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普及舜文化知识的好书

2011-04-08 05:13张泽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7期
关键词:文丛舜帝专家学者

张泽槐

李鼎荣

一套普及舜文化知识的好书

张泽槐

由陈仲庚、蔡建军先生主编的《舜文化研究文丛》一套十册,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套丛书从不同角度与层面推介了舜帝道德思想、舜帝的生平事迹、舜文化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以及同舜帝、舜文化相关的传说故事。这无疑是我市乃至全省、全国舜文化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对此,作为一名舜文化研究的爱好者,我从心底由衷地表示祝贺,并对《舜文化研究文丛》主编及各册作者的辛劳表示深深的敬意。

舜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道德文化的创始人。他创立的以孝为核心的道德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源。经孔孟的继承与发展,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舜帝道德思想为源泉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两千多年的统治思想。时至今日,舜帝创立的道德思想,仍然在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国的社会,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加强舜文化研究,弘扬舜帝道德思想,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以来,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无数仁人志士把目光转向西方,扛起了“德先生”、“赛先生”两面旗帜。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步。但从文化领域看,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打倒孔家店”、“言必称希腊”,则成为这一运动的主要特征。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不公正待遇,成为我国近现代积贫积弱的替罪羊而备受指责乃至全盘否定。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以“破四旧”为标志,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引进国外先进的东西固然可喜,而且必需。而否定自己的传统文化,则大可不必,而且可忧可虑。到目前为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可能造成的影响,尚无法定论。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文化软实力的增长则未能与经济发展同步。特别是一段时间内,思想混乱,信仰模糊,道德沦丧,诚信缺失等问题的出现,与我们长期否定传统文化不无关系。有鉴于此,党的十七大提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重构社会道德体系和价值体系。这确是高瞻远瞩之举。现在,在全国范围内乃至整个华人圈,都在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源的舜帝道德思想,对其研究亦是如火如荼,方兴未艾。

舜帝晚年禅让大禹后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这是舜帝留给湖湘人民特别是留给永州人民的巨大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我们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历史文化品牌。保护好、利用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品牌,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我们理应在舜帝陵庙的保护与建设、舜文化的研究与宣传方面先走一步,多做一点。令人欣慰的是,自上世纪80年代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在保护和利用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上,已经做了大量工作,而且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经修复与扩建的舜帝陵庙,以其崭新面貌与恢宏气势展现在世人面前。湖南省舜文化研究会及永州市舜文化研究会、湖南省舜帝陵基金会的成立,则为加强舜帝与舜文化的保护、研究、宣传,构筑起一个广阔的平台。一系列舜文化研讨会与交流活动的开展,扩大了舜帝陵的知名度和世人对九疑山舜帝陵的认同感。与此同时,省市一批有志于舜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孜孜不倦地从事研究传播舜文化,出版了大批专著。其如王田葵先生的《舜文化传统与现代精神》、李生顺先生的《有虞舜帝》、郑国茂先生的《舜帝之谜》、我撰写的《舜帝与舜帝陵》,以及我主编的《舜帝陵丛书》(一套四册)等。特别是由湖南省舜文化研究会、湖南省舜帝陵基金会、湖南省舜文化研究基地联合编撰,万里、刘范弟辑录点校的《虞舜大典》(古文献卷),经多年努力,于2009年出版。这部鸿篇巨制的出版,是湖南乃至全国舜文化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奠定了湖南舜文化研究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然而毋庸讳言,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在舜文化研究方面所作的工作,大量的或者说多数的仍然是注重于专家学者层面。这是必要的。但是,如何做好舜文化知识的普及工作,使舜帝的道德思想、生平事迹能够为广大干部群众所了解,所尊崇,则是推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的专家学者,不仅要自己在舜文化研究领域不断地往纵深拓展,不断地取得新的成果,而且要在向广大百姓宣传推介舜帝及舜文化方面下更多的功夫。不然的话,我们对舜文化的研究再深入,成果再丰富,而如果不能为广大群众所了解所掌握所运用,那么我们的研究成果与出版的论文著作,其社会价值和实际作用就非常有限。《舜文化研究文丛》的编辑出版,则是将研究与普及舜文化知识有机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

