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温泉旅游发展对策

2011-04-01 09:21刘心怡
关键词:温泉辽宁辽宁省

陈 才,刘心怡,赵 柳

(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辽宁温泉旅游发展对策

陈 才,刘心怡,赵 柳

(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针对辽宁省温泉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并运用SWOT分析法描述辽宁省温泉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根据SWOT分析结果,提出辽宁省温泉旅游未来发展的建议.

辽宁;温泉旅游;SWOT分析

温泉旅游作为一种集养生、休闲、度假、康乐于一体的旅游形式,能够满足人们疗养、康体、养生、娱乐等多种需要,并成为国民休闲度假的新时尚,具有巨大的旅游市场潜力.2010年辽宁提出建设"温泉旅游大省"的战略目标,将温泉旅游作为辽宁新的旅游经济增长极,大力开发辽宁温泉旅游资源.由此可以预见,辽宁温泉旅游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鉴于此,本文对辽宁温泉旅游的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若干发展对策,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一、辽宁温泉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辽宁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具有温度高、出水量大、水质好等优点.目前,辽宁省已开发出诸多温泉旅游地,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且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一些城市采取高起点、大手笔、大投入的开发策略,努力开发温泉旅游产品,发展特色温泉旅游.例如,沈阳棋盘山开始建造东北最大的温泉旅游度假村;阜新提出深度开发地热资源,做大做强温泉旅游,推动城市经济转型;营口引进拥有丰富温泉开发经验的珠海天沐集团,联合开发营口天沐海滨温泉城,旨在整合温泉、海滨资源,立足打造东北最大、全国最好、世界一流的温泉度假区.由此可见,辽宁温泉已经从数量扩张、粗放经营的初级阶段进入以产品深度开发与品牌化经营为核心的中、高级发展阶段.目前,辽宁温泉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品牌深度不足

温泉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需要深度开发,在文化层面上加以差异化,形成特定的温泉文化.[1]目前辽宁温泉开发大多效仿日本温泉开发模式,主要停留在"游泳池+澡堂子"或"温泉酒店集合体"的初级发展阶段,在设计、环境、服务等方面相差无几,缺乏对游客体验的深度开发,从而导致产品过于单一和雷同[2],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品牌深度严重不足.

2.温泉卫生和服务质量欠佳

温泉水质、卫生状况和服务质量是游客最为关注的因素,而许多温泉地在此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在温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些温泉业者在水质上做文章,用普通的地下水或者自来水兑温泉水来降低温泉水的浓度;有些温泉业者将使用过的天然温泉水进行回收加热,再次投入使用;更有甚者,用普通的水加上硫黄加热之后冒充温泉.一些温泉地卫生状况更令人担忧,有时会看到水面上有漂浮物,或水很浑浊.对此,工作人员解释是加了特色中药,但到底是中药还是水质不过关很难说清楚.许多温泉服务人员缺乏培训,服务意识差,服务质量低.

3.缺乏有效的温泉资源管理规范,温泉资源浪费严重

国外温泉开发大多有政府的严格管制,相关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如日本的温泉法,对于温泉开发的条件,温泉的保护、利用、审议、检查、处罚等都有详尽的规定,并有专门组织来管理温泉资源的开采、分配和使用,并制定了详细的收费标准.目前,我国温泉开发管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保护法》以及地方政府所制定的相关管理条例,法律约束力不强,体系也不健全.辽宁省温泉数量虽多,但天然露泉少,大多数温泉都是通过钻探开采,对开采水量和开采深度等缺乏限制,势必会导致过度开发等问题,留下许多隐患.辽宁的部分温泉地未取得开采许可证,各种建设手续不全,未做到依法开发,但其依然我行我素,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相应的管理规范.

4.开发模式单一,当地居民难于从中受益

辽宁省的大多数温泉位于乡村,温泉开发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目前,辽宁多数温泉旅游的开发模式主要由政府、规划设计部门和旅游企业进行规划与实施,当地居民很难参入其中.有些地方为开发温泉,甚至将当地居民强行搬迁,致使居民利益严重受损,引起当地居民的不满,容易诱发社会问题.

二、辽宁温泉旅游SWOT分析

SWOT分析作为制定发展战略的一个分析框架,对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综合分析,为制定战略对策奠定基础.

