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2011-04-04 04:31李梦苏
对外经贸 2011年6期
关键词:体系制度企业

李梦苏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 大连116034)

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提高经济核算的正确性与可靠性,保证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整体目标。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五大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时需要对以上各要素进行考虑。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管理基础薄弱,控制环境失效

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会导致企业监督执行不力。由于我国企业普遍缺乏内部控制实践经验,企业自行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大多停留在规章制度建设方面,多数企业已经习惯了粗放式管理,对内部控制存在很多误解,甚至有些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概念非常模糊,再加上公司治理结构上的先天不足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致使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普遍薄弱,难以落到实处,造成有章不循,有法不依,企业内控制度被明显弱化。

(二)会计信息失真

许多企业未完全按会计准则、制度等规定组织会计核算和披露信息,导致财务报告在完整性、准确性等方面存在问题。

(三)内部审计制度形同虚设

一些企业不存在内部审计部门,或虽建立审计部门,但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不强,得不到必要的重视和支持,缺少评价体系,对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的效果好坏缺乏合理的监督机制,无法做出公正的判断和进行有效的监督。同时,内审人员业务素质低,使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管理、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得不到发挥,在现实中,企业内部控制可有可无、可好可坏,难以真正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四)风险控制意识不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竞争越来越激烈,使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增大,而经营者的风险态度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从我国企业现状来看,不少企业管理者还受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采取各种经营政策时,缺乏风险控制意识,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这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经常可见,比如有些企业在进行投资过程中,对风险的认识不足,结果举步维艰,负债累累,有的甚至破产。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风险,企业必须增强风险意识,主动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内部控制。

二、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建议

(一)构建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

按照全面风险控制的要求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企业管理与业务等内部资源的协同效率,同时搭建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框架,利用信息化系统对企业管理与业务流转进行管控,使企业内部风险控制达到设计目标。企业可按照基本规范和具体规范两个层次来构建:基本规范应是概念性的制度框架,具有强制力;具体规范是参照性的,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遵照执行。这两个层次缺一不可。通过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科学的运营管理体系、明晰的责任监督体系,达到管理制度健全、各级责任明确、监督考核完备、内部控制有效、运营生产规范、数据统计真实,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优化控制环境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并对其他因素起制约作用。如果控制环境不完善,将导致风险管理制度难以发挥作用,从而增加企业的运营风险,导致控制活动中制定的政策与程序难以实施,产生信息失真等问题。控制环境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其它要素的基础如果存在极大的缺陷,其他因素即使构建得再完美,也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

企业要建立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内部控制机制,由单一的执行制度转变为体系的整体运转与企业文化引导,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形成共有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以及行为方式、工作方式。充分挖掘人的创造潜力,推行“人人成为经营者”的管理模式,创建以人为本的内控体系即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使整个组织中的员工具有控制觉悟和自觉的控制态度。成熟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会使企业成员的行为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行为的导向、激励以及协调上。通过各种途径对全员进行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让全体职工认识到自己在内部控制中所负的责任及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和自身的重要意义,从而使所有的人都处于制度的控制之中,保证计划与进度管理、技术和质量把关、人员的调配与安排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管理者素质

实现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离,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确保其有效实施。实现权责分配,明确规定各机构的权限和责任,使各机构明确清楚各自所承担的责任和拥有的权利,使每位员工不被忽略也不会滥用职权。

从企业内部控制组织体系看,内部控制的重大决策掌握在管理层的企业比例很高,因此,管理者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企业内部控制最终责任落实到最高管理层,这样可以强化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并且符合内部控制由简单相互牵制逐步转化到全面风险控制的发展规律,有利于提高管理层的认识,并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最高管理层应建立并传达正直品行及正确的价值观,优化企业文化,使企业员工理解企业的相关政策,树立全体员工的是非判断标准,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下属人员。最高管理层应遵守法规及规定,严格重大决策的执行和日常经营决策的确定与执行,应使决策按既定的程序谨慎进行。而我国的职业经理市场刚刚启动,现有的管理者也大多与行政级别挂钩,缺乏相应的市场经济知识,导致了其知识和能力结构上的局限性,加之管理者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动力和压力不足,造成了管理者群体整体素质偏低的现象。因此,加快管理者的职业经理化进程,实行持证上岗,是提高管理者素质的必由之路。

(四)借助财务工程体系,实现财务控制与业务控制的有效结合

企业内部控制需要与财务治理相结合。内部控制虽然是包括会计、财务、业务控制和内部审计监督在内的全面、全方位、全过程控制,但在最终操作上,离不开财务控制。而财务控制以财权的配置为核心,其中授权控制及集权和分权管理等思想也是指导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原则之一。企业的全面控制体系,不但是一个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控制体系,还应该是一个多层面、多角化的共同控制体系。

科学设置财务组织结构,为“控制活动”奠定基础;完善业务流程与管理制度,使内部控制落到实处。建立逐级财务工作考核制度,从会计信息质量、资金资产安全、财务预算控制、资金结算纪律、遵守财经法规情况等各方面进行逐级考核、监控,从而强化财务管理控制力度,确保各项法规、制度得到有效遵守和落实。推进信息化手段控制,将业务控制要求嵌入到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中,搭建信息沟通的快捷渠道。

建立有效的预算考评机制。考评时一要运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即应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市场化与内部化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使企业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相均衡。二要确保被考评单位责任与权利对等,即在预算控制中要对各预算执行主体的经济责任、经济权利和经济利益加以规范,做到责任明确、以责定权、奖惩合理,建立起富有活力、充满生机的预算控制机制,充分调动各预算执行主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三要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一致,即考评引导执行主体的行为,实现整体利益一致,确保决策目标实现的持续化与高效率性,使得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五)加强内部审计与监督

在现代管理过程中,内部审计被赋予了新的职责和使命。美国著名内部控制专家迈克尔·海默曾说过:“内审机构应将自己视为公司的一种资源,在帮助管理当局更有效地达至预期控制目标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内部审计师的使命将从简单的‘我们实施审计’向‘我们帮助创建一些程序,以期达到组织成功所需要的内部控制水平’的发展方向。”内部审计监督的有效性取决于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及内部控制质量的认识上。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要有充分认识,给予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和有效性。内部审计机构应该严格按照内部审计的规范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内部审计制度,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严格执行。内部审计机构应该整体全面地熟悉并了解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定期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专门评价,以确定既定政策是否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已落实,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公司的经营目标是否已达到。通过内部审计,增加经济效益、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经济监督的职能作用。内部审计人员不仅需要更新观念,而且需要提高知识和技能,加强业务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还应加强道德素质的提高,具备较高的行业操守和业务水平,从而更好实现经营者风险管理目标。

而对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企业要不断调整经营活动与策略,建立与环境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发展与环境变化相适应,提高应对各项风险的能力,这对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增强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1]毛华扬,杜以杰.IT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博弈[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3).

[2]贾月娥.浅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J].现代商业,2009(4).

[3]谢可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提高成本运行水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2).

[4]袁敏.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J].财务与会计,2009(3).

猜你喜欢
体系制度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