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2011-04-08 13:54储益平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5期
关键词:失血性娩出产科

储益平

(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 安徽合肥 230011)

2008年6 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48例产后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8例产后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患者,年龄19~44岁,初产妇31例,经产妇17例,孕周36~41周。剖宫产45例,其余为阴道分娩。失血量1 000~2 000mL的患者有40例;失血量2001~4000mL的患者8例。宫缩乏力引起出血性休克35例,胎盘早剥41例,前置胎盘3例。结果:48例产后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入院后,经积极抗休克、急救和精心护理,患者生命体征维持在正常范围,全身状况良好,均痊愈出院。

2 急救护理

2.1 出血性休克处理 ①正确估计出血量,判断休克程度;②针对出血原因行止血治疗的同时,积极抢救休克;③建立有效静脉通道,行中心静脉监测,补充晶体平衡液及血液、新鲜冷冻血浆等纠正低血压;④给氧、纠正酸中毒、应用升压药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改善心、肾功能;⑤应用广谱抗生素防治感染[1]。根据出血量及产妇全身情况进行补液、补血,把握早期、快速、足量补液3个环节,尽快使休克得以纠正。

2.2 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 对有产后出血倾向的产妇,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剥、宫缩乏力、多胎妊娠等,分娩时即建立静脉通路,便于及时给药补液。缩短产程,胎儿胎肩娩出时静脉给予缩宫素10~20U,第二产程后严密观察胎盘剥离征象,及时娩出胎盘。积极管理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1min内给予子宫收缩剂。胎儿娩出后尽快钳夹、切断脐带。在强宫缩期间适度向下牵引脐带,同时通过腹部向产妇头部方向给子宫一个反相压力以助胎盘娩出[2]。认真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分娩后按摩子宫,促进子宫收缩。剖宫产术后按压子宫,给5%葡萄糖500mL加缩宫素20U静滴,加强宫缩,减少产后出血。

2.3 严密观察 对产后出血者严密观察及早识别休克,准确判断休克严重程度,为医生提供治疗、抢救依据。产后出血者如果出现烦燥、打哈欠、口渴、出汗、脉细速等现象即为休克早期表现,立即报告医生。立即给予吸氧、保暖、取平卧位,头和下肢均抬高30°。保持静滴通畅,立即配血等。若产妇表情淡漠、肤色苍白湿冷、脉搏110~120次/min、收缩压80~90mmhg、尿量<30mL/h(留置尿管接尿袋),表示休克已进入代偿期(轻 ~中度)。护理人员应备好抢救药品全力抢救,制定护理计划,专人护理并做好观察记录,根据产妇意识、面色、脉搏、尿量、血压等判断血容量是否补足。

2.4 正解判断出血量 产后出血量的估计:自然分娩者,产时当胎儿娩出后羊水流尽立即在产妇臀下垫入接血器,剖宫产患者术中吸净羊水后再记吸引器内容量。术中所用敷料称重法测量,两者相加算出术中出血量。术后回病房产妇臀下铺一次性纸垫,收集术后24小时纸垫称重法测量出血量;术中术后出血量相加算出24小时总出血量[3]。

2.5 熟练掌握产科技术操作规程 出血性休克产妇常规需做阴道检查(剖宫产术后多为宫缩乏力除外)、徒手剥离胎盘、刮宫、缝合等操作。术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前肌注度冷丁,操作要准确轻柔,防止因创伤加重休克程度。

产后出血作为产科常见病,当发展到失血性休克阶段如果不及时抢救,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非常危险。对患者立即组织抢救,有效补充血容量,充分止血和预防并发症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术前做好心理指导、辅助检查和和对症处理;术后做好常规监测和并发症预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产后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健康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1]乐 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梁 娟,王艳萍,朱 军,等.我国产科出血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6):444

[3]李清桃,张丽梅.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和处理[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3):4964

猜你喜欢
失血性娩出产科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母畜妊娠期常见产科病及诊治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肺损伤的治疗作用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急性失血性休克肾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
新式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42例的原因及处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