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过程研究的视角与进展

2011-04-11 01:05丁栋虹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特质机会企业家

丁栋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合肥230026)

传统上,企业家的学术研究一直循着两个方向:宏观上注重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与制度因素与企业家的互动关系,这是经济学对企业家研究的重要方向;微观上聚焦企业内部诸多影响因子与企业家的相互作用以及企业家自身的素质、能力、职能等内部结构,这是管理学对企业家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这两个方向具有了结合发展、形成独立学科的趋势,企业家管理学(Entrepreneur Management)的兴起就表明企业家的独立与系统研究已经开始,随之会进一步挖掘乃至衍生出更多可供学者和应用人士进行探讨的领域。其中,企业家过程(Entrepreneurial Process)研究是企业家管理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无论在理论探索、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方面,目前都已经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展开了企业家过程理论及其实证研究,但其都是站在某个单独的研究视角基础上。既有文献缺乏对企业家过程研究不同视角之间的演绎与比较分析。本文将在对企业家过程研究视角进行归类的基础上,着力从不同归类维度研究视角的演绎与比较的角度,解析企业家过程研究已经实现的结论与发展,以期为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指明方向。

1 企业家过程研究视角的归类

企业家过程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是1991年由Bygrave和Hofer在“企业家精神理论化(Theorizing About Entrepreneurship)”一文中中首次提出,他们认为企业家过程是指企业家在洞察机会、创业进程中所追求的所有功能、活动和行为,企业家过程研究是对企业家行为,尤其是创业进程行为的理论实践研究。在企业家过程研究的框架中,企业家机会识别和信息搜集(Information Search)、企业家资源获取(Resource Acquisition)和商务战略(Business Strategies)被框定为企业家过程研究的主要内容。这些研究内容可以被划分成两个主要维度:企业家机会识别(Opportunities Recognition)和机会开发(Opportunities Exploitation),见图1。

图1 机会识别与机会开发

如图1所示,企业家机会识别和机会开发是一个类似沙漏的机理,相互之间没有明晰的界限,与他们相关的因素也是互通的,但各自都有研究的侧重点:①企业家个体特质层面的内容与机会识别高度相关。机会识别维度的企业家过程研究是对识别的主体企业家的研究,即什么样的人,具有怎样的知识、经验、认知、学习过程才能成为机会的成功识别者和开发者。②企业家行为层面的内容与机会开发联系紧密。机会开发维度的企业家过程研究视角则聚焦在企业家的行为方面,考察企业家能力与企业间的具体互动,即是企业家过程的实质体现,企业家是如何进行机会开发的。机会开发的研究,延伸了企业家过程的内涵,促进了企业家战略、企业家营销、企业家网络、企业家文化等一系列交叉学科的兴起和发展。

机会识别和机会开发是企业家过程研究的基本分类,其各自的研究内容构成企业家过程研究的主要视角。下面将分别从机会识别与机会开发这两个分类维度展开对企业家过程研究视角及其进展的分析。

2 机会识别维度的分析视角及研究进展

早期对于人们主要研究企业家的静态经济功能和角色问题,企业家机会识别的提出走出了企业家过程研究的第一步和关键的一步。机会识别维度的企业家过程研究的经典命题是:为什么是这些人而不是其他人进行了机会识别和机会开发?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企业家能力问题的延续,企业家具有怎样的特质才能进行机会识别和机会开发?为什么?什么时间?这一过程是怎样实现的?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命题。本维度研究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机会识别问题,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分别是从警觉、知识、认知、创新和学习等视角着手。

2.1 警觉

机会识别从本质上讲,是企业家在某一特定时点上对追求或放弃进一步发展某一具体机会而进行的决策。企业家机会识别的提出者柯兹纳认为企业家通过特有的“警觉”(Alert)来“察觉”(Noticing)市场机会,任何一个被企业家所甄别的机会都来源于其对环境中有关客体、事件和行为方式等信息的高度敏感性和关注倾向,而这一警觉是企业家洞见了其他竞争者不能发现的资源价值和潜在机会;企业家警觉所触及的机会空间,不仅是被感知和发现到的,也是被创造的;企业家警觉不仅是一种先天禀赋,也是企业家多年实践中学习积累和沉淀出的认知特质,是一种复合的有机能力。这种基于警觉的企业家过程理论强调企业家特质的人对于市场上的机会信号是非常敏感和警觉的,一旦机会出现,他们是首先的发现者。

