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钼靶X线诊断

2011-04-08 13:54张秀才周慧敏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5期
关键词:柱状线片征象

张秀才 周慧敏

(山东省桓台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山东桓台 256400)

钼靶X线摄影是诊断乳腺癌之重要方法。现将76例钼靶X线诊断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之乳腺癌进行回顾分析。

1 临床资料

本组76例均为女性,年龄26~81岁,绝大多数在40~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4岁。临床表现:多数为乳房无痛性肿块,扪诊肿块质硬,边界不规则,皮肤粗厚,乳头内凹等。好发部位:左乳42例,占55.3%;右乳34例,占44.7%。乳腺外上区43例,占56.6%;外下区7例,占9.2%;内上区11例,占14.5%;内下区4 例,占 5.2%。病理:浸润型 60 例,占 78.9%;非浸润型16例,占20.1%。检查方法:检查前对每一位患者必须进行触诊,了解有无肿块及肿块大小、形态、质地、边界状况,确保病变在照射野之内。76例乳腺癌均用沪产MO30X线乳腺摄影机,用单面钨酸钙中速增感屏,40mAs,KV为乳腺厚度加22~26,一般摄侧位及轴位,乳头应处在切线位置上,同时投照两侧以对照。

2 X线征象

肿块阴影、钙化为直接征象;皮肤增厚收缩、乳头凹陷、血管增粗增多、肿块周围水肿,导管扩张为间接征象。本组76例中,X线与病理诊断相符者70例,准确率为92.1%。其中出现1~2个直接征象16例,1个间接征象及2个间接征象54例,6例误诊,其中诊断小叶增生5例,良性肿瘤1例。

2.1 直接征象

2.1.1 肿块。肿块51例,占67.1%。肿块形态因癌组织类型不同,X线表现各异。①单纯癌:X线所见以肿块为主,表现为高密度或中等密度,边缘模糊,呈锯齿状,有角状突起及小毛刺等。②硬癌:呈结节形不规则肿块,密度高而不均匀,边缘不整,周边可见有水肿区。③髓样癌:均为肿块形,呈圆形或分叶状、体积较大,密度高而均匀,边缘多清晰光滑,钙化少见。④腺癌:为结节样,可分叶及有毛刺。⑤脉管内癌:肿块为不规则长条状及片状,边缘模糊。最小肿块1cm×1.5cm,最大肿块12 cm×1.5cm。3~4cm肿块最为常见,为37例,占72.5%。因皮肤及癌周围水肿,加上癌细胞呈浸润型生长,故临床触诊大于X线所见(0.5~1.0)cm。X线片所见肿块较临床触及的肿块大小是恶性病变的重要征象。肿块密度与乳腺对比,可分为高密度、等密度及低密度。在51例病例中高密度39例,等密度9例,低密度3例。

2.1.2 钙化。钙化43例,占总数的56.6%。其中浸润型31例,占72%;而非浸润型12例,占27.9%。在51例肿块中有钙化32例,占肿块病例的62.7%。钙化大多数较小,16~500μm不等,一般不会超过2000μm,密度成簇是乳腺癌钙化最多的形式。钙化的形式主要是由于癌细胞变性坏死,分泌物积取,钙盐沉着引起的。从形态上分,大体可分为长柱状、丫状、泥沙状及碎石状。其中泥沙状及长柱状较有临床意义。43例钙化中,泥沙状占其多数,有22例,长柱状及丫状13例,混合型8例,均为簇形密度分布,后者之钙化有重要意义。在镜下观察,钙化位于导管内,大小不同、长短不一,边缘不整,密度不均,沿乳管呈线状排列,每立方厘米在20粒以上,可单独出现,也可掺杂在其它钙化形态中。在32例肿块钙化中肿块内20例,肿块外3例,肿块内外均有钙化9例。不论有无肿块阴影,钙化分布如何,出现钙化,尤其是长柱状及丫状钙化绝大多数是乳腺癌之重要X线征象,有时是早期乳腺癌唯一征象。在11例无肿块之钙化中,6例出现长柱状及丫状钙化。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无一误诊,而且为早期乳腺癌。钙化是其唯一表现。钙化以乳管内癌、腺癌、单纯癌、硬癌较多见。

2.2 间接征象 ①皮肤增厚及收缩。早期见皮下脂肪轮廓模糊及消失,悬吊韧带增厚,渐出现皮肤增厚,可达3mm。局部收缩凹陷,即“酒窝征”。本组有28例,占总数36.8%。②乳头凹陷及乳晕水肿。这里有25例,占总数32.8%,X线表现为乳晕水肿增厚,乳头回缩变形,乳头与癌块之间可形成带状征。③血管改变。血管增粗、增多、变形,行曲、排列紊乱。血管增粗较有临床意义。发生血管改变有37例,占48.6%。④结缔组织反应。本征是乳腺癌特征性改变,因癌周围结缔组织充血水肿,在X线片上形成周围透明晕圈,其变窄不均匀,外缘一般模糊,导管增粗、扭曲或僵直,本组16例,占总数21%。⑤彗星尾征。本组2例,占2.6%,为癌肿向乳腺实质浸润及纤微组织收缩,形成致密不规则带状阴影。

综上所述,结合6例误诊分析,乳腺癌X线表现可分为4型:①肿块型:最多见,约占67.1%,其形态不规则。②钙化型:占56.6%,钙化可和肿块同存,也可单独存在。③浸润型:本组4例,占5.2%。表现为高密度片状影,中央密度高,向四周逐渐变淡。④结构紊乱型:有2例,占2.6%,表现为两侧乳房基质结构不对称。

3 讨论

乳腺癌是成年妇女常见之恶性肿瘤,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X线摄片检查是有效而可靠的检查方法,其正确率可达90%。X线表现分为4型:肿块型、钙化型、浸润型、结构紊乱型。肿块阴影及肿块内外钙化阴影是乳腺癌直接征象。乳腺癌X线片肿块阴影比临床扪诊小0.5~1.0cm,一般肿块密度高于乳腺,癌肿内外的钙化为泥沙状及长柱状、丫状的钙化,后二者有决定意义。肿块型乳腺癌需与良性肿瘤鉴别;片状浸润型乳腺癌需与乳腺炎鉴别;钙化型乳腺癌需与良性钙化鉴别。

6例误诊病例,5例误诊为小叶增生,1例误诊为良性肿瘤。回顾读片可归结出以下原因:①癌呈浸润型片状影,病灶较小,在1.0cm左右,而误诊为小叶增生。②有些肿瘤边缘光滑而无钙化易误为良性肿瘤。③X线片重量差,无法看清内部结构。故我们认为提高摄片质量,密切结合临床病理是减少误诊的有效手段。

猜你喜欢
柱状线片征象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硅片上集成高介电调谐率的柱状纳米晶BaTiO3铁电薄膜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基于彩色滤光片柱状隔垫物高度的液晶滴下工艺
一种柱状金属物质量检测器的研究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
周围型肺癌X线片检测法和CT检查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简述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比X线片发现骨肿瘤要提早的原因。
医院放射科X线片的质量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