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56例误诊分析

2011-04-07 07:18王映琴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7期
关键词:反流典型胃镜

王映琴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庄市佩珍医院消化内科,浙江宁波 315201)

胃食管反流病56例误诊分析

王映琴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庄市佩珍医院消化内科,浙江宁波 315201)

目的分析胃食管反流病发生误诊的原因,提出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对导致56例胃食管反流病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36例(64.29%),误诊为心血管疾病10例(17.S6%),误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10例(17.S6%)。5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确诊后给予2周的系统治疗,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中治愈10例(17.S6%),显效3S例(67.S6%),有效7例(12.50%),无效1例(1.79%),总有效率为9S.21%。结论部分胃食管反流病以食管外症状为主要表现,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应仔细鉴别胃食管反流病,行胃镜检查或24h食管pH值测定及其他寻找胃食管反流证据的检查、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诊断性治疗,有助于正确诊断。

胃食管反流;症状与体征;误诊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 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ID)在临床较为常见,是由食管本身抗反流机制缺陷、食管外诸多机械因素导致功能紊乱引起症状和(或)并发症的疾病[1]。其临床表现复杂,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2种,可涉及多个系统,有的很不典型而致误诊误治[2]。误诊误治势必造成患者持久性生理痛苦和不必要的经济支出。为总结我国目前GEID误诊状况、原因和预防对策,笔者对自200S 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GEID 315例中发生误诊的56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GEID患者均为在我院消化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0例;年龄31~76岁,平均(55.6±3.S)岁月;误诊病程2个月~S年。

1.2 GEID的诊断标准:①具有典型的反流症状,如反酸、烧心、胸痛、上腹不适或疼痛等。②查体,腹胀、上腹压痛明显。③内镜检查、食管24h pH监测、多功能胃肠动力仪检查有异常,显示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等改变,或伴有呼吸系统症状,慢性咳嗽、哮喘、咽炎。④经胸部X线、血常规检查除外呼吸系统疾病。

1.3 疗效评价标准:治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内镜检查,食管胃黏膜恢复正常。显效,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好转,内镜检查,食管胃黏膜恢复正常。有效,症状、体征减轻,内镜检查,食管胃黏膜病变好转。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2 结 果

2.1 误诊情况: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36例占64.29%(36/56),其中慢性支气管炎10例占17.S6%(10/56),支气管扩张3例占35.36%(3/ 56),支气管哮喘10例占17.S6%(10/56),反复上呼吸道感染4例占7.14%(14/56),慢性咽喉炎3例占35.36%(3/56),声带炎3例占35.36%(3/ 56),慢性鼻窦炎3例占35.36%(3/56)。误诊为心血管疾病10例占17.S6%(10/56),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S例占14.29%(S/56),心血管神经官能症2例占3.57%(2/56)。误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10例占17.S0%(10/56)。

2.2 临床表现

2.2.1 症状、体征:均以消化道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慢性咳嗽30例占53.57%(30/56),气喘15例占26.79%(15/56),咽部不适11例占19.64%(11/56),痰多10例占17.S6%(10/56),头昏鼻塞5例占S.93%(5/56),声音嘶哑5例占S.93%(5/56),咽痛5例占S.93%(5/56),非心源性胸痛5例占S.93%(5/56),反复呃逆2例占3.57%(2/56),失眠焦虑3例占5.36%(3/56),口臭1例占1.79%(1/56)。均无烧心、反流、反食等消化道症状。并发症,高血压5例占S.93%(5/ 56),高血脂症9例占16.07%(9/56),肥胖S例占14.29%(S/56),糖尿病2例占3.57%(2/56)。

2.2.2 电子胃镜检查:本组56例患者均行电子胃镜检查,其中食管下段黏膜粗糙、血管网模糊者36例占64.29%(36/56),食管下段点状或者纵形糜烂者12例占21.43%(12/56),食管裂孔疝6例占10.71%(2/56),Batter食管2例占3.57%(2/56)。

2.3 确诊方法:本组误诊的56例GEID患者经食管测压及24h食管pH值监测确诊14例占25.00% (14/56),经食管X线钡餐造影确诊12例占21.43%(12/56),内镜等检查方法确诊30例占53.57%(30/56)。

2.4 治疗效果及随访转归:56例患者在针对上述临床表现给予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20mg口服,2次/d,连用2周)、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凝胶0.5g口服,早餐前0.5h顿服,连用2周)、促胃肠动力剂(莫沙必利5mg口服,3次/ d,连用2周)治疗。其中治愈10例(17.S6%),显效3S例(67.S6%),有效7例(12.50%),无效1例(1.79%),总有效率为9S.21%。

