg采用双抗体夹心法,S/CO比值≥1为阳性;抗-HBs、抗-HCVⅠgG采用间接法,S/CO比值≥1为阳性;抗-HBe、抗-HBc采用竞争法,S/CO比值<1为阳性。

1.4 HBV、HCV感染判断标准 患者血清 HBsAg、HBeAg、抗-HBe、抗-HBc四项中有一项阳性即判断为HBV感染;患者血清抗-HCVⅠgG阳性即判断为HCV感染。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率(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当所有理论频数T≥5时)或四格表校正χ2检验(当有某个理论频数1≤T<5时)。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PHC组与对照组的HBV、HCV感染情况 PHC组HBV感染率为86.53%(501/579),对照组HBV感染率为49.65%(503/1 0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06,P<0.01)。PHC组HCV感染率为0.52%(3/579),对照组HCV感染率为0.30%(3/1 0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4 5,P >0.05)。见表1。

表1 PHC组与对照组HBV、HCV感染情况〔n(%)〕

2.2 PHC组与对照组HBV的感染模式 PHC组有499例HBV单独感染患者,对照组有502例HBV单独感染患者,将这些患者的HBV感染模式列表,PHC组模式1(俗称“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阳性)、模式 2(俗称“小二阳”,HBsAg、抗-HBc阳性)、模式 3(俗称“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阳性)、模式 4(抗-HBs、抗-HBe、抗-HBc 阳性)、模式 5(抗-HBs、抗-HBc阳性)、模式7(抗-HBc阳性)、模式8(抗-HBs、抗-HBe阳性)的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模式 6(抗-HBe、抗-HBc阳性)、模式 9(HBsAg、HBeAg阳性)的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PHC组与对照组HBV感染模式分析〔n(%)〕

2.3 不同HBV感染模式的PHC发病率 根据表2计算“小三阳”、“小二阳”、“大三阳”患者的 PHC发病率,结果显示:“小二阳”与“小三阳”PHC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07%vs 67.17%,χ2=12.17,P <0.01);“小三阳”与“大三阳”的PHC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17%vs 64.00%,χ2=0.29,P>0.05)。

3 讨论

HBV感染导致PHC已在全世界得到公认。有报道每年约有0.4% ~0.6%慢性HBV感染者被诊断为PHC〔6〕。本研究结果显示,PHC组HBV感染率为86.53%,对照组HBV感染率为49.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也说明了HBV感染与PHC有着紧密的联系。近年来,HCV感染导致PHC也逐渐得到重视,有报道70% ~85%的HCV感染者会发展成慢性肝炎,感染20~30年后发展成肝硬化,另外有1% ~5%可发展成PHC〔7〕。本研究结果显示,PHC组HCV感染率为0.52%,对照组HCV感染率为0.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结论与查文章等的报道〔8〕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HCV感染率地域差异较大,在本地区的感染率较低所致。

通过对PHC组与对照组的HBV血清学标志物进行分析,本文发现PHC组“小三阳”、“小二阳”、“大三阳”患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模式4、模式5、模式7、模式8患者的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还计算了不同HBV感染模式的PHC发病率,结果是“小二阳”患者PHC发病率显著高于“大三阳”、“小三阳”患者。由此可见,在HBV感染模式中,“小二阳”的致癌能力也不容忽视。

传统的观点认为“小三阳”、“小二阳”是乙型肝炎趋向恢复的表现,其临床症状也不明显且病情较为稳定,因此常易被人们忽视而不采取预防治疗措施。但是本研究结果显示,“小三阳”、“小二阳”、“大三阳”患者都是PHC的高危人群,其他HBV感染模式的患者都有肝脏癌变的可能,因此笔者建议乙肝患者平时应多注意休息,忌饮酒,尽量减少肝脏损害的因素,同时还应定期复查AFP、肝功能、腹部B超等检查,一旦发现肝脏癌变应尽早治疗。

1 Taylor-Robinson SD,Foster GR,Arora S,et al.Ⅰncrease in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the UK,1979-94〔J〕.Lancet,1997;350(9085):1142-3.

2 El-Serag HB,Mason AC.Rising incidenc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the United States〔J〕.N Engl JMed,1999;340(10):745-50.

3 Cabibbo G,CraxìA.Epidemiology,risk factors and surveillanc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2010;14(4):352-5.

4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Hepatocellular carcinoma-United States,2001-2006〔J〕.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2010;59(17):517-20.

5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9(6):324.

6 Bruix J,Llovet JM.Hepatitis B viru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J Hepatol,2003;39:59-63.

7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621-4.

8 查文章,杜竞辉,王学浩,等.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患者血清中丙肝病毒抗体的检测〔J〕.江苏医药,2008;20(2):62-4.

猜你喜欢
感染率发病率阳性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大连港职工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调查
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甲亢病的131I 治疗与甲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