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9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评价

2011-04-10 05:39方佩丽
中国药业 2011年11期
关键词:复方抑制剂用量

方佩丽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药剂科,上海 201400)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慢性病,其心脑血管并发症是导致残疾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适当的药物治疗,对高血压进行有效控制,并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是当前高血压治疗的主要手段。目前抗高血压药物品种繁多,合并用药较多,了解抗高血压药物的品种和用药合理性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对本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统计,通过临床药学理论和工具,了解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特点和变化趋势,为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药事管理提供参考[1-2]。

1 资料与方法

采用我院微机管理系统提供的用药信息,以通用名为依据进行分类汇总,对2007年至2009年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并排序。药品消耗数据中已包括品种规格和价格因素。为了比较不同药物或同种药物不同规格之间的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药物限定日剂量(define daily dose,DDD)方法分析。以WHO的推荐值和药品说明书为依据设定DDD值,根据全年某药品使用量计算用药频度(DDDs),即DDDs=药品规格×数量/DDD。日均费用(daily drug cost,DDC)是指某药品的平均每日治疗费用,即DDC=年用药总金额/该药DDDs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

我院抗高血压药物消耗总金额2007年为1135.22万元,2008年为1 284.73万元,2009年为1 437.54万元。参考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将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分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5个品种)、钙离子拮抗剂(10个品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6个品种)、β-受体阻滞剂(4个品种)、α-受体阻滞剂(4个品种)、利尿剂(1个品种)和复方制剂(4个品种),共计7个类别34个品种。分类统计抗高血压药物的每年消耗金额,并计算所占比例,结果见表1。

2.2 抗高血压药物消耗金额和DDDs及其排序

按通用名分品种统计抗高血压药物使用金额的变化,并根据DDD值和药品用量计算各药DDDs,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2007年至2009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各品种变化较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占据了排序中的主要位次,而替米沙坦占了绝对优势地位,这与其临床地位密切相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用量较小,β-受体阻滞剂也逐渐淡出;各药品DDDs排序与消耗金额排序相似,反映了一些价格因素。表2还列出了2009年DDDs排序前10位药品的DDC值。

表1 2007—2009年我院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消耗金额[万元(%)]

3 讨论[3-4]

3.1 使用类别

由表1可见,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是我院治疗高血压病的主流药物,且用药金额增长较快,表明这两种药的疗效和优势得到了临床认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是较新型的抗高血压药物,降压效果好,持续时间长,每日只需服用1次,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致咳嗽等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故用量占绝对优势。钙离子拮抗剂的优势在于降压过程中不减少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流,不影响血脂代谢和糖代谢。其缓释剂型由于服药方便,受到临床欢迎。我院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用量虽排在第3位,但所占比例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20%左右[2]。这可能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易致干咳和水肿有关。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地位受到质疑,目前认为该类药适合于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糖尿病患者,而不适合于一线治疗普通高血压,因此用量较少,且有继续减少的可能。

表2 2007—2009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消耗金额(万元)和DDDs及其排序情况

我院作为二级医院,贴近社区群众,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也反映出了这一点。一方面,一些低价品种仍有一定的市场;另一方面,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品种和价格较高的药物用量也有增加。

3.2 使用的经济性

抗高血压药物需长期服用,因此药品选择中价格因素非常重要。从2009年的DDC分析可以看到,主流药品费用还是较低的,但DDC排序第9位后的药品日治疗费用明显上升,表明将来存在药费上涨压力。替米沙坦在我院占了绝对应用优势,这与其疗效和价格优势密切相关。替米沙坦日均治疗费用仅3.0元,在同类药品中属较低水平,但临床使用时要注意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或禁用。

3.3 缓释剂和复方制剂的使用

缓释剂型可以减少给药次数,减少血药浓度波动,很受临床欢迎。但要注意,缓释剂型不能研碎服用,部分药品不能分割后服用,对患者应注意交代用药方法。我院应用的抗高血压复方制剂包括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复方卡托普利氢氯噻嗪片、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和复方利血平片,以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用量较大,2009年达36.7万元,复方卡托普利氢氯噻嗪片为5.52万元,其余2个品种用量很小。几种复方制剂基本上选择的是与氢氯噻嗪合用者,这与利尿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有关。此类制剂的优势是减少给药的复杂性,缺点是无法调整给药比例,因此临床适用面较窄。在实际使用中,医师仍需对血压较难控制或者产生较多不良反应的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治疗方案。

3.4 合理应用问题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可逐渐损害各重要器官,导致合并症。因此,临床治疗的基本目标是实现血压达标,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一般设定降压目标小于18.7/12.0 kPa,患者应当每天早晚测量血压,掌握血压波动情况,并及时服药。整个治疗过程应坚持长期治疗,由单药开始,以降压效果好、副作用少、服用方便和经济为目标,逐步摸索调整,治疗不能随意更改或中断。在生活上应限制钠摄入,保持适当的运动。药师可以在治疗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工作特点,为患者提供适当的咨询和提醒,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规律。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人群一般年龄较大,部分患者合并疾病较多,用药复杂;或者患者认知能力不足,服药有一定困难,这需要药师耐心给予指导,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服药习惯。作为基层药师,在这方面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目前我院药剂科已经开始对抗高血压药物联用、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高血压患者用药等开展了用药咨询和处方点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希望为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良好作用。

[1]田德蔷,苏丽丽,王莉文,等.北京地区43家医院2005-2007年口服抗高血压药利用分析[J].中国药房,2009,20(17):1 286.

[2]胡晓文,孙 祎,胡秀芳,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2-2004年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5,5(4):366.

[3]郭钦惠.2007-2009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2):19.

[4]符翠莉,陈晓宇,陈 英.2006-2008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1):15.

猜你喜欢
复方抑制剂用量
2021年日本钛加工材在各个领域用量统计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
大豆种植意向增加16.4%化肥用量或将减少
中草药来源的Ⅰ类HDAC抑制剂筛选
HPLC-DAD法同时测定复方罗布麻片Ⅰ中4种成分
凋亡抑制剂Z-VAD-FMK在猪卵母细胞冷冻保存中的应用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
浅议OTC解表中成药的用法用量
复方肝舒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