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多媒体教学与旅游专业大学生能力培养

2011-04-04 04:31
对外经贸 2011年6期
关键词: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

郑 岩

(大连大学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116622)

多媒体教学是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能够创设积极的教学环境、逼真的教学情景、直观的教学图像、活泼的教学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旅游高等教育带来深刻变革和影响,推动了教学模式的转变,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一、多媒体教学在旅游专业大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时代需要大学生必须具备很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学生通过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对获得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比较,最终变成自己的知识。因此,多媒体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引导他们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寻求知识的方法,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增强科技创新意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可见,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教学能培养学生参与科技文化交流的能力,实现校企互动,达到产学结合,做到学以致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多媒体教学能够针对就业市场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的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拓宽旅游专业毕业生的求职空间。

二、高校旅游专业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课件制作,忽视教法研究

为了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课件制作,而花在钻研课本、钻研教法的时间却很少,成为课件的奴隶。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从而挤占了钻研教材教法的时间,没有精心设计教学模式,进而影响到教师教学艺术的锤炼与提高。究其原因,有些教师对多媒体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误解,仅把它简单地理解为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中加入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忽略了对现代教育思想与教学理论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能力水平,忽视了自身的语言艺术和教学风格,只是新瓶装旧酒,片面追求形式,没有根据新的教学要求去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多媒体教学手段一定优于其他教学方法,而忽略了对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

(二)重视课件演示,忽视学生主体

多媒体是物,而授课对象是人,很多时候,教师频繁进行多媒体操作,忽略了和学生的沟通。有的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形式,课堂上一切都由电脑完成,用多媒体屏幕代替了黑板板书,重点细节也不给出板书,用现成的软件和网络下载的内容代替了教师的教案,忽视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进。课堂上,教师只是机械地演示课件内容,学生只会像浏览信息一样地阅读教学内容,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忙着记笔记,没有思考时间,被动接受知识,无法与教师进行交流。有的教师对计算机使用不太熟练,课件设计不够合理,缺乏艺术性和创新性,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种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变得较为死板,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参与性没有得到充分展现。

(三)重视课堂气氛,忽视学习效果

有的教师没有把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在教学中喧宾夺主,将多媒体课件制作放在主要位置,而把完成教学任务放在次要地位,忽视课件内容与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往往一味地追求形式修饰,为使课件图文并茂和富于变化,一般都会设计上动画、小动物,还有一些优美的图片。这样会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不够合理,就会产生课堂气氛空前好、学习效果特别差的现象,使得学生注意力主要集中到屏幕上,而忽略了对所学内容的感悟、体会和把握。另外,多媒体辅助教学往往会出现信息量过多的现象,令学生应接不暇,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所以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时要注意课件播放的节奏和频率。

三、高校改进多媒体教学应该处理好六方面关系

(一)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

教学手段是指师生在教学中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介或设备。人们通常把教材、粉笔、黑板、挂图、模型称为传统的教学手段,而把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称为多媒体教学手段。这两种教学手段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多媒体技术丰富了课堂教学,也为现代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多媒体在某些方面的功能是代替不了传统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不能过分依赖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也不能抛弃传统的教学手段,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统筹兼顾,优势互补,扬长避短,相得益彰。在教学中既充分发挥多媒体自身的灵活多变性,又兼顾传统教学的细致亲切性。一方面,教师不应把课本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屏幕上,由传统教学下的“人灌”变成多媒体教学下“机灌”。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的难易程度,控制好演示与板书的频率,把握好讲解与提问的节奏,做到“人”“机”协调、“演”“讲”结合。

(二)处理好多媒体手段与师生互动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相互交流、传递的过程,教师要处理好多媒体手段与师生的关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媒体手段为辅助的原则。由于教师演示课件时需要操作机器,较少行走于学生中间,造成师生在空间上产生一定的距离,这就限制了教师在课堂上的空间范围,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机会减少。这样,个别学生上课时容易走神,注意力分散。因此,教师要增强与学生交流的意识,走到学生中间讲解,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反应和表现随时调整教学手段,通过师生互动交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处理好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材教法钻研之间的关系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师应该将多媒体课件制作与钻研教材教法两者一视同仁,不可偏废。因此,一方面教师平时要注意搜集与课程教学有关的课件,既可以是现成的,上课时直接拿来为己所用,也可以是间接的,借鉴其中有用的部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配置专门的课件制作人员,成立课件制作小组。同一个教研组成员也可分工合作,资源共享。这样就能够减少教师制作课件的时间,从而用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教法。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当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塑造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四)处理好多媒体教学资源与课程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手段是信息传递的平台,是师生之间的桥梁,它必须服务并服从于教师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不能脱离教学目标。补充的教学资料一定要与教材内容相统一,不能单纯只是为了使用课件,不能喧宾夺主。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里的“人”是指学生,“材”是指课程,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围绕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精心选择教学资源。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资源的选择应该坚持最优化原则,一方面要广泛搜集国内外课程最新知识和学科前沿信息,使得教学内容翔实、教学任务饱满;另一方面要合理取舍,选择与教学目标相统一的知识信息,防止教学资源的“泛滥成灾”,使得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五)处理好课堂教学氛围与课程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教学形式为教学内容服务,教学手段为教学目的服务。为了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一方面教师要善于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制作的课件要生动形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应遵循教育心理学规律,灵活体现教学内容,准确反映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切忌过多地注重形式修饰,不能舍本逐末,不仅要在课件的界面设计、动画效果上花时间,更要在课程的重点突出和难点突破方面下功夫,从而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只有这样,制作出的课件才能形神兼备,不仅能够产生视觉的冲击,还能引起思维的震撼,使学生视野开阔、印象深刻。

(六)处理好多媒体技术培训与教学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课件不是板书替代品也不是文字和图片的简单拼凑,而是教师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艺术、教学技能的生动展示。计算机应用水平是衡量一名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针对目前不少教师多媒体教学水平比较低的问题,高校要提供教师发展的机会,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加强对教师的多媒体技能培训,提高教师多媒体教学的理论素养和技术水平,使教师能够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科学合理地设计好教学方案,制作出符合教学内容且适合学生心理的课件。

[1]林旭东.会计专业课程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及注意问题[J].会计之友,2007(1).

[2]刘兵.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J].大学时代(教育研究版),2006(6).

猜你喜欢
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