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总结

2011-04-13 08:55胥红菊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1年6期
关键词:置换术膝关节关节

胥红菊

(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重庆404000)

2005年~2009年,我们采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5例效果满意。现将术后护理和术后康复训练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5例中,男11例、女4例,年龄58~69岁,均为单侧膝关节。术后7天下床活动6例,术后9天下床活动4例,术后10~12天下床活动5例。

2 护理方法

①观察生命体征。因多为老年患者,心、脑、肾易受麻醉或手术刺激而发生病变,故保持生命体征平稳,对手术预后有重要意义。②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性质、量及颜色,以便及早发现出血征兆。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热、痛,若切口肿胀明显伴疼痛和高热,应及时报告医生。③观察并评估疼痛程度,并适当给予止痛药物。④注意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的深静脉血栓一般无疼痛表现,故应严密观察肢体是否肿胀,皮肤温度及静脉回流状况,如有无浅静脉曲张、皮肤张力增大等。⑤做好尿管护理,预防泌尿系感染。嘱患者每日饮水1500~2500mL,保持尿管通畅,根据病情术后第2天可拔除。⑥预防褥疮。保持床铺干燥、平整、清洁,鼓励和协助患者翻身,按摩骨突部位,杜绝褥疮发生。⑦心理支持。有些患者认为只要手术成功就能解除痛苦,而术后恢复不满意或感康复锻炼艰苦时会出现意志下降、康复欲望低下。因此,应耐心解释病情,给患者鼓励,增强康复信心。

3 康复训练

康复目标:①对病残的矫正和促进机体自然功能的恢复。②解除膝部疼痛、无力,保持关节稳定。③关节功能及活动性好,即负重、伸屈、外展、旋转,能够达到生活自理,活动自如。④预防并发症和废用综合征。

康复原则:必须使康复护理尽早实施,康复的主要内容是关节活动度锻炼及股四头肌、绳肌增强锻炼[1]。

康复方法:①主动运动:术后第1天即开始做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患肢伸直,收缩股四头肌,持续数秒后放松,1日3次,每次15min。仰卧位做膝、髋关节伸屈锻炼,1日3次,每次15min。或在辅助下直腿抬高,以主动抬高为主,次数不少于20次。足部抗阻力跖屈,每次锻炼不少于20次。主动运动的时间及次数以患者能耐受且不疲劳为宜。②持续被动运动(CPM)[2]:主要目的是恢复肢体功能,防止关节僵硬,同时促进手术部位血液和关节滑液循环,利于肿胀消退。还有牵拉挛缩组织,避免粘连,促进下肢血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预防栓塞作用。第1天:上午0~40°,每15min增加5°,达到 60°;下午 0 ~50°,每 15min 增加5°,达到60°。第2 天:上午 0 ~55°,每 15min 增加 5°,直到接近90°;下午 5 ~70°,每 15min 增加 5°,直到 90°。第 3天:上午5~80°,每15min增加 5°,达到 90 ~100°;下午 5 ~80°,每15min增加5°,达到90~100°。在进行 CPM 训练的间歇期间,主动训练穿插其中。使用CPM机3天后,患者自觉舒适感增加,疼痛减轻。这是因为规律的关节运动刺激本体感受器,刺激机体产生内啡肽和脑啡肽物质,抑制了疼痛冲击的释放,从而减轻了术后疼痛,而停止时关节会有疼痛反弹。因此,部分患者对CPM机产生依赖而忽略主动运动。而CPM机以屈膝运动为主,伸膝不足,故常导致一定程度的伸膝运动受限,所以要通过主动运动来弥补伸膝运动的不足。术后7~9天,患者根据情况可扶拐下地活动,先扶双拐行走3~5天,后扶单拐行走3~5天,之后便可弃拐慢慢行走。刚下地活动的几天内要注意加强保护,防止意外创伤或骨折。

4 出院指导

出院前教会患者及家属训练方法。患者坐在床边主动屈伸小腿,或坐在床边膝关节下垫一枕头使膝关节屈曲,然后伸直,每日进行多次。同时配合全身关节运动,如散步、上下楼等。训练中避免剧烈运动,不要做跳跃和急转运动,防止关节挫伤。

[1]王亦璁.膝关节外科的基础和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2]刘香如,孙宗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肢体运动训练指导[J].中国临床康复,2002,6(6):896 -897.

猜你喜欢
置换术膝关节关节
膝关节置换要不要做,何时做比较好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用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合并跟距关节及跟骰关节损伤的效果探讨
反肩置换术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CT和MR对人上胫腓关节面坡度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