陈仲庚先生是湖南科技学院教授、湖南省舜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蔡建军先生是在职党政领导干部、永州市舜帝文化研究会会长。他们都在舜文化研究方面多所建树。由他们担纲,主编《舜文化研究文丛》,普及舜文化知识,这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在他们的组织协调下,动员我市众多舜文化研究人员,编写出舜文化研究著作达十册之多,其中有陈庚先生的《舜文化传统与和谐境界》、《寻根文学与舜文化根源性地位》,王田葵先生撰写的《中国伦理的贞下起元──哲学语境中的舜文化》、《中国伦理的轴心突破──历史语境中的舜文化》,张京华先生的《湘妃考》,周甲辰先生的《舜帝传说与传统道德的深层建构》,蒋华先生的《十三经中舜文化内涵研究》、《神话传说中舜文化探赜》,雷运福、蔡建军先生的《舜帝与九疑山》,唐曾孝先生的《舜文化与九疑山民间传说》。一次出版这么多的舜文化研究著作,这在我市我省都是前所未有的,可能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纵观这套丛书,其突出特点就是融研究与普及于一体,雅俗共赏。从这些书的选题上看,既有对舜文化进行理论探讨与人物考证方面的,如陈仲庚、王田葵、张京华等;也有收集整理民间故事与传说方面的,如唐曾孝等。从这些的文字表述看,都比较通俗易懂,一改此类书籍深奥难懂的状况,从而有利于一般读者阅读,有利于舜文化知识的传播与普及。这确实是不容易的。读一读这套丛书,不仅能从中获得舜文化知识的薰陶,而且还可以从中得到一个重要启示,即再好再重要的知识,如果不能做到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就不能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就不能很好地发挥明德育人的功效。

在《舜文化研究文丛》出版发行之际,我还想到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进一步把我市舜文化研究的力量整合起来,更好地把舜文化的研究推向深入,把舜文化知识的普及工作做得更有成效。现在,我市的舜文化研究与普及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要做到百尺杆头,更进一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永州的舜文化研究不是一个纯粹的学术讨论问题,更不是几个专家学者个人的事情。如果仅仅依靠民间力量自发地研究与传播,仅仅依靠专家学者的个人行为与个人努力,那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有些问题是无法解决的。这次《舜文化研究文丛》出版之前,就曾遭遇过无钱出版的窘境,差点儿就出不来了。这些专家学者既要呕心沥血进行舜文化研究,又要自己到处化缘来筹措出版经费,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否过于苛刻!因此,建议市委、市政府从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从保护利用舜文化品牌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出发,把舜文化研究从专家学者的个人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从专家学者的自发行动变为政府的自觉行动。这样,才有利于发挥专家学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我市的舜文化研究工作不断引向深入,把我市的舜文化知识的普及工作做得更有成效。

知性责任·问题意识·秋水风度——一套体现学术品格的丛书

李鼎荣

陈仲庚、蔡建军两先生主编的《舜文化研究文丛》质量高,印制美,披读之,受益良多。

王田葵先生在《中国伦理的贞下起元——哲学语境中的舜文化》之引言中所倡导的知性责任、问题意识、秋水风度,基本上代表了本丛书的学术品格。知性责任就是学术良知,亦即张载“为天地之心,为生民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心声。文丛的作者陈仲庚、王田葵、张京华、蔡建军、雷运福、周甲辰、唐曾孝、蒋华都自觉地禀承了这种知性责任以及问题意识、秋水风度,使原本活跃的舜文化研究擎起了新的火炬,燃起了新的火焰。丛书视野广阔,视角新颖,立论高瞻,求证深纵。研究者对舜文化传统与和谐境界、寻根文学与舜文化根源性地位、舜帝传说与传统道德的深层建构等问题的探讨既富有学术价值,又具有现实豁蒙意义。

猜你喜欢
文丛舜帝专家学者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七一智库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七一智库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天一阁文丛》稿约
七一智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天下为家
《天一阁文丛》征稿启事
东安县芦洪市镇文化资源探讨
《天一阁文丛》征稿启事
《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