在警觉性(Alertness)研究的基础上,Joel Brockner等人建立了聚集理论(Regulatory Focus Theory),在这篇文章中,聚集理论包括两种情况:“促进性聚集(Promotion Focus)”和“预防性聚集(Prevention Focus)”;论文并分析了聚集理论、企业家过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现聚集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企业家过程,还能预测企业成功与否,而且企业的组织行为管理还可以很好地组织企业的“促进性聚集”和“预防性聚集”资源,以使企业发展的“沉没成本(Sunk Cost)”最低,使企业发展的前景更好。

2.2 知识

基于知识的观点认为企业家机会识别的关键因素在于他们之前的知识积累。研究者首先质疑机会是怎样产生的,然后追溯机会是怎样被识别和开发的。Venkataraman在研究中指出知识差异、认知差异、行为差异是导致某些个体识别到机会而其他个体则没有的原因。进一步的研究证明个人机会识别是机会的某些特质以及个人的本质的共同作用,尤其是个人以前知识的积累导致不同的识别和开发结果。作为企业家过程研究知识观点的领军人物,Shane S.A&Venkataraman的一系列研究被称为Nexus Theory,认为企业家行为是环境、心理特质和经验知识的相互作用的结果。Ardichvili等人在Shane和Venkataraman的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索,他们的研究认为拥有特定类型既有知识的人比那些没有这些知识的人更加容易识别机会,特别的兴趣知识和普遍的产业知识、之前的市场知识、之前的顾客问题解决知识和之前服务市场的知识都有助于企业家的成功机会识别。Ko和Butler通过对197个科技背景的企业家的样本分析发现,先验知识与高科技类型的企业家机会识别高度相关。

2.3 认知

Mitchell等人的研究指出:企业家的认知是人们在机会评价、企业创立和发展中所使用的评估、判断、决策的知识结构。企业家认知理论认为,企业家之所以能够进行机会识别是因为他们与普通人之间存在思维模式的差异,机会的出现基于个人由不同的思考方式所产生的动机、意图。Baron的研究发现:与非企业家不同,企业家倾向于以探索型(Cognition Heuristic)或偏执型(Cognition Biases)认知来思考问题和解释现象。一些实证研究的结论支持了企业家认知的理论,例如,Busenitz&Barney的研究认为企业家的探索型认知对企业家抓住机会十分重要。Corbett则证明了直觉型的人比理性分析型的人更加容易识别机会。

2.4 创新

创新的观点是从企业家知识和认知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对于机会识别过程的首次分析是Long和McMullan,他们在1984年的成果中指出:预测——洞察——详尽阐述——决策 (Prevision——Vision——Elaboration——Decision)是 企业家企业创立之前必须经过的四个阶段。Lumpkin等人发展了Long和McMullan的阶段理论,为企业家识别提供了基于创新的理论和五步骤的机会识别模型:准备、酝酿、洞察、评估、阐述。在这个模型中,Lumpkin等人认为个体的创新能力是机会识别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强调知识、经验、认知在创业探索阶段的作用。他们认为,在准备阶段,人们使用的是先验的知识;在孵化期,个人的认知过程处于潜意识状态;洞察期则是认知确认的过程,个体清楚地意识到机会识别的完成。

2.5 学习

机会识别最新的分析视角是学习。Andrew C.Corbett采用经验学习理论来解释企业家机会识别过程中的信息获取和转换问题。他在Lumpkin等人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机会识别过程的经验学习路径,交叉构建了创业四阶段的学习风格等模型。

综上所述,无论是警觉、知识、认知还是创新、学习的企业家过程理论,都在诠释企业家机会识别中“Why”、“When”、“How”问题,探讨的是企业家机会识别过程中的企业家特质,主要解决了企业家不同于其他人的本质问题,尤其是企业家主动性的本质。但从警觉到知识、认知、创新,再到学习,反映了相关研究从先天的特质(如警觉)研究深化到后天的特质(如创新)研究及从静态的特质(如知识)研究深化到动态的特质(如学习)研究的基本发展趋势。

