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误区及再阐释

2011-04-12 01:01淮海工学院图书馆江苏省连云港市222005刘永强
河北科技图苑 2011年3期
关键词:误区人性化管理工作

淮海工学院图书馆〔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005〕 刘永强

在现代管理学创立以前,就已经出现了人性化管理思想的萌芽和雏形。人性化管理作为一种系统而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在我国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推行,则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目前,我国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无论是管理思想还是行为模式,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人性化管理自身内涵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导致了理解和认识上的一些偏差;另一方面,正如西方哲学家康德所说,在理论上行得通的,在实践中往往行不通。人性化管理虽然是一种符合管理发展的先进思想,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领域的工作中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个不断发展、推陈出新的过程,由此也会导致在管理工作实践中执行上的失误。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刻认识我国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中的误区,重新阐释人性化管理的真正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性化管理理念认识的误区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工作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图书馆领导采取的富于人情味的管理方式这个层面上。从表面上看,这种观念并没有错误,因为人性化管理被借鉴移植到高校图书馆管理领域,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模式。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一方面,人性化管理与富有人情味的管理并不完全等同,以富有人情味的管理方式作为人性化管理的本质,本身就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因为人性化管理的内涵远比富有人情味的管理更有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在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人性化管理作为一种从管理学领域借鉴过来的工具和手段,认为它是图书馆管理工作手段上的创新,在本质上属于辅助性的管理行为。

一切管理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人服务的。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同样如此。否则,人性化管理就失去了具体的意义。如何让管理更能够为人服务,这正是人性化管理产生的根本背景和内在驱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从传统的封闭、僵化、死板的模式,向现代的人性化开放、灵活的模式转变,是管理学领域的一次革命。但是,在这种管理手段的转型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人性化管理并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切管理的终极目的。

在一般人看来,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在于收藏图书资料,并提供给读者阅读,以此实现高校培养大学生的重任。人性化管理可以让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发挥得更好。然而,无论是收藏图书资料,还是让读者阅读,都不是最终目的。因为高校图书馆本身就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颗螺丝钉,高校图书馆的最终功能是通过图书资料收藏和提供阅读让读者获取知识与信息,这在本质上属于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而服务的目的。在马克思看来,“全面发展的个人”是人自身再生产的最高理想,也是人类物质生产、人类自身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最终目标。其具体内涵是“使自己先天的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局部生产职能的痛苦的承担者”。

马克思对人的发展的论断,充分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即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上说,借助高校图书馆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水平,积淀高校人文精神,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最终目的服务的。由此必然导致人性化管理中的两个向度:其一,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和工具,人性化管理要实现高校图书馆功能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以此发挥高校图书馆应有的功能。其二,作为人发展的最终目的,人性化管理在本质上与马克思“全面发展的个人”完全契合,体现了一切管理都是为人服务、以人为最终目的的宗旨。因此,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既是手段,更是目的。如果仅仅把这种管理工作当成一种管理手段,固然可以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和效率,但却无法切近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的,而这恰恰违背了管理学最重要的宗旨。毕竟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终极目的,是借助管理手段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使命。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管理工作中,把人性化管理的手段性和工具性作为管理的本质的认识非常普遍。许多高校图书馆忙于管理形式上的创新与改革,从认识观念的角度上说,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认识到人性化管理的本质内涵和终极目的。

二、人性化管理行为的误区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在执行方面,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只要提到人性化,就立刻与森严的制度和强制的规范对立起来,似乎只有不断满足读者和员工心愿和要求的管理模式,才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其实不然。

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确实需要充分考虑到读者和员工们的愿望,尽可能地满足他们阅读或工作过程中的需求,这是人性化管理的重要内容。然而,一切管理都必然以制度性和规范性为前提,以图书资料的采购、加工、收藏与流通符合管理制度,读者借阅遵守管理规定,员工工作听从领导安排为基础,不论管理手段如何先进,管理思想如何发展,管理过程如何人性化都不可能逾越、打破与违背管理制度和规定的框架。否则,人性化管理就不再是一种管理制度,而是一种放纵自由。这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性思维。同样,一个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要想达到国内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性的制度和规范。对此,首先需要厘清管理中的人性化和制度化、规范化之间的矛盾与统一关系问题。

