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2011-04-04 04:31田秀美
对外经贸 2011年6期
关键词:大城市进程城市化

田秀美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我国是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城乡差距比较大,城市化水平较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所以农村城市化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化从深层意义上讲是指人类社会在生产力发展的带动下完成的经济物质和思想过程的演变,简单意义上的城市化可以理解为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在我国实现城市化无非是逐步将农业人口占多数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使我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农业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向以城市社会为主的经济社会形态转变的过程。

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征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发展较快,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在工业化没有完成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城市化进程也具有自己的特征。

中国的城市化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前,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几乎处于停滞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政策上的原因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改革开放初期,受政策导向,城市化水平较低,落后的城乡二元结构,严重阻碍了城市化的步伐,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城市化才有所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没有经验可遵循,对城市化的真正内涵认识不充分、不具体,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建设体系,从而导致城市化建设盲从,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化结构不合理。虽然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被提上议程,但由于惧怕城市化、特别是大城市的过度发展带来的失业、两级分化、交通和污染等“城市病”问题,城市化发展战略重点在中小城镇,大城市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

在城市化理论方面存在很多分歧。在理论体系上不能达成一致,有些学者主张城市化,而有些学者则反对城市化。一部分人主张重点建设大城市,认为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要以发展大城市为重点,理由是大城市能发挥更好的经济和科技的扩散效应,带来更高的规模经济效益,小城镇则无力担此大任。而另一部分则主张发展中小城市,认为中小城市易于控制和管理,可以作为未来向大城市过渡的准备,并且中小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或者减少“城市病”。

在生态安全方面,关于城市化将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直存在分歧。有些学者认为农村城市化可以发挥集聚效应,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实施环境保护。然而有些学者却认为农村城镇化会给生态安全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些破坏不但不可恢复,而且会影响到子孙后代。由于存在诸多分歧,使我国的城镇化建设社会压力巨大,城市化建设方向更是摇摆不定。

二、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从工业化的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情况出发,对中国城市化水平进行评价,发现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处于一种相对落后的发展状态,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不足以有效地拉动城市化,我国工业化发展不足,是城市化发展也比较滞后的一个主要原因。

2.城市化进程中难以满足外来人口应得利益。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求城市有能力解决城市人口增加带来的就业问题、住房问题、交通问题、教育卫生问题及基础设施问题,但每个城市甚至是大城市容纳人口的能力是有限的。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几乎趋于饱和的状态,大批外来人口的增加无疑会增加城市负担。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城乡之间缺少平等体制,由于城市户籍制度的障碍和观念上的差异,使得城市流入人口处于体制外生存状态,流入人口为流入地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却不能在流入地平等地受到应得的利益。这就要求大城市在户籍、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保险、交通、生产经营、文化生活等方面措施必须到位,否则外来人口在城市生活是极其困难的,城市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3.我国城镇人口呈现出逐步虚化扩大的趋势。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县改市、县并市、乡改镇、县级市升级为地级市的过程中,城市的行政地域与城市的实体地域变得模糊不清,有些人认为农村城市化就是简单的形式化,对城市化的理解不正确,甚至有些地方为了顺应城市化浪潮,只是简单地把某某乡更名为某某镇,认为这样就是城市化。乡镇名字是变了,但农民还是过着以前的生活,农村还是原来的模样。其实这违背了国家政策的初衷,导致城市化质量不高,城市化名不符实。

4.就业问题凸显,城市用地和规划失控。随着大批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剩余农村劳动力不足,关于农村土地如何使用的后续工作没有合理的解决方案。再者一大批劳动大军进入城市,造成城市住房紧张,城市用地和规划规模失控,诱发盲目的“圈地运动”,造成很大程度的资源浪费,再加上目前我国各个城市的承载能力有限,城市本来就有失业存在,那么这一部分外来人口生存、就业问题如何解决也是城市化进程面临的头等大事。

5.城市化会带来各种环境问题。虽然一方面,城市化可以使农村、城市一体化,将其纳入经济建设的快速轨道,从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大批的城市建设工程也造成了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要正确地看待城市化进程,不能只看到有利的一面,有害的一面也要充分认识到。

三、对策建议

走城市化道路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针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不高,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廉租房住宅供应短缺,城市用地和规划规模失控等问题,必须加强城市体系规划,走科学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首先,应正确认识城市化。实行城市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加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现代化的国家。并不是简单地把农村人口全部迁入大城市,整体实现城市化。我国人口众多,且农村人口占多数,农村为城市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我国工业化还很滞后的情况下实行彻底的城市化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其次,以小城市为起点,建设新型的城镇,采取“大”、“中”、“小”城市相结合的多元城市化发展模式,在加快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和完善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保险、交通等各项措施的同时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教育、交通、医疗和农民生活水平,在各个方面向城市靠拢,使农民生活在各个方面向城市居民看齐。如果只是单纯地讲究形式上的城市化,农民的生活并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善,那么所谓的城市化并不能给农民带来切身利益,只会加重城市负担,影响经济发展。

第三,积极发展乡镇企业,鼓励私人在农村投资办厂,政府在政策上予以引导和扶持,各乡镇实行合作化,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的进行,使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将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和消化。增加对农村人口的教育投资,培养新型农民,整体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建设现代化新农村,为城市化建设铺平道路。

第四,在加快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同时要特别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做到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1]杨家栋,秦兴方,单宜虎.农村城镇化与生态安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陈甬军,陈爱民.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3]辜胜阻.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热点问题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大城市进程城市化
如何缓解大城市病?
一、二线大城市石材市场正在加速萎缩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大城市里的小象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与反思
Linux僵死进程的产生与避免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