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对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2011-04-08 13:54马建勇费锡峰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5期
关键词:肠壁肠系膜积液

马建勇 费锡峰

(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 江苏无锡 214002)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ial embolism,SMAE)是一种少见外科急腹症,该病起病急,进展快,缺乏临床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其病死率非常高,大约在53% ~93%[1]。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特别是64排及64排以上螺旋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的广泛应用,SMAE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病死率不断降低。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至今收治的9例确诊为SMAE的患者,分析其CT表现,旨在探讨其CT检查价值并提高对该病的CT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9例,男6例,女3例,年龄48~79岁,平均61岁。临床症状包括无明显诱因下突发持续剧烈腹痛6例,3例早期就诊者体征较轻,伴有轻中度腹痛及恶心、呕吐,5例出现麻痹性肠梗阻。既往有心律失常7例,糖尿病2例,冠心病3例,脑梗死2例。

1.2 方法 采用东芝Aquilion 64排MSCT机,Mal1inckmdt高压注射器。扫描参数:层厚0.5mm,准直0.5mm,球管转速0.5s/r。对比剂优维显(370mgI/mL)70~90mL,流率3mL/s,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耻骨联合上缘,行平扫及增强3期扫描,将扫描得到的动脉期原始横断面图像重建后数据传输至诊断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重建的方式有容积再现(VRT),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CT仿真内镜成像技术(CTVE)。重组后对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进行观察,同时观察周围脏器情况。

2 结果

9例患者均有肠系膜上动脉内充盈缺损,动脉增粗3例,肠腔扩张、积气积液7例,肠壁增厚5例,肠壁变薄2例,腹腔积液3例,其中2例手术治疗好转,1例血管介入治疗好转,4例溶栓治疗好转,2例由于病危无法接受治疗而死亡。

3 讨论

SAME是一种由于肠系膜上动脉突然阻塞而引起血运中断或减少,肠管营养受损的疾病,血栓大多数来源于心源性附壁血栓,患者常多合并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特别是房颤、冠心病、糖尿病等[2]。本组病例中7例有心律失常史,3例有冠心病病史,2例有糖尿病病史。SAME起病急,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相当困难,易造成误诊与漏诊,一般情况下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目前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诊断,检查方法主要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MR血管成像(MRA)、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等。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主要由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所致,常累及整段肠系膜上动脉,也有较局限者。栓塞后的CT直接征象为:肠系膜上动脉发出后,动脉显影中断,可见圆形或半月形充盈缺损,远端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闭塞。周围脏器改变包括:①肠壁增厚,最典型为环形增厚。增厚由黏膜水肿、出血及缺血肠壁的继发感染引起,本组中有5例。②肠腔扩张伴积液(成分为肠壁渗出液或血液),这主要与肠蠕动减慢有关。本组中有7例。③肠壁一部分肠壁增厚,另一部分肠壁菲薄,可能是由于两部分肠管发生缺血时间不同而产生。其他征象包括平扫时肠系膜上动脉密度增高,肠系膜血管增粗,肠系膜静脉及门静脉积气、肠系膜增厚、腹腔积液等。临床鉴别诊断主要与急性胰腺炎、绞窄性肠梗阻等鉴别,CTA显示肠系膜上动脉管腔内充盈缺损可以明确诊断。

一直以来,DSA是血管检查的“金标准”,但因其有创,操作复杂,价格昂贵,没有横断面层面影像,应用上有并发症和死亡的危险性,不宜作为常规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操作简便、无创,检查成本相对较低,理论上可以发现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图像,但易受呼吸运动及腹部肠气干扰大而影响检出率;MRA无电离辐射,可不注射造影剂,但检查时间较长,图像难以准确显示周围血管情况。64层CT出现前,MSCTA虽然优势渐显,但由于z轴分辨率的限制,空间分辨率有限,小于2mm的小血管常难以显示[3]。64层螺旋CT出现后,实现了在亚毫米基础上达到像素的各向同性,获得的容积数据可以重建不同角度和平面的图像,64层螺旋CT能显示2mm以下的血管(显示率达98.5%),其中对1~2mm管径的血管显示率最高,能发现远端动脉阻塞、出血等病变,从而更接近DSA的显像效果,同时由于能观察血管周围情况,对血管病变的定性、定位诊断具有显著的优势。MPR可以根据需要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与周围组织器官在矢状位、冠状位或任意斜位图像上的关系。MIP可以很好地显示动脉狭窄、扩张、充盈缺损。CTVE可显示血管内壁的情况,对管腔内的栓子、粥样斑块等均能清晰显示。有研究表明,MSCTA检查对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分别达到93% 和100%[4]。因此,MSCTA较DSA更适合于肠系膜上动脉成像,是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此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因此,能够早期诊断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及时治疗和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MSCTA通过后处理成像能多角度、多方位观察肠系膜上动脉及周围脏器,这为临床提供了丰富的影像诊断信息,更为本病的治疗及早期诊断起到重要作用。综上所述,随着64层及更高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MSCTA将成为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1]Kirkpatrick ID,Kroeker MA,Greenberg HM.Biphasic CT with mesenteric CT angio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acutemesenteric is-chemia:initial experience[J].Radiology,2003,229(1):91

[2]殷好治,伦俊杰,肖春芳,等.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急性栓塞的早期诊断及血管内治疗[J].中国介入放射学,2008,10:320

[3]Fishman EK.CT angiography: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the abdomen[J].Radiographics,2001,21:3

[4]Ofer A,Abadi S,Nitecki S,et al.Multi- detector CT angio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acutemesenteric ischemia[J].Eur Radiol,2009,19:24

猜你喜欢
肠壁肠系膜积液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腹性紫癜所致肠壁改变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超声观察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大肠肠壁增厚的临床意义
产水凝析气井积液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