1.优势分析

(1)温泉资源丰富,量多质优.辽宁温泉资源遍布全省14个城市,在地域上相对比较集中,主要沿东北-西南方向分布,集中于大连与沈阳、鞍山经济大动脉的连线上,另外在岫岩和丹东之间以及辽西的兴城与绥中也较集中.目前,辽宁已探明储量并具有开发价值的温泉约有110处,已开发利用的有40余处.水量大、温度适宜是休闲温泉的必要资源品质,而辽宁温泉大部分符合该项要求,可采温度大都位于40℃~70℃之间,其中8处70℃以上的高温温泉分别是五龙背、小椅圈、汤沟、安波、熊岳、汤岗子、柳河塘及兴城.40℃以下的温泉分布在辽西的绥中、东部的岫岩、凤城等地.[3]从温泉涌出量分析,兴城、汤岗子、熊岳、安波、五龙背温泉均较高.

(2)区位条件好,可达性强.辽宁温泉多分布于城市周边及乡镇,距离大城市较近,可达性强.随着辽宁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条件已大大改善.个别位于山区的温泉地,道路有限,但往往在遇到自然灾害时才会存在一定的交通问题.从总体上看,各个温泉地都不存在较大的可进入性问题,尤其是处在城市内或风景区内的温泉地,不仅铁路、公路发达,甚至公交车也可到达,如鞍山汤岗子温泉、千山温泉等;即使不在大城市或距离大城市较远的乡镇,公路交通也极为便利,除国道外,村镇的柏油路、水泥路和土路也都四通八达.

(3)温泉资源组合条件好.辽宁温泉资源与其他资源组合比较理想,既与自然资源有机组合,也与人文资源有机组合.例如,位于营口的思拉堡小镇,努力打造海滨温泉小镇,同时,利用其山地丘陵地貌,开展山地运动类项目,开发高尔夫运动项目.再如大连成园温泉山庄,利用周边资源,开展宗教旅游,给温泉山庄增添了几分文化气息.安波温泉则利用其乡村优势,联合开展乡村游和登山游.

2.劣势分析

(1)产品单一,创新不足.目前辽宁温泉旅游开发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以往的思维方式,绝大多数呈现以洗浴、休闲和疗养为主,以康体、观光和娱乐为辅的功能组合,思维和模式雷同,建设项目也大同小异,温泉旅游功能开发趋向单一,产品缺乏个性化和品牌化,创新严重不足.

(2)管理水平低,专业人才匮乏.与发达地区和国家相比,目前辽宁温泉旅游整体管理水平较低,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之法律机制不规范、行业指导性标准较少、温泉旅游的市场机制不成熟、企业内部科学管理进程相对缓慢等因素,极大地影响了辽宁温泉旅游的健康发展.多数温泉地的服务人员是当地居民,由于温泉地所处地区多是比较偏僻的农村小镇,当地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没有受过正规的服务行业的学习与训练.现在对温泉旅游专业人员的培养主要由民间企业独自进行,这就造成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低的局面.

3.机遇分析

(1)旅游市场走向休闲时代.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的旅游市场已经走过了"观光时代",开始步入"休闲时代".温泉旅游作为一种集养生、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形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我国的温泉旅游已步入大众旅游的发展阶段.[4]与此同时,我国自驾车旅游已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主要出行方式,特别是在温泉旅游中.由于大多数温泉度假景区位于较偏远的地区,公共交通设施相对薄弱,因此自驾车的出现加速了温泉旅游热潮的到来.

(2)温泉旅游大省战略的实施.辽宁省地处东北,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导致辽宁的冬季旅游吸引力大大降低,缺乏黑龙江、吉林等省发展冰雪旅游的优势.为开发冬季旅游市场,辽宁省政府制定了开发温泉旅游、建设温泉旅游大省的战略目标,利用辽宁丰富的温泉资源,发展温泉旅游.这为辽宁温泉旅游开发带来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并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保证.

4.威胁分析

(1)市场竞争激烈.温泉旅游市场竞争目前趋于白热化,辽宁多个城市都把温泉旅游作为重点项目,加大招商引资.自2005年开始,鞍山、本溪、丹东、辽阳、大连、葫芦岛6市不约而同地亮出了温泉旅游的招牌,加剧了温泉旅游市场的竞争,尤其是距离较近的温泉地,为争夺客源,竞相压低价格,走低成本扩张战略,导致直接的价格竞争.[5]

(2)温泉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温泉是极易被污染的旅游资源.污水回灌、地下水位下降、盐碱化等含水层的变化都会对温泉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直接影响到温泉旅游资源的正常开发利用.在温泉开发初期,由于经济实力有限或者项目设计考虑不周,没有合理配置足够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没有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使得一些温泉污染严重,不可再用;一些温泉即使可以再利用,其治理也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究其根源,是人们在投资开发时,鼠目寸光,只开发不保护,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三、辽宁温泉旅游发展的对策