3 机会开发维度的分析视角及研究进展

企业家过程研究另外一个重要维度是研究企业家行为的具体体现,关注的是机会是怎样被开发的。经济学与管理学这两大学科在研究机会开发过程中内涵有所不同:经济学的考察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认为机会开发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创立企业,另一种是把机会销售给现有的企业或者市场;管理学的考察不仅观察机会开发成功的过程,而且描述机会开发过程中的企业家行为。现在,管理学者已经开始尝试通过战略、营销、组织、文化等视角来透视企业家在机会开发过程中的作用。在这方面,企业家管理学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促进了对企业家与机会开发的深刻理解。

3.1 企业家导向

企业家导向(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被看作是风险经营和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最重要资源。在很多研究中,企业家导向有创新、先入为主以及冒险三个纬度。企业家导向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组织资源。为了构建企业层面的企业家精神(Firm -level Entrepreneurship),Patrick Matthew Kreiser构建了企业层面的企业家过程,认为企业层面的企业家过程包含三个过程:创新、先入为主以及战略更新是企业家真正可以被认为是“企业家的”必要前提。对于企业文化的企业家导向的一项实证就表明,当市场活力比较高的时候企业家导向文化与企业的财务业绩正相关。Krauss等人的实证研究说明企业家倾向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家都具有的心理特质,企业家导向是与不同的企业家相关的。

3.2 企业家战略

企业家战略(ESM)的缘起于Mintzberg1973年所建立的三个战略模型之一,即凭籍风险承担者个人的视角进行大胆决策。Mintzberg指出这一战略模式经常发生在由个人控制的企业且企业所从事的行业受到环境的严密保护。Mintzberg的企业家战略的适应性问题很快得到发展,Murray指出企业家战略在所有的企业中都会时而不时地被使用——不管这些企业是稳健的还是创新的。也有实证的研究证明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企业家战略姿态的小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财务业绩。Mack Hanan在他的《快速成长管理:如何用企业家战略提高利润》(Fast-Growth Management:How To Improve Profits With Entrepreneurial Strategies)一书中构建了通过企业家战略的获利模型。

3.3 企业家营销

企业家营销学科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以Hills、Morris、Casson等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开始对企业家管理学和营销管理学进行交叉研究,旨在通过全新的视野来研究企业家营销管理行为。企业家营销管理关注的是中小企业的营销活动和那些单纯的使用个人人际网络的营销策略,并被用来描述企业家无计划的、非线性的、远景式的营销行为。现在有学者强调企业的营销不应只是传统的规则化和系统化,还应该强调在这过程中的创新,强调企业家的精神。

3.4 企业家网络

Burt认为在企业家创立企业的过程中,有三种资本是不可或缺的,即个人的财务资源、个人的创业技能和他的社会资源。企业家网络的研究正是着眼于企业家创业过程中社会资源的研究。企业组织也被看作是一种社会架构,这种架构就是由企业家与他的关系网络交互作用形成的。Low和Macmillan认为网络是企业家过程的重要方面。网络可以使企业家增加关于机会的知识,获得关键的资源甚至是扫除商业障碍,建立一些正式的网络关系,可以为企业家或企业获得知识和经验创造环境。Sarah L.Jack等人的研究发现三类企业家牢固的关系网络:家庭的,业务联系人和供应商,竞争者和顾客。这些关系的合理有效运作将大大有助于企业业绩的提升。Martin Luggen的最新研究表明,企业家网络对当今的科技企业家企业,尤其是新创科技企业尤为重要,其可以在不丧失灵活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利用外部资源来弥补企业内部资源的短缺。

