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临床分析

2011-04-08 23:05刘西海孙福祥
河北医药 2011年17期
关键词:吊带螺丝钉非手术治疗

刘西海 孙福祥

2000至2010年我院共收治200例锁骨骨折患者,总结治疗经过,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年龄1~66岁,平均年龄23岁;非手术治疗132例,手术治疗68例。

1.2 方法 非手术方法有三角巾或颈腕吊带悬吊、双圈固定、肩锁吊带固定、8字形石膏固定等。手术治疗方法有克氏针内固定,钢板螺丝钉,术后使用前臂吊带。

1.3 结果 克氏针内固定术50例出现不同程度克氏针外移16例,其中至骨折严重移位2例,钢板螺丝钉治疗18例未见异常,所有手术患者愈后良好。132例非手术治疗,因肌组织嵌入骨折间隙保守治疗无效而手术2例,合并脑血管意外死亡1例,患者愈合良好。非手术治疗骨折愈合时间5~7周,切开复位骨折愈合时间6~8周。

2 讨论

锁骨骨折是常见骨折之一,大多数为间接暴力引起,且多数为横断或短斜行骨折,以中1/3或中外1/3连接处多见。对于儿童青枝骨折或不全骨折及成人无移位骨折,一般只用三角巾或颈腕吊带悬吊2~4周。锁骨中1/3和中外1/3连接处有移位的骨折,可采用“8”字形石膏固定或双圈固定。无喙锁韧带断裂的锁骨外1/3骨折,可采用肩锁吊带固定,上述方法使大部分骨折愈合良好。手术指征为有喙锁韧带断裂的锁骨外1/3骨折,开放性锁骨骨折,合并神经血管损伤的锁骨骨折。目前对锁骨骨折手术指征掌握不严,进行切开复位有所增多。切开复位是在骨折的基础上增加了软组织损伤,破坏骨折血肿,剥离了骨膜影响血供。手术还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我们治疗的68例手术患者中发生克氏针外移16例。一些外科医生认为此手术简单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克氏针进入骨折近端2~3 cm,固定不牢,针尾埋于皮下不折弯,克氏针相对较粗,反复穿针致针腔扩大使克氏针易松动,尤其是患者上肢缺少外固定时。采取切开复位的几种方法各有利弊。钢板螺丝钉固定很牢固,但骨质损伤大,愈合时间长,且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单纯克氏针内固定术,方法操作方便,但固定不够牢固,如果不加强外固定克氏针易外移。有报道在X线下闭合穿针,认为此方法易损伤周围神经血管,在放射科操作易污染,且接受X 线照射[1]。

综上所述,应该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不做不必要的手术,保守治疗应避免反复整复。在手术切开复位中,倾向于较多采用单枚克氏针固定,术中掌握克氏针要超过骨折线2~3 cm,针尾折弯埋于皮下,术后适当外固定限制患肢活动,骨折愈合后及时取出内固定物则较少出现克氏针外移。如果使用带螺纹克氏针可减少克氏针移动,此术式和钢板螺丝钉内固定相比操作简便,避免二次手术之苦,又能为患者节省可观的医疗费用。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主编.实用骨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401-402.

猜你喜欢
吊带螺丝钉非手术治疗
我是小小螺丝钉——走进“3·5”学雷锋日
我家的那颗“螺丝钉”
盆底超声检测评估无张力性尿道中段悬吊带术后吊带相关并发症的意义
吊带背心
儿童慢性鼻窦炎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你的偶像
夏日吊带风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研究
做民生永远闪亮的螺丝钉
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