1.亟须出台温泉管理规范,将温泉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出台国家性的温泉法,温泉开发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保护法》.一些地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颁布了相关地方法规,如2006年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广东省温泉旅游服务规范》,成为全国第一部温泉旅游地方标准,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目前,辽宁省的安波、熊岳、五龙背温泉地开始实行了温泉水的统一管理制度,但在法规建设上尚没有形成体系,存在着管理漏洞.[6]尤其是许多地方政府招商意愿强烈,以牺牲环境谋求发展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在国家温泉法规建设缺位的情况下,辽宁应该学习广东的经验,早日颁布相关的地方法规,将温泉资源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有效地解决温泉旅游管理问题.

2.整合资源,深度开发温泉产品

温泉开发应充分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对此,有学者认为温泉开发不仅仅是一处泉源的开发、一处洗浴场所的开发,更是对与温泉资源紧密相关的若干基本构建的开发.[7]因此,辽宁温泉旅游应进一步整合温泉地及其周边地区的各种资源,形成温泉旅游产品与其他旅游产品的有机组合,并与当地的地区文化相协调.旅游产品创新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的核心在于开发差异化的产品,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因此,辽宁在开发温泉产品时应因人群不同而进行有差别的开发,以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创新服务产品.此外,目前辽宁省在温泉建设及宣传上还远远不足,各相关部门及企业应站在辽宁温泉旅游整体发展的高度,加强联合宣传,开拓市场,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辽宁的温泉产品和发展潜力.

3.建立温泉管理信息系统,强化温泉资源保护

目前,辽宁省对温泉资源的管理尚处于粗放管理阶段,因此,急需将辽宁省温泉的基础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建立温泉管理信息系统.温泉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内容应包括:温泉所在地、温泉形态、泉质类型、地质性质、泉温、开发程度、利用率、出水量等.利用温泉管理信息系统,为辽宁省的温泉开发规划提供信息支持.同时,作为自然旅游资源的一种形式,温泉旅游也应该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8]温泉旅游资源的循环利用、温泉旅游地的环境容量及其相关影响都决定着温泉旅游地能否可持续发展,所以,应加强温泉管理,以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同时,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是温泉旅游产品开发的必备条件,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在开发温泉资源的同时,应对温泉旅游区的周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境界,让温泉旅游成为辽宁旅游经济中永远的亮点.

4.建设温泉旅游示范区,发挥榜样作用

我国台湾地区在开发温泉旅游时,会选择几家开发较好的温泉地,建立温泉旅游示范区.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对于指导温泉旅游开发具有积极的作用.鉴于此,辽宁省应选取一批开发时间早、经营状况好的温泉地作为示范区,如汤岗子、安波、熊岳等温泉,交流开发经营经验,为其他温泉地的发展提供参考.

[1]邹 亮.大连市温泉旅游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10):110-111.

[2]骆高远,陆 林.我国温泉旅游的回顾与展望[J].旅游经济,2008(3):163-165.

[3]王艳平.辽东半岛温泉旅游现状与发展战略格局[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1-3.

[4]王 华,彭 华.温泉旅游的发展与研究评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30-34.

[5]马 伟.营口温泉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21-28.

[6]王艳平.我国温泉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3):75-76.

[7]孙丽萍,王艳平.转型时期旅游产品创新与温泉开发——兼论辽宁省龙门汤温泉开发[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67-70.

[8]黄 向,徐文雄.我国温泉开发模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规划师,2005(4):74-75.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hot spring tourism in Liaoning

CHEN Cai,LIU Xin-yi,ZHAO Liu

(College of History and Tourism,Liaoning Normal Univ., Dalian 116029,China)

Aiming 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hot spring tourism development in Liaoning,the paper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Then using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it described the 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of development of hot spring tourism in Liaoning.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lts,it gave som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of hot spring tourism in Liaoning.

Liaoning;hot spring tourism;SWOT analysis

1671-7041(2011)02-0039-03

F592.731

A*

2011-01-04

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L09BSH019)

陈 才(1967-),男,辽宁朝阳人,博士,教授;E-mail:chencai100@126.com

猜你喜欢
温泉辽宁辽宁省
KAI BEPPU温泉酒店
辽宁之光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铭湖温泉
辽宁省推广“煤改气”供暖执行居民气价
铭湖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