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情绪致癌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2011-04-08 13:54刘中田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5期
关键词:脑细胞体细胞癌细胞

刘中田

(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病理科 山东 临沂 276001)

人类与癌症斗争已有很久历史了,至今仍然不能摆脱癌症对生命的严重威胁。癌症是人类三大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是各国人民所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由于癌症的病因不清楚,加之发病率较高,死亡快,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恐惧。为了征服癌症,几百年来成千上万的医学家、生物学家在这个领域里进行过无数的探索和实践,然而癌症的发病率、病死率仍在不断地上升。真正找到癌症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首先要找到癌症的致病原因和病理机制。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医学模式逐渐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心理因素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着重要的影响[1]。

1 概念

1.1 不良情绪 情绪是人“脑中枢”对客观事物认知的一种反应,是“脑中枢”依据接受到的信息,通过分析、判断后的产物。不良情绪是人对客观刺激进行反映之后所产生的过度体验。也就是有损于身心健康的不愉快情绪,如焦虑、抑郁、愤怒、恐惧、沮丧、悲伤、痛苦、紧张等。

1.2 癌症 癌症是机体已经发育成熟或正在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组织细胞,在致癌因素和促癌因素的长期相互作用下,呈现过度增生或异常分化的细胞增殖病,它丧失了正常组织细胞所具有的生长方式,不受约束和控制,无规律地迅速生长,破坏正常组织器官的结构并影响其正常功能。

2 不良情绪因素致癌的病理机制

2.1 不良情绪的产生 世界是复杂的,人生活在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中,随时都会遭受到事件的不平和挫折,甚至受到污蔑或陷害,因而产生苦恼、愤怒、憎恨等不良情绪。久而久之,不仅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还导致躯体发生疾病。

2.2 不良情绪致癌的病理机制 人体是一个极复杂的生命体,在生物体的每种细胞中,细胞数量的控制都是通过增殖与死亡之间的平衡来完成的,细胞增殖是受到高度调控的。每一个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都受控于脑,否则不可能发挥出协调、神奇的生命能力。

当人受到外界的不良的精神刺激(如诬陷、欺辱、强制或对自己利益的不公正侵害和剥夺),即产生一种强烈的“委屈”和“生气”情绪(临床表现为:胸闷气憋或喉咙堵塞感,脸色变得苍白、四肢厥冷,头晕、头痛,机体的局部出现不自主的颤抖)。由于各种原因,受欺者无法与之对抗和争辩,而且有些事又很难对他人启齿,甚至无法对他人说清楚,只能自己生闷气。这时人体气机会出现反常的受阻,引起全身性内痉挛,首先导致呼吸中枢抑制,使肺动脉及肺血管收缩,肺泡通气不足及氧分压降低,氧的运输对脑细胞的分压弥散受阻,同时又由于脑血管痉挛收缩,血流量减少,微循环阻抑,更加了重脑细胞的缺氧(脑的重量为体重的2%~3%,其血流量和脑的耗氧量约占全身供血量和耗氧量的1/5)。根据精神刺激的强度逐渐加大,时间的延长,脑细胞的缺氧程度随之加重。一旦超过担负调控体细胞繁衍生殖功能的脑细胞所能承受的耐缺氧屈服点时,就会使部分“调控体细胞生长的脑细胞”发生缺氧性休克而导致功能减退,对体细胞分化、繁殖、新陈代谢调节失控,造成遗传指令错误,引起遗传密码及遗传生物钟的改变,以及时间基因的突变,使正常的细胞不断变异而产生了癌细胞。癌细胞过度分裂增殖并无限制地生长,形成癌瘤。

当人的“委屈”情绪无望解决,思绪的自控能力愈来愈弱,“调控体细胞生长的脑细胞”休克的程度就愈高,细胞的分化程度就愈低,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病理机制。

2.3 癌细胞的变异与时间 人体的正常生长过程发生在夜间睡眠期,人夜间睡眠时“调控体运动的脑细胞”开始休息,进入抑制状态,而担负体细胞生长、繁殖的“调控体细胞生长的脑细胞”就敏感和兴奋进入功能状态,开始体细胞的分裂、分化的调控运作,这时“调控体细胞生长的脑细胞”需氧量较大,对缺氧的耐受性很低,如在这时人躺在床上辗转思考,“委屈、生气”的情绪叠加而不能自控,这样可导致脑血管痉挛、微循环阻抑,对脑细胞供血、供氧减少,造成部分脑细胞发生缺氧性休克,使调控功能减退,对“脑中枢”发出的反馈指令无法正常传递,造成细胞的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失去正常的调节控制,导致正常细胞分裂、分化发生变异而成为癌细胞。随着“调控体细胞生长的脑细胞”缺氧持续时间的延长,组织代谢产物的积聚,休克程度加重,癌细胞分化程度会愈来愈低。

