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的特点、问题与对策

2011-04-03 07:13宋广文陈晓娜
当代教育科学 2011年24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

● 宋广文 陈晓娜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问题与对策

● 宋广文 陈晓娜

高效多媒体教学应充分建立在心理学的理论之上,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进行合理的设计和选择。

课堂;多媒体教学;心理学依据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和趋势,并在如今的教育教学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当代的教学体系中,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彰显出了许多优越性。

一、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多媒体教学集多种媒体信息于一体,使之与传统教学相比具备如下明显的特点:

第一,课堂氛围轻松、和谐。多媒体教学的教学内容图文并茂,表达形式多样,利于构建情境教学,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处于一种愉快的情境中开展学习。[1]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学生由于惧怕老师而形成的上课紧张和听课所造成的疲劳,使学生的智商和情商交互作用、共同发展。同时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学习更加自主、积极,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动机得到激发,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第二,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多媒体教学集多种媒体于一身,将教学内容化抽象于具体,转枯燥为有趣,进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形象生动的信息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活动,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记忆水平。[2]

第三,课堂信息容量大,教学效率高。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减少了教师不必要的板书时间,相对加大了教学内容的密度,加快了教学的进度,增加了新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学习时间。[3]另外,多媒体教学信息呈现形式和表达方式的多样化有利于促使学生的认识突破时空的限制,保持思维的活力;教学的重难点更加突出,容易加深学生的学习;大量课外资料的补充,特别是最前沿的一些知识,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与扩展他们的知识面,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

二、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多媒体教学实施的观察,不难发现,多媒体技术在带给我们教学许多便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待改进之处。具体问题主要有:

(一)滥用多媒体教学

一些教师并不懂得如何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是根据特定教学内容、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去认真组织材料、选择方式,而是盲目、不加选择地滥用多媒体,甚至有的只是为了追求时尚而使用,完全没有注意其使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4]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漠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忽视学生的感受,仅凭教师的喜好等选择多媒体的偏差。

(二)掩盖本原教学内容

一些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把多媒体课件做的很“花哨”,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好像很浓,但实际上只是在看热闹,学生完全陷入课件的视听觉刺激,忘记了学习的主题,课堂教学信息的传递受到影响,使本原的知识传递功能受损。再者,有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过于机械化、程序化,按部就班,完全不顾及学生的接受情况,教学没有收到实效。[5]如果将多媒体教学的最高价值追求仅停留在 “画面”的排列和呈现上,没有了对学习者思维的积极引领,那只能是事与愿违,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阻碍学生思维发展

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过程中,有些教师为了增强多媒体的效果,常将所有的窗帘拉起来进行,教室光线昏暗,致使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表情暗淡,学生昏昏欲睡,不利于师生表情的沟通,情感的交流,不利于师生互动的进行,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6]另外,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一些老师不自觉地加快多媒体课件的信息呈现速度,忽视学生的思维节奏,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深层次的思考,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其想象和再创造能力受到约束。

(四)人文关怀的缺失

在多媒体使用过程中,有的教师用多媒体放映代替教师的讲解,出现“以机代人”、“以机代教”的现象,由原来的“人灌”变成为现在的“机灌”,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7]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许多课件也只不过是书本的电子化,学生长时间观看,致使视觉和感知觉僵化,造成了对学生人文关怀的缺失。

三、对策

为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效果,针对以上的常见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选择多媒体

多媒体的形式多样,各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因此在设计和选择多媒体教学时,要根据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恰当地、灵活多样地选用,有机整合不同媒体形式的优势。如果教师演示的课件千篇一律,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多样性、变化性、新颖性、独特性、悬念性、动态性,始终是引发学生注意的心理原因。

(二)根据学生特点,有效组织、选择多媒体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时极易使身心疲倦。如前所述,学生长时间观看多媒体,也会引起感知觉的僵化,致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受阻,想象力和创造力难以发展,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一定要适时适度。较为理想的做法是根据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广度、转移、分配等特点,不断转换呈现方式。那种将屏幕悬挂在教室正中间,几乎看不到黑板的“老式装配”该休止了。以为用了多媒体就不要板书,或讥笑只用板书教学为“落后”的观点也该修正。此外,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更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表情动作,及时调整教学速度,而不是仅以自己设计好的内容全部展现为标准。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更多地放在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上,课后可让学生拷贝教学课件,或教师将相关内容通过网络传给学生。

(三)开展多媒体网络教学,实施开放教学和合作学习

2l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开展网络教学是21世纪学校的重要主题。多媒体网络教学就是使教学开放,教师更多地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自己查询相关资料,独立、自主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教师的很多精力将转向组织开展多种教研活动,促使教师与校内外,甚至国内外同科教师的广泛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使教师与其学生进行更多地交流、讨论,共同完成某一学习任务。这样,不仅改进了教师的备课方式,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使教师借与“专家型教师”的对话再组织教学,而且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精神。

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冲击着原有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促使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改进,这对多媒体教学来说既是新的发展机遇,也是新的挑战。[8]希望教师在借用新的媒介组织教学时,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1.多媒体教学究竟好在何处?2.同样的教学内容,用多媒体教学该注意什么?3.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该怎样区分?4.同样的教学内容,可做成几套课件?哪一套更适应?5.我所做的该套课件与别人有何不同?有没有比我做的更好的课件?6.课件的原始资料从何处找?动态的相关内容能否找到?7.抽象的内容怎样形象化?8.课件制作时背景、色彩、字体、大小、图像等怎样排列?为什么?9.每次用完多媒体后,自己感觉成功在什么地方?还有什么不足?10.学生在整个多媒体教学中有何表现?他们怎样评价你的这堂课?他们有什么建议?我们认为,如果教师将以上的问题变成教学准备的习惯,加上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教师课件制作理论与技巧的培训,相信多媒体教学一定会发挥应有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得益于现代化技术的便利和高效。

[1][2][3]焦林,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及教学原则和方法.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12~115.

[4][5]宋广文,王青.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心理学思考,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4,(9):20~21.

[6]安幅杰.依据心理学理论设计多媒体课件.中国远程教育,2005,(9):55~56.

[7]李西彩,陈兰萍.心理学规律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初探.中国教师,2008/S1.

[8]朱世峰,林金金.多媒体教学的心理学分析,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8):49~50.

宋广文/曲阜师范大学心理科学研究中心 陈晓娜/曲阜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陈培瑞)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探索
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在血管外科见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