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兽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1-04-13 06:56罗银珠杜仲亮刘树中霍星华叶秀峰
兽医导刊 2011年11期
关键词:兽药养殖户用药

罗银珠,杜仲亮,刘树中,霍星华,叶秀峰

(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640)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养殖中对畜禽健康造成危害的致病微生物也不断的变异进化,病原微生物耐药现象严重、兽药市场混乱等问题,使得养殖从业人员在临床选择药物时的难度加大。如何更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确保用药效果和用药安全,是目前畜牧从业人员经常遇到的问题。笔者根据基层情况,总结了当前畜牧业兽药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对策,以帮助广大畜牧从业人员提高对兽药的认识及拓宽药物使用的思路,共同服务好畜牧养殖行业。

一、 目前兽药使用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兽药作为动物疾病治疗与预防的重要物质,在保障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兽药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兽药生产工艺不断改进,新产品不断涌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年版共收载兽药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原料及制剂共446种,中药材及成方制剂685种,生物制品115种。从1987到2009年,国内共批准新兽药676个。新兽药层出不同,兽药厂家及品种鱼龙混杂,正如曾振灵等2009年所提到的,国内《兽药典》收载了1 500多个兽药品种,而市场竟多达6万多个产品。在此情况下,养殖场(户)常因缺乏系统的兽药知识,在药物保健、疾病治疗时,容易出现不合理用药、药物使用方法不当的情况,造成药物浪费、疗效不佳,轻者贻误治疗时机,重者使动物病情加重甚至中毒。

(一)兽药市场乱象丛生兽药生产、经营企业良莠不齐,兽药管理不规范等现象增加,笔者走访常发现一些产品包装不规范,标签说明不全,偷工减料,成分含糊,夸大疗效和应用范围的现象。例如“救命一针好”、 “瘟毒速清”等具有夸大色彩的商品名比比皆是。养殖户在缺乏正确用药引导和对药物辨别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花钱买了无效药,耽误治疗时机。

(二)销售和使用违禁药物目前养殖集团化还未成为行业主流,分散饲养仍然占据了较大比例,这给监管工作提出了挑战。有些不法分子和厂商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制作和兜售违禁兽药、假劣兽药、过期兽药,选用精美包装以吸引养殖户。另外,也有一些养殖户为了获得更多畜禽产品,追逐更高的经济利益,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不按规定使用饲料添加剂和特殊兽药。例如最近出现的违法添加“瘦肉精”事件,再次引起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忧虑,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安全,也给人民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三)乱用、滥用药物现象严重此现状与基层养殖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总体素质偏低,养殖过程不规范、不科学有着直接关系。笔者走访一些养殖户,发现大多数缺乏对药物的明确认识,常出现盲目用药,轻易相信兽药店售货员的推销,缺少对药物的甄别能力。就算有些大的养殖场,配有技术人员,但多数使用和选择药物多凭经验和感觉,水平还有待提高。最近几年,各种疾病不断发生,一些养殖户不惜滥用药物,特别是滥用抗生素,使微生物耐药性产生速度加快,形成恶性循环。早前欧洲报道的超级细菌就是一个例证。药物滥用、乱用药物的结果是直接增强了药物毒性,损害了动物自身免疫系统,也使得很多病原微生物出现严重耐药,以致容易出现疾病再袭时无药可用的尴尬局面。

(四)重复用药现象普遍目前市面上兽药配方复杂,兽药商品名五花八门,不少养殖户依然按照老的思维去选购兽药,单纯看商品名买药,容易受到不负责厂商的误导。笔者走访一些兽药店发现一些药物明明标的是板蓝根里面却是含有青霉素;有些里面一点头孢菌素也没有,可却标的是头孢菌素。另外,有些养殖户习惯将以上两种或多种药品进行混合搭配使用,这样不了解药物成分而盲目购买或搭配使用,容易导致重复用药,增加药物的不确定性,轻者疗效降低,严重会导致药物过敏、中毒,甚至死亡。