综上所述,企业家导向、企业家战略、企业家营销、企业家网络等机会开发维度的企业家过程研究体现了企业家价值作用。人们的研究发现:企业家与企业创立早期的成功运营高度相关,中小企业尤其是新创企业是企业家导向的,企业家在企业运营、战略制定实施和营销、组织构架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同时,既有的研究也反映了从单维、独立的企业家机会开发研究(如企业家导向)拓展到多维、复合的企业家机会开发研究(如网络)的基本发展趋势。

4 结论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企业家过程研究更加聚焦在“普通人——企业家”的质变过程。这一质变过程以机会的被识别和开发为临界点,可以从企业家特质、企业家行为等多角度理解。其次,企业家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名词,而是始终处于不断地运动进程中的一个运动体,一旦运动停止则不再具有企业家的称谓。企业家过程就应该被定义为企业家运动轨迹的综合,这一运动轨迹是企业家特质与环境的互动,是企业家行为的新诠释。再次,企业家过程的内涵及其研究处在不断拓展中。尽管机会识别和开发的适用性目前大多拘囿于小型企业和新创企业,企业家导向、企业家战略、企业家营销、企业家网络等研究的适用性还相对狭窄。但是,企业家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价值已经凸现,越来越多的学者正在探讨企业家过程在所有企业中的应用,企业家过程研究角度与内涵必然处于不断地拓展中。

[1]Eckhardt,J.T.,Shane,S.A.Opportunities and Entrepreneurship[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3,29(3):333-349.

[2]李新春.企业家过程与国有企业的准企业家模型[J].经济研究,2000(6):51-57.

[3]魏江,沈璞,王新礼.中小企业企业家触发式非线性学习过程模式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5):24-28.

[4]陈震红,董俊武.创业机会的识别过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2):133-136.

[5]魏江,沈璞,樊培仁.基于企业家网络的企业家学习过程模式剖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2):150 -157.

[6]Bygrave,W.D.,Hofer,C.W.Theorizing about entrepreneurship[J].Entrepreneurship:Theory and Practice,1991,16(2):13 -22.

[7]Ucbasaran,D.,Westhead,P.,Wright,M.The focus of entrepreneurial research:contextual and process issues[J].Entrepreneur theory and practice,2001,25(4):57-80.

[8]Kirzner,I.M.Competi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M].Chicago,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3.

[9]Shane,S.,Venkataraman,S.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25(1):217 -226.

[10]Koning,A.J.d.,Muzyka,D.F.Conceptualising Opportunity As A Socio - Cognitive Process[R].Stockholm:Centre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Leadership,1999.

[11] Kirzner,I.M.Perception,Opportunity,and Profit: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Entrepreneurship[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9.

[12]Kirzner,I.M.Entrepreneurial Discovery and the Competitive Market Process:An Austrian Approach[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7,35(1):60 -85.

[13]Gaglio,C.M.,Katz,J.A.The Psychological Basis of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EntrepreneurialAlertness[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1,16(2):95 -111.

[14]Brockner,J.,Higgins,E.T.,Low,M.B.Regulatory Focus Theory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4,19(2):203 -220.

[15]Venkataraman,S.The Distinctive Domain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An Editor's Perspective[M]//J.Katz,R.Brockhaus.Advances in Entrepreneurship,Firm Emergence and Growth(Vol.Greenwich,CT:JAI Press,1997.

[16]Ardichvili,A.,Cardozo,R.,Ray,S.A Theory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3,18(1):105-203.

[17] Ko,S.,Butler,J.E.Prior Knowledge,Bisociative Mode of Thinking and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Small Business,2006,3(1):3 -16.

[18]Mitchell,R.K.,Busenitz,L.,Lant,T.,McDougall,P.P.,Morse,E.A.,et al.Toward a Theory of Entrepreneurial Cognition:Rethinking the People Side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2,27(2):93 -104.

[19]Krueger(Jr.),N.F.The Cognitive Infrastructure of Opportunity Emergence[J].Entrepreneurship:Theory and Practice,2000,24(3):5.

[20]Baron,R.A.Cognitive Mechanisms in Entrepreneurship:Why and When Entrepreneurs Think Differently Than Other People[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8,13(4):275 -294.

[21] Busenitz,L.W.,Barney,J.B.Differences Between Entrepreneurs and Managers in Large Organizations:Biases and Heuristics in Strategic Decision - Making[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7,12(1):9 -30.

