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2011-04-08 13:54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5期
关键词:病历信息系统医疗

王 丽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科 江苏南通 226001)

信息技术是当前全世界发展的重点技术,是衡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院改革的逐步深入,信息化、管理科学化的概念已渗透到医院管理之中。医院信息化管理已成为现代化医院运营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与技术支撑环境。医院的管理模式必须实现由经验管理向信息管理的转变,才能适应现代化医院科学管理的需要,这也是医院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是医院管理和医疗活动中进行信息管理和联机操作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在国际学术界已公认为新兴的医学信息学(medical informatics)的重要分支。HIS是覆盖医院所有业务和业务全过程的信息管理系统。按照学术界公认的美国该领域的著名教授MorrisF.Collen所给的定义,应该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患者诊疗信息(Patient Care Information)和行政管理信息(Administration Information)的收集(Collect)、存储(Store)、处理(Process)、提取(Retrieve)和数据交换(Communicate)的能力并满足所有用户(Authorized Users)的功能需求的平台。一般来说,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对信息的处理大体上可分为3个不同的层次:数据的收集过程;数据的集中加工、处理与分析过程和决策咨询与决策支持过程。数据的收集过程与基层科室的事务处理活动相联系;数据的集中处理与分析过程与中层科室的工作任务相联系;决策、支持过程则与高层领导相联系。

医院信息系统兴起于20世纪中叶,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日本、欧洲各国开始建立医院信息系统。到70年代已建成许多规模较大的医院信息系统。例如,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建立了市区所有医院的中央信息系统MIDAS,可处理75000例住院和门诊患者的医疗信息。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是将各类医疗器械直接联接并将附近各医院乃至地区和国家的医院信息系统联成网络。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使不同系统中的病历登记、检测、诊断指标等都要标准化。医院信息系统的高级阶段将普遍采用医疗专家系统,建立医疗质量监督和控制系统,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和保健水平。在当代,一个现代化医院的成功运作离不开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2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2.1 优化就医环境,提高就诊效率 门诊医生工作站配合辅助排队叫号分诊系统,使患者在门诊的就医能够有序而高效地进行。通过挂号系统将患者全部信息录入系统中,然后叫号分诊系统有序地将患者分配给各个诊室,并通过电子显示屏和语音呼叫的方式告知患者就诊地点及等待的大致时间。诊室内的大夫通过信息系统平台可以方便地调出患者的信息,从而做到对患者情况全面掌握,准确地对病情进行诊断。大夫还可以选择医嘱模板,在开好医嘱后系统自动形成相应的电子处方或检查请求单,并提示患者去进行下一步的工作。这就科学而有效地从根本上解决了患者在就诊时经常遇到的“三长一短”的老大难问题,并且减少或杜绝了医院收费的“跑、冒、滴、漏、差错”的现象,有效杜绝了个别医务人员错开药和乱开药等问题的发生,增加医院运作和收费的透明度,让患者满意。

2.2 提高医院财务工作的准确性和运作效率 实行科室核算的办法,采用按劳取酬及二次分配的原则,减轻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结算的准确度,大大调动了全院医务工作者工作的积极性。强化了财务和物品的管理,对资金流向、药品、物品、库存和出入库等情况一目了然,笔笔有终,有效地抑制资源浪费和资金不必要流失现象的发生及充分地使用资源,达到“开源节流”的效果,真正实现“优质、高效、低耗”的管理效能。另外,院长不仅可以查询到全院的每天、每月、全年的总收入,而且还可以查询到每个科室、每个医生、收款员、挂号员的工作量完成情况及床位使用率、就医门诊量,药品人出库量、调剂等情况,根据每天的就医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不仅可以进行宏观调控、监督,还可以随时抽查、检查,为医院的发展,制定出适时的决策。