2.4 癌发生的部位 当部分脑细胞由于缺氧而一旦休克时,脑细胞对人体组织细胞分化的调控能力减退,导致遗传信息传递错误,使细胞不按正常的凋亡程序进行,细胞变异会无止境地增殖,产生分化不良的癌细胞。癌细胞会先在人体哪个部位出现呢?我们经过20多年的观察研究发现,癌细胞最先出现的部位是体内或体表受到变异性刺激最强的部位,变异性刺激是慢性炎症、组织增生、溃疡病、体内功能性变异、运动挤压伤、吸食或接触化学药物导致的机体局部损害或因物理性因素产生的机体局部变异等,由于这些慢性病症的刺激给“脑中枢”带去了“易变异”的信息,当“调控体细胞生长脑细胞”缺氧气性休克时,传递调控指令错误,各类生物、化学、物理、机械性刺激造成的机体变异的薄弱区域,就是癌细胞最先发生部位,如骨肉瘤发生以前,常先患有骨髓增生、骨髓变性、慢性放射性骨炎、中性多形核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等慢性病症,它们不是致癌的根本原因。细胞变异最主要的是部分脑细胞因“委屈”、“生气”这种“致癌情绪”,促使其发生缺氧休克,导致细胞的生长、繁殖、新陈代谢调节失控所带来的恶果。

3 讨论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对癌症的研究,不少学者一直着眼于癌细胞本身,寻找癌本身可能存在的某种致癌基因、致癌因子来证实癌细胞发生的原因,对癌症的研究走上了一条“就癌研究癌”、“就癌杀癌”的道路,忽视了人在长期生活中社会、环境、职业、家庭等因素。人生长、生活在一个充满善与恶的人际环境里,难免会遭受到外来的诬陷、欺辱、强制或不公正的剥夺和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控制自已情绪的变化。临床研究发现,癌症好发于受到挫折后长期处于精神压抑、焦虑、沮丧、苦闷、恐惧、悲哀等情绪紧张的人,据统计约81.2%的癌症患者在患病前曾遭受过负性生活事件的打击,如配偶死亡、夫妻不和、生活规律重大改变、工作学习压力大、子女管教困难、夫妻两地分居等。癌患者中约1/4的人病前胆小怕事、逆来顺受,但内心耿耿于怀;1/4的人病前惴惴不安、妄自菲薄;1/4的人病前生活在不和睦的家庭中;1/4的人病前在事业和工作中遭受过压抑和打击。

性格孤僻古怪、沉闷忧郁、心胸狭窄、多愁善感、疑神疑鬼、厌世悲观、嫉火旺盛、暴躁易怒、不吐不露、爱生闷气的人,容易为癌所侵袭。相反,性格开朗、心胸开阔、坦荡豁达、息事宁人、乐观幽默、感情外露的人,就很少得癌症。

人脑是疾病康复的“药库”;是人体抵抗力的源泉;是寿命生物钟的控制中心,对于因情绪导致的疾病,不能将治愈的全部希望寄托在药物上,药物只能起一定的调理作用,如果对不良情绪不加以及时调节疏导与释放,再贵重再对症的药也是起不到很好作用的。因此,在治疗前首先要进行有效的精神调整,使患者杜绝不良情绪的产生,同时辅之以药物会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精神是自己疾病的良医,生命的权利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中,命运的主人是自己。精神情绪的变化对癌症发生发展及治疗和预后起到很大的作用。人们不再把疾病简单理解为肉体上的疾患,患病个体心理状态是影响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2]。

总之,癌症不是绝症,是一种“脑细胞调节功能障碍”性疾病,是“致癌情绪”导致部分脑细胞发生缺氧性休克的结果。各种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并不具有直接的致癌作用,而是癌细胞最初发生位的诱因。

[1]Tomatis L Between the body and the mind:Lhe involvement of psychological facton in the de elopment of multifactorial diseases[J].Eur J Cancer,2001,37(85):148

[2]沈雁英.肿瘤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2

猜你喜欢
脑细胞体细胞癌细胞
谁决定你的智商
脑细胞消失记
浙江:诞生首批体细胞克隆猪
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细胞之谜
癌细胞最怕LOVE
假如吃下癌细胞
癌细胞最怕Love
为什么在睡觉时会做梦?
内皮前体细胞亚型与偏头痛的相关性分析
正常细胞为何会“叛变”? 一管血可测出早期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