[22]Long,W.,McMullan,W.E.Mapping the New Venture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Process[M]//J.A.Hornaday,F.Tarpley,J.A.Timmons,K.H.Vesper.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Vol.4).Wellesley,MA:Center for Entrepreneurial Studies,Babson College,1984:567-591.

[23]Lumpkin,G.T.,Hills,G.E.,Shrader,R.C.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Recognition[M]//H.Welsch.Entrepreneurship:The Way Ahead(Vol.London:Routledge,2004:73-90.

[24]Corbett,A.C.Experiential Learning Within the Process of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and Exploitation[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5,29(4):473-491.

[25]Cohen,W.M.,Levin,R.C.Empirical Studies of Innovation and Market Structure[M]//R.Schmalensee,R.D.Willig.Handbook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Vol.Amsterdam: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1989:1060-1107.

[26]Covin,J.G.,Slevin,D.P.Strategic Management of Small Firms in Hostile and Benign Environment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9,10(1):75 -87.

[27]Lumpkin,G.T.,Dess,G.G.Clarifying the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Construct and Linking It to Performance[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6,21(1):135-172.

[28]Kuratko,D.F.,Montagno,R.V.,Hornsby,J.S.Developing an Intrapreneurial Assessment Instrument for an Effective Corporate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0,11(4):49 -58.

[29]Zahra,S.A.,Jennings,D.F.,Kuratko,D.F.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Firm-Level Entrepreneurship:The State of the Field[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9,24(2):45 -65.

[30]Kreiser,P.M.Reconceptualizing Firm -level Entrepreneurship[D].Dept.of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University of Alabama,2004.

[31]Kaya,N.,Seyrek,I.H.Performance Impacts of Strategic Orientations:Evidence from Turkish Manufacturing Firms[J].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Business,2005,6(1):68 -72.

[32]Krauss,S.I.,Frese,M.,Friedrich,C.,Unger,J.M.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A Psychological Model of Success Among Southern African Small Business Owners[J].European Journal of Work&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05,14(3):315 -324.

[33]Mintzberg,H.Strategy - Making in Three Modes[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73,16(2):44 -53.

[34] Murray,J.A.A Concept of Entrepreneurial Strateg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5(1):1 -13.

[35]Dess,G.G.,Lumpkin,G.T.,Covin,J.G.Entrepreneurial Strategy Making and Firm Performance:Tests of Contingency and Configurationally Model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9):677 -695.

[36]Hanan,M.Fast- Growth Management:How To Improve Profits With Entrepreneurial Strategies[M].New York:AMACOM,1979.

[37]Morris,M.H.,Schindehutte,M.,LaForge,R.W.Entrepreneurial Marketing:A Construct For Integrating Emerging Entrepreneurship And Marketing Perspectives[J].Journal of Marketing Theory & Practice 2002,10(4):1-20.

[38]Burt,R.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39]Granovetter,M.Problems of Explanation in Economic Sociology,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Structure,Form and Action[M].Boston,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2.

[40]Low,M.B.,MacMillan,I.C.Entrepreneurship:Past Research and Future Challenges[J].Journal of Management,1988,14(2):139 -161.

[41]Hills,G.E.,Lumpkin,G.T.,Singh,R.P.Opportunity Recognition:Perceptions and Behaviors of Entrepreneurs[M]//P.D.Reynolds.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1997: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eenth Annu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ConferenceBabson Park,Mass.:Center for Entrepreneurial Studies,Babson College,1997:168 -182.

[42]Floyd,S.W.,Wooldridge,B.Knowledge Creation and Social Networks in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The Renewal of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9,23(3):123 -144.

[43]Jack,S.L.,Dodd,S.D.,Anderson,A.R.Social Structures and Entrepreneurial Networks:The Strength of Strong Tie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2004,5(2):107 - 120,114.

[44]Luggen,M.Innovation Management in Networks of Entrepreneurial Fir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5,5(1/2):69-84.

猜你喜欢
特质机会企业家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给进步一个机会
最后的机会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没机会下手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