3 讨 论

3.1 误诊原因:GEID是一种上消化道运动、功能紊乱性疾病,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致,结合24h食管pH监测、胃镜检查较易诊断[3]。但部分患者临床表现复杂,无反酸、烧心、胸骨后或剑突下疼痛等典型症状或不明显,而以咽干痛、咽部异物感、声嘶、慢性咳嗽、哮喘、胸闷、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常认为是呼吸科、心内科、耳鼻喉科疾病,从而首先到呼吸科、心内科、耳鼻喉科就诊而延误病情甚至误诊[4]。加之部分医务人员对病情认识不够,或对GEID认识不足,使其诊断思路狭窄,加之本组患者均无GEID典型症状,而以消化道外症状就诊,导致误诊。此外还有部分医务人员门诊量大、工作任务重,或者由于工作不负责任,在询问病史时不详细,查体时也不仔细,同时又未对病史、查体、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等理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放过了仅有的一点可疑之处,只是注重表面现象,未加以分析,这必然造成误诊[5]。该类患者虽无GEID典型症状,但一般均或多或少的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若能仔细查体,详细询问病史,并通过通过相关医技检查手段,不难做出正确的诊断[6]。或者由于部分医务人员满足于现在,满足于临床已有的错误诊断结果,不愿意动脑子,在反复治疗无效时,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还维持原有的治疗方案,导致误诊误治。由于部分基层医院受条件的制约无法开展胃镜检查及24h食管pH监测检测手段,仅能借助B超,食管钡餐造影等有限手段,因此造成误诊。或者检查医师的临床经验或者由于检查医师镜下诊断知识不足,或缺乏诊断GEID的经验,造成误诊。

3.2 预防措施

3.2.1 明确GEID的诊断依据:首先医务人员应明确GEID的诊断依据,①有典型或不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症状。②内镜检查有典型的反流性食管炎表现[7]。

3.2.2 完善理化检查:钡餐造影、食管pH监测、24h食管测压,尤其是后二者对内镜表现不典型、临床高度怀疑GEID者的诊断十分重要,而24h食管pH监测被人们称为诊断GEID的金标准(最重要者为24h内pH<4的总时间)[8]。

3.2.3 诊断性治疗:对高度怀疑GEID者,如无客观条件进行检查或检查后仍不能确诊时可行诊断性治疗,用强有力的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治疗,1 ~2周后症状消失,即可确诊[9,10]。

综上所述,GEID在我国的发病率并不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部分患者无反酸、烧心、胸骨后或剑突下疼痛等典型症状或不明显,加之临床医生对该病缺乏正确的认识,或者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易导致误诊,临证时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不要麻痹大意,合理使用理化检查,才能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和治疗。

[1]VAKIL N,VAN ZANTEN SV,KAHIILAS P,et al.The Montreal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a global evidence-baSed conSenSuS[J].Am J GaStroenterol,2006,101(S):1900-1920.

[2]POELMANS J,TACK J.ExtraoeSophagealmanifeStationS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J].Gut,2005,54(10):1492-1499.

[3]刘廷容,唐金国.误诊为心绞痛的胃食管反流病9例分析[J].四川医学,2010,31(9):13SS.

[4]张艳芬,池云芳,杜恩起,等.1994~2005年我国胃食管反流病误诊情况文献分析[J].中国误诊医学杂志,200S,S(1):71 -72.

[5]赵莉,魏子白,吴云林,等.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外表现[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9,9(1):14-16.

[6]高胜改,李学军.56例老年胃食管反流病误诊分析[J].山东医药,2009,49(24):24.

[7]曾秀清,洪瑞阳,段文华.非典型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误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S):1391-1392.

[8]肖英莲,陈旻湖.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技术的进展[J].胃肠病学,200S,13(2):76-7S.

[9]马奎.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误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7):132.

[10]刘玉成,李玉,解晨昊,等.胃泌素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压力及pH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2,23(6):327 -329.

I571

B

1007-3205(2011)07-0S1S-03

2011-05-05;

2011-06-20

王映琴(1972-),女,浙江宁波人,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庄市佩珍医院主治医师,医学学士,从事消化内科疾病诊治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1.07.030

猜你喜欢
反流典型胃镜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典型引路 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