(五)随意配伍,科学用药意识淡薄配伍用药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并用,目的是利用药物不同的作用范围来达到更好治疗效果的用药方法。然而不合理的配伍,可能会使药物产生沉淀、结块、变色,失效甚至产生毒性等不良后果,增加畜主用药成本,重则使畜禽药物中毒、死亡。目前很多养殖人员普遍存在缺乏药物配伍知识且科学用药意识淡薄,把配伍用药和混合用药简单的划上等号等现象,情况令人担忧。

(六)不了解药物适用的范围,随意添加每种药物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对抗生素药物而言,抗菌谱就是他们的适用范围。只有明确每种药物的适用范围,有针对性的用药才能获得好的治疗效果。而在很多临床用药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养殖户道听途说,随意使用和添加药物。例如引起的猪喘气原因很多,选用大环内酯类和泰妙菌素等药物,只有对支原体引起的症状效果明显,如果是副猪嗜血杆菌引起效果就较差;又如氟苯尼考有胚胎毒性,一般不建议在怀孕家畜阶段使用,而不少养户依然大量在怀孕家畜饲料中添加使用。

(七)不明病因用药,不对症用药近几年养殖业不断受到疾病威胁。如猪的口蹄疫、蓝耳病、圆环病毒病、流行性腹泻等,一波又一波的将疫情推向高潮,很多养户谈之色变,草木皆兵。这种现象在用药治疗和预防上表现特别明显。养户基于对疾病的恐慌及无知,在无指征或指征不强情况下即大量使用抗菌药。看到猪只身上有红点,不管是附红体还是弓形虫,直接使用土霉素,而实际上土霉素只对附红体有明显效果,对弓形虫效果则不佳;而磺胺嘧啶钠对弓形体引起的病症,效果就很明显。另有一些养户,一发现某个猪只出现不吃或发热,就武断地认为是蓝耳病、高热病,也不管是病毒还是细菌引起,就随意使用抗生素。不确诊即盲目大量胡乱用药,结果是既丧失及早救治病猪的最佳时机而加重病情又导致了用药成本增加,严重的还可致猪只药物中毒。

(八)药物剂量使用不准确,光看成本或疗效药物的剂量是指一次给药的数量,是决定药效的关键因素。在某种意义上,量是决定药物是否作为药品的必然条件, 量不足就不是药, 量过大就是毒药, 因此量的概念非常重要。目前我国的畜禽养殖者,都普遍存在一个用药误区,不管什么药物,按照厂家产品说明书,通通加倍用药,或减少兑水量。此外,笔者走访基层发现,目前养殖户对使用兽药原粉表现得比较热衷。众所周知,兽药原粉的制剂形式和给药途径需要遵循其药动学和药效学原理等众多指标来确定。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养殖者不具备这些知识。没有经过系统研究就随意给药,容易制约兽药应有的疗效发挥,光看成本或疗效,只会顾此失彼。

(九)不按疗程给药,频繁换药,跟风情况严重药物在动物体内经历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四个过程。在临床用药过程中,为了维持动物血液中药物的有效浓度,达到治疗效果,通常需要一定疗程并严格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和次数给药。否则,在剂量不足或疗程不够的情况下,病原体很容易产生耐药性。目前,耐药的超级细菌越来越多,其涌现速度已经超过抗生素的研发速度。一般的给药原则是在体内消除快的药物增加其给药次数;在体内消除慢的药物延长其给药的间隔时间。