管理行为的人性化往往与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一种矛盾和对立关系。但是,两者之间并不是一种你死我活、水火不容的绝对对立关系。这是因为:其一,管理行为讲究艺术性和技巧性。为此,在现实中,高校图书馆管理者需要在遵守相关管理制度与规范,执行各种管理文件政策的前提下,通过艺术性的处理方法,在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框架内尽可能地圆融各种矛盾,灵活处理制度规范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问题。例如,高校图书馆对于图书资料的借阅一般都有明确的借阅期限,对于违反这一规定的读者必须给予相应的处罚。但是,当一名读者的行为与这个规定发生矛盾的时候,无论是严厉的处罚还是视而不见都不是人性化管理,只有根据客观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既保障了制度与规范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同时又让违反规定的人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强制性执行,以此达到心悦诚服的效果,这就做到了人性化管理。其二,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人性化与制度化、规范化之间的对立关系,恰恰是充分肯定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条件。古希腊的酒神和日神,两者相互对立甚至是激烈斗争,在尼采看来,不仅不是坏事,相反,还是双方肯定自身的体现。而一旦两者因为矛盾消失而走向和解,随之而来的则是一个没有神的渎神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人性化和制度化、规范化的对立,与之具有惊人的类似性。例如,在执行人性化管理中,为了迎合被管理者的愿望,放弃管理工作的制度和规范,所谓的人性化管理就是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严重亵渎,不仅不利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正常展开,而且还会严重损害被管理者自身的利益,因为这在满足了一小部分人的私欲之后,同时也损害了绝大多数人的正当利益。

把人性化与制度化、规范化对立起来,牺牲制度和规范换取管理对象的情感性。这是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执行人性化管理中的典型现象。为此,如何在以后的人性化管理中艺术性地处理人性化与制度化、规范化的对立关系问题,而不是为了迎合与满足被管理者不正当的愿望,放弃高校图书馆安身立命的制度、规范和原则,将是高校图书馆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对管理对象策略的误区

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管理对象是多维度的。从物的角度上说,图书资料是高校图书馆管理者最直接的管理对象;从人的角度上说,管理对象不仅包括读者,还包括高校图书馆员工。管理对象不同,决定了管理主体的差异。例如,管理图书资料和读者的主体一般是高校图书馆的普通工作人员,而管理员工的主体则是高校图书馆的领导。但是,无论是面对读者还是面对员工,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管理工作的核心都是人。这正如西方著名的图书馆史专家约翰逊曾指出的,在书籍和图书馆的历史中,人的因素始终是最重要的。约翰逊所说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人,更多地是指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他看来,工作人员是图书馆诸要素中最活跃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工作人员的素质决定图书馆工作的效益和质量,决定图书馆事业的前途。所以,对工作人员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图书馆的工作效果。

那么,对于工作人员应该如何管理呢?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中的一个严重误区是在管理对象策略上,往往以情感化笼络员工取代物质性重视,片面强调和夸大人的情感需要。高校图书馆是以人为主体,并依靠人进行管理活动的。因此,作为传播知识和信息的工作人员才成为高校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因素。以人为中心,以知识与信息为手段,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创造性,促使广大工作人员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并从主观上感觉到自己能够通过创造而不断成长进步的新理念,应当是新时代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主旋律。

让工作人员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这是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必要内容。然而,问题是怎样做才能够让工作人员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呢?按照西方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类需求理论来看,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包含爱与被爱,归属与领导)、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自我实现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高峰体验代表了人的这种最佳状态。也就是说,让工作人员树立创新意识或者成就感必须以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得到必要的满足之后才能够实现。否则,这种情感需求只能是空中楼阁,虽然很美好,但是绝不现实。其实,这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很早就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从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角度上来说,马斯洛的人类需求理论和马克思的哲学思想都告诉我们,对待工作人员最需要注重的人性化首先并不在于所谓的情感,而是满足他们生存的物质性需求。在这个基本的需求满足之后,才可以进行情感笼络上的人性化。为此,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管理者需要把人性化的关怀投射到工作人员的身体行为劳动上,迫切解决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烦琐单调、乏味枯燥等细琐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热情和事业心。

四、结束语

当然,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中存在的误区还有其他方面。但是,就管理理念、管理行为、管理对象策略等层面而言,上述三个问题是非常典型而亟待解决的。正是因为这些误区对于今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带来的诸多隐患和损害,才有必要对上述误区加以辨析,重新澄清人性化管理的内涵和本质。这对于矫正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失误,推进管理工作的良性运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马克思.资本论:第 1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500.

[2]张玉珍.关于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4,26(1):36~37.

[3]宋艳丽,裴俊青.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探析[J].河北科技图苑,2010,23(5):35~36,39.

[4]费巧芳.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五大认识误区分析[J].河北科技图苑,2009,22(1):75~77.

[5]罗佳玲.权利时代的图书馆人本管理[J].河北科技图苑,2008,21(2):29~31.

[6]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卷.第 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76.

猜你喜欢
误区人性化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