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家庭病床上门输液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1-04-12 16:09
上海护理 2011年4期
关键词:病床上门输液

刘 旻

(上海市卢湾区五里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23)

随着《关于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的意见》的颁布,国家发改委要求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1]。因此,社区家庭病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为了解社区家庭病床上门输液的安全现状,我们进行了相关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0年1—12月上海某区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社区家庭病床护理工作的护士50名和接受过家庭输液的患者或家属100例进行问卷调查。

1.2 调查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法。参考相关文献后结合社区家庭病床护理工作的特点自行设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输液护理人员调查表》和《家床上门输液患者问卷调查表》。护士调查问卷:①一般资料情况:工龄、学历、职称。②输液前会做哪些准备;上门输液的患者应该是在哪些疾病范围内;哪些药物不可以上门输注;曾经接受过哪些专业培训;应该接受哪些专业培训;上门输液遇到的困难;上门输液有哪些不安全因素;与家床患者沟通的时间;与家床患者沟通的内容;参加上门输液有几年;一个工作日中上门输液工作量;对上门输液工作有什么建议等共16项。患者问卷内容:①一般资料情况:年龄、性别、疾病诊断、文化程度和有无照顾者。②是否知道输液前要做哪些准备;在家中输液最担心的是什么;在输液过程中是否遇到过输液反应;是否知道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输液过程中是否知道应该保持正确的速度;在家中输液过程中发生注射部位肿胀时会如何做;是否了解自己为什么要输注那些药物;上门输液护士服务时一般花费多少时间,目前家庭病床输液护士的态度和技术;喜欢哪种类型护士上门输液;希望家庭病床输液护士能做到哪些,希望家床输液护士能为您作哪些健康指导等共26项。

1.3 调查方法 由调查者统一发放调查问卷,由被调查者亲自填写,当场完成问卷并回收,共发出问卷150份,回收150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所得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

2 结果

2.1 上门输液护士调查结果

2.1.1 一般资料 50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其中,工龄1~5年22名,占44%,5~10年15名,占30%,10~20年9名,占18%。学历:中专34名,占38%;大专14名,占28%;本科2名,占4%。职称:护士3名,占6%;护师46名,占92%;主管护师1名,占2%。

2.1.2 83%的护士上门输液完成后就离开患者家,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的时间<5 min。在1个工作日护士上门输液平均数为10次,重复上门注射1次的占20%,重复上门注射2~3次的占10%。92%的护士主要沿用综合性医院输液的规范要求。89%的护士没有接受过针对家庭上门输液知识的专业性培训,11%的护士只接受过全科护士培训或红十字急救员的培训。2010年全年针对家庭病床上门输液护士投诉共14起,对护士的技术水平11起,占78.57%,对护士的服务态度3起,占21.43%。

2.2 家庭病床输液患者或家属调查结果

2.2.1 一般情况 100份有效问卷中,家庭输液患者年龄≥80岁42例,占44%,70~79岁32例,占30%,60~69岁9例,占18%,60岁以下4例,占8%。以脑卒中后期及其他慢性病为主,占74%。

2.2.2 7%的患者或家属能明确知道在输液前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2.2.3 23%的患者或家属知道自己所使用的药物情况。

2.2.4 8%的患者或家属知晓在输液时可能出现的输液问题、7%能够简单处理输液小问题。73%在输液过程中出现过注射部位红肿疼痛,69%出现过补液不滴或注射针滑出。

3 讨论

3.1 社区家庭病床上门静脉输液的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由于我国的社区家庭护理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家庭护理行业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还未确立,尚未制定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政策与措施;社区护士的综合素质偏低,调查显示,有89%的护士未经过专业培训,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欠缺;大多数护士对人际沟通能力不足,还存在全科护理知识技能不足,导致患者或家属对护士的技术水平及服务态度方面的投诉较多。

3.2 需要建立规范统一的社区家庭病床上门输液安全模式 上门输液与在医院中输液从输液环境到输液对象都有很大的区别,因此社区护理管理人员应该从上门输液对象确定、家庭病床输液药物范围界定[2-3]。签署上门输液知情同意书、家庭输液环境的准备、患者的评估、家庭药品的存放于检查、输液后的观察、出现输液反应的应急处置、到输液后废弃物品的处置等问题进行全方面计划,制定一套科学性、可行性的输液安全模式来规范全体上门输液护理人员的操作。

3.3 建立一套完整规范可持续的上门输液护士的培训体系和考核标准 随着新型药物的研制开发及家庭输液护理的不断发展,家庭病床上门输液方面的专业规范培训和针对性的继续教育欠缺问题日益显著,建立一套完整规范可持续的上门输液护士培训体系和考核标准可以提高上门输液护士的专业能力同时强化应急急救水平。

3.4 提高上门输液人员对护患沟通能力 应对社区上门输液护士开展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增加护士与家庭病床患者或家属的沟通时间,以此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

3.5 制定一套适合家庭病床上门输液的健康宣教资料,让患者或家属明确在家中输液前需要做哪些环境准备,让患者或家属明确输液时可能出现的情况,让家属掌握简单处理输液问题的方法,减少护士上门输液的重复率,加强上门输液的安全性。

4 小结

社区家庭病床是以家床患者为服务对象,服务目的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促进身体健康[4]。根据社区家庭病床静脉输液的特点,建立与完善社区家庭病床上门输液安全管理模式,加强家庭病床上门输液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培训,是做好社区家庭病床上门输液工作、提升社区家庭病床患者安全与满意的前提与保证。

[1]李凤萍,李丽,叶文琴.上海市社区家庭护理人才结构的现状分析[J].上海护理,2011,11(1):27-28.

[2]师清莲,李华喜.社区护士职业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2):54-55.

[3]吴兰苗,韩卫丽.社区护士职业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的调查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7,6(12):728-730.

[4]汪晖,徐蓉.住院病人静脉输液安全需求调查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4):2233-2235.

猜你喜欢
病床上门输液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医院、病床和医务人员情况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2088年的病床
上门可行 诊疗不可
医院、病床和医务人员情况
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
颈枕输液袋
生意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