2.3 有效提高和控制医疗质量 通过系统控制,如果存在没有填写完整项目的病历,系统则不予保存,迫使大夫重新填写完整的病历,规范了大夫的工作,同时统一的病历模板使病历书写格式得到了规范、统一,减少漏记、误记等,这样也提高了病历书写质量和临床医生工作效率,大大减轻临床医生的工作强度,为他们节省了更多的宝贵时间去从事临床实践、研究;通过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医生的医疗操作权限,特别针对手术。系统对各层次的大夫划分了不同手术级别的权限,这就限制了医生的违规行为,同时也保证了患者的权益,提高了患者就诊的安全性;信息系统可以控制病历填写时间,按照“医疗质量病历管理规定”中所要求的病历书写时间严格控制,医生一旦没有及时填写完成,系统就会做出报警,并将信息发送给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就会及时发现并加以管理,这样就进一步排除了医疗质量事故的发生。

2.4 为领导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医院的最高领导层要实现对全院的科学化管理,必须得到信息管理系统的全面支持。医院信息系统能够迅速整理并生成医院综合信息资料,经过各个行政科室加工分析的数据生成上交高层领导的报表和报告,直接为医院最高领导层决策提供参考,使得医院领导能够实时、准确地掌握医院整体信息及各个运行环节的状态,为下一步领导者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医疗和财务信息的综合查询与辅助决策模块接受并重新组织这些数据,把全院各职能部门的信息沿医疗、财务二条主线组合起来,并且提供非常方便、灵活的检索与查询手段,从而满足了医院最高领导层对信息的各种需求。

3 如何加强对医院信息化的管理

3.1 医院管理者要正确认识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医院的高层领导要认识到信息化只是一种医院管理的方法,目的是用信息化的手段使医院业务的流程和管理模式得到优化。医院的管理归根结底是以医院相应的管理制度为基础的,医院信息化进程与医院管理水平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要想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和完备的信息化服务二者缺一不可,目前我国的医院信息化建设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难性。

3.2 HIS系统的组建需要有管理咨询专家的参与 HIS系统的组建既需要软件产品开发的技术专家,也需要精通管理理论、方法的管理咨询专家。具体地说,医院在准备实施HIS系统之前,需要请管理咨询专家帮助医院进行调研和需求分析,分析医院的需求,并找到医院最需要什么样的管理和什么样的管理软件,并请软件专家将医院的需求用软件实现,在此基础上对职工进行管理意识和软件操作的培训。医院还需要请管理咨询专家帮助医院进行业务流程重新设计、组织机构调整及采用一套规范的实施原则和方法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严格的组织和管理。

3.3 重视医院信息系统的维护和更新 医院信息化并不是简单的硬件和软件的一次性组合,它还涉及到硬件和软件的后续使用维护和更新。如果希望系统能够长时间安全稳定地运行,就要对系统内的硬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做到故障及时修理,带病的故障硬件及时更换;软件方面要经常清理垃圾信息、查杀病毒、防范入侵、升级相关软件。应定期对操作人员包括使用者和维护者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避免人为操作错误而给系统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3.4 加强基础数据的管理和维护 规划软件的时候,要确保基础数据的安全性,后期扩展系统时应保证基础数据的正确性;在日常使用中应对基础数据进行定期维护和备份,确保医院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的数据质量和应用质量。

医院信息系统能够促进医院的整体现代化建设,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是医院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增强竞争能力的全局性重大举措。因此,医院应用信息系统,其效益的提高是综合性的,医院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应充分看到信息系统在其中的作用,不仅要看到对信息系统所投入的人力与经费,还要看到它所带来的各方面的效益,积极合理地安排这方面的投资,使医院得到最佳的发展。

[1]白 萍.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2002,15(3):159

[2]张 凌.医学信息服务与医院管理[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5,12(1):91

[3]汤少梁,王高玲.医院管理信息化-今后的路该怎么走[J].中国医院管理,2002,22(12):34

[4]李 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与维护[J].医学信息,2005,18(6):578

猜你喜欢
病历信息系统医疗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强迫症病历簿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为何要公开全部病历?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