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乙酸、乙烯利对国槐疏花影响的实验分析

2011-04-11 01:45刘天雄
绿色科技 2011年7期
关键词:萘乙酸疏花国槐

刘天雄

(新疆库尔勒市园林绿化管理局,新疆 库尔勒841000)

1 引言

城市园林绿化中进入壮年期的国槐开花旺盛,这种生理现象不但严重影响了国槐的生长量、加快了国槐的老化速度、加重了国槐的病虫害,也严重影响城市的园林景观效果。目前,采用人工方法采收花蕾,操作难、效率低、成本高。据有关资料表明,全国各地其它省、市、地区暂无有效的疏花的办法。鉴于此,库尔勒市园林科研所对国槐树在萘乙酸、乙烯利的不同浓度下疏花的表现进行试验研究,得到国槐在不同情况下的脱蕾率,并进行药品与药品之间、浓度与浓度之间的对比排名,筛选出适于国槐药物疏花的最佳药剂的最佳浓度。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自然条件概况

库尔勒市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11.4℃,极端最低气温摄氏-28.1℃,极端最高气温40℃,年蒸发量2 788.2mm,蒸降比为55.6倍。主试验区为市区东南部风口,定时最大风速30m/s,瞬间最大风速可达40m/s。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特性、实用性进行筛选,确定萘乙酸、乙烯利为参试试剂,另设一组清水对照。

2.2 实验观测项目及方法

2.2.1 试验药剂

本次试验的奈乙酸,学名为a-萘乙酸,全名为a-Naphthalene anetic acid(NAA),由 Sanlandchem International Inc生产,化学分子式C12H10O,全药浓纯度为99%。其对植物的作用机理为,浓度低时刺激植物生长,浓度高时抑制植物生长,其主要作用是刺激插条生根疏花,防治落花落果,诱导开花,抑制抽芽,促进早熟和增产等。

乙烯利,英文名称ethephon,化学分子式C2H6CIO3P,分子量144.50,主要成分含量是40%水剂,易溶于水。其对植物的作用机理为:乙烯利进入植物细胞中后,经分解逐渐放出乙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产生调节作用。它能增加有效分蘖,使植株矮壮,防止倒伏,促进作物的果实早熟,提早结果。

2.2.2 溶剂的确定

根据所选参试树种冠幅大小确定用药限量,即通过用清水喷洒试验后,确定每株树木平均溶剂量为6kg。

2.2.3 溶质的确定

每种药剂按照施用要求分别划分为6个、5个、3个不同的浓度。试验初期确定的粗略标准,随试验深入逐渐细化,确定溶质用量。

2.2.4 喷施原则

使国槐叶,花,蕾上附着均匀的药剂雾滴,并不形成水滴从叶面流下。

2.3 实验观测项目

2.3.1 生长增量的观测

生长增量(cm)=同年11月1日的生长量-同年4月1日的生长量。

2.3.1 脱蕾率的观测

脱蕾率(%)=(打药前的蕾数-打药后的蕾数)/打药前的蕾数×100%。

2.3.3 药剂成本的核算

每株参试国槐的用药成本=药品单价×每株国槐的用药量。

每株国槐的用药量=同一浓度溶液量/3×溶液浓度。

3 实验结论分析

对萘乙酸、乙烯利不同配比浓度的药剂喷施后对国槐的脱蕾率、生长增量、树体外在表现、药剂成本核算的表现进行分析汇总。得到促使国槐生长增量大、脱蕾率高、施用药剂成本低的药品浓度。

3.1 萘乙酸、乙烯利对国槐脱蕾效果比较

喷施萘乙酸的浓度在40×10-6~100×10-6之间,疏花效果明显,脱蕾率高,尤其是80×10-6~100×10-6之间国槐的座果率最低,脱蕾率最高。

喷施乙烯利的浓度在260~800倍液之间,国槐的疏花效果明显,脱蕾率高,座果率降低(表1)。

表1 萘乙酸、乙烯利对国槐脱蕾效果比较

4.2 萘乙酸、乙烯利对国槐树体外在效果比较

喷施萘乙酸叶片表现正常,40×10-6~100×10-6之间大于自然脱落量。

喷施乙烯利的参试树种尽管花蕾脱落量大于自然脱落量,但发生叶片变黄,脱落的现象(表2)。

表2 萘乙酸、乙烯利对国槐树体外在效果比较

4.3 萘乙酸、乙烯利对国槐生长增量效果比较

喷施萘乙酸的参试树种生长增量最大;喷施乙烯利的参试树种叶片变黄,脱落,国槐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降低,生长增量较未参试树种小(表3)。

表3 萘乙酸、乙烯利对国槐生长增量效果比较

4.4 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喷施成本对比

如表所示,结合萘乙酸浓度在80×10-6~100×10-6之间国槐的座果率最低,脱蕾率最高的结论。进行成本分析,得到浓度80×10-6的成本较浓度100×10-6的成本低18.75%。

表4 单株国槐耗费的萘乙酸成本

5 结语

浓度为80×10-6的萘乙酸对国槐脱蕾效果好、树体外在形态表现佳、促进国槐生长量大、耗费药剂成本低,是用于国槐疏花的最佳方案。喷施乙烯利发生叶片变黄,脱落的现象,抑制植株生长,建议不予采用。

[1]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陈润政,黄上志,宋松泉,等.植物生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3]李合生.现代植物生理学[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王 忠.植物生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5]吴 丁,卢翠乔.植物生理学与跨世纪农业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6]张立军.植物生理学[M].吉林:吉林科技出版社,1999.

[7]曹慧娟.植物学[M].北京:中国园林出版社,1992.

[8]郝建军,康宗利.植物生理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萘乙酸疏花国槐
济源国槐古树的资源现状与生长环境分析
不同生根促进剂对玉树水培诱导的影响
采用改进Mask R-CNN算法定位鲜食葡萄疏花夹持点
4种疏花剂对苹果的疏花效果试验
国槐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要点探讨
不同疏花疏果剂处理对蜜脆苹果的疏花效果
乙酸溶液浓度对提高迎春硬枝扦插生根规律的影响
咏国槐
苹果树疏花正当时
萘乙酸和6—苄基腺嘌呤对绿豆茎部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