(十)给药途径不科学传统的药物剂型有水溶液、散剂、片剂、注射剂等。厂家为了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一般采用制剂技术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制剂。有些药物如混悬的油剂及有刺激性的药物,因其具有刺激性不宜作皮下注射;有些药物酸碱性太强,对胃肠道刺激性大,不宜口服给药等;有些药物因治疗效果不同需要采用不同途径给药,例如内服硫酸镁,有下泻作用,而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硫酸镁则具有中枢抑制、抗惊厥作用。临床中却常见有养殖户使用一些遇水易分解的药物饮水给药,或者是原本为了治疗呼吸道疾病,却采用了口服给药方式给畜禽服用肠道不宜吸收药物如硫酸新霉素等,既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又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十一)过分依赖迷信保健用药我国养殖业的药物保健措施正逐步走向一个转型阶段,从抗生素保健为主到以抗生素以外的生物技术药物(如微生态、抗菌肽)和营养性药物(如低蛋白日粮等)保健为主的转变。而目前,还有相当大部分养殖基层人员过度迷信保健用药预防。正确的做法是要在预防用药前清楚预防什么病,怎么防,用什么药,而不是长期低剂量用药喂食。笔者见过不少养户在猪生长整个阶段基本没有间断过抗生素给药,这样反而容易降低猪群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二、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药物使用观念药物使用必须遵循正确的用药原则,切勿病急乱投医,坚决不用禁药。必要时要掌握兽药基本概念和药动学、药效学等常识,了解主要兽药品种的有效成分,作用、用途,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临床合理用药的原则等。如果确诊了致病的病原体最好先做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避免广谱药物引起和增强细菌的耐药性。病畜轻度感染时不建议一开始就联合使用抗生素,要牢记配伍禁忌,能用一种抗生素解决的问题绝不使用两种。

(二)对养殖户加强科普工作,引导其合理用药

1.正确选购兽药,选购前务必充分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含量规格、适应症、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停药期等。购买时外包装须无破损、不脏乱;用瓶包装的瓶盖密封,封口严密且无松动现象,瓶身无裂缝或药液释出;片剂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有适宜的硬度,无花斑、黑点,无破碎、发粘、变色,无异味;粉针剂无粘瓶、变色、结块、变质等情况;散剂应干燥疏松,颗粒均匀,色泽一致,无吸潮结块、霉变发粘等现象;水针剂外观药液澄清、无混浊变色、无杂质结晶、无生菌等现象。

2.严格掌握药物剂量、给药时间和次数,认真遵守合理用药原则。

3.严格执行农业部规定的兽药休药期,不使用违禁药物。

4.冷静对待疫情的发生,仔细分析和梳理发病可能的原因、病原、病理过程、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等,尽量做到正确诊断,合理用药。

对于传染病总的治疗理念是:诊断清楚,用药精准,环境友好,绿色健康养殖。

(三)加强兽药及养殖环节的监管,打击制售假劣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违法行为我国已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兽药管理条例》、《畜牧法》等。这些法律法规都强化了畜禽养殖环节的质量管理,特别是对畜禽养殖的投入品使用进行了规范。但是在法律法规执行和监督环节还不是很到位,今后,应该健全和明确惩罚标准,加强执法力度,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严惩在养殖过程中非法使用违禁药物的养殖场。必须做到一是净化源头,严查生产企业,使生产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组织生产,严查假冒伪劣,正本清源;二是增加监督检查经费支持,改进监督执法设备和监督体系;三是完善监督体系人才培养和储备。规范疫苗、兽药和饲料的生产,关键是要提高产品的质量,打造行业品牌,实施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

(四)创新养殖模式,规范养殖

应提高养殖人员技术水平,加强药残防范意识。建立准确的疾病流行病学数据, 制定合理免疫程序和预警预报机制。实现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商品化;加强禽病病原监测、免疫监测;有效运转国家、省级和各部门动物疫病综合诊断中心。现在比较理想的养殖模式是自繁自养模式,因其养殖思路比较成熟并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自觉意识,在药物残留、疫病控制方面做的比较到位,是行业规模化养殖未来的发展方向。

(五)落实执行兽药GSP相关规定,规范和整顿销售体系和模式大力推行执业兽医师制度,提高临床用药队伍的素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形成知法守法、严谨务实的行业风貌。

(六) 建立畅通的地方和政府,高校与农户、高校与企业、企业与农户的沟通渠道提倡和鼓励专家下乡、技术下乡等公益性知识普及,提高行业素质。

(略)

猜你喜欢
兽药养殖户用药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中兽药在家禽养殖中的作用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