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正伪品鉴别

2011-04-13 08:55周文东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1年6期
关键词:锦葵气微豆科植物

周文东

(重庆市永川区中药材公司,重庆402160)

黄芪为常用中药,在市场上流通量较大,故有伪品出现。现将黄芪的正品与伪品的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1 正品黄芪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 或膜荚黄芪 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呈圆柱形,或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1~3.5cm。表面淡棕黄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和裂隙,老根中心偶呈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1]。

横切面木栓细胞多列,栓内层为3~5列厚角细胞。韧皮部射线外侧常弯曲,有裂隙。纤维呈束,壁厚,木化或微木化,与筛管群交互排列。近栓内层处有时可见石细胞[1],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导管间有木纤维,射线中有时可见单个或2~4个成群的石细胞。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2 伪品黄芪

刺果甘草:豆科植物刺果甘草,表面灰黄色至灰褐色,扭曲纵皱纹,质地坚硬难折断[2],横断面纤维状,有粉性,气味,味苦涩,嚼微有豆腥气。

圆叶锦葵:锦葵科圆叶锦葵,表面土黄色至浅黄色,不规则纵皱纹[3],质坚脆,易折断,断面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气微,味甜,嚼有特异气及粘液。

蓝花刺豆:豆科植物兰花刺豆,表面棕黄色,有纵皱纹,质地轻而韧[4],难折断,断面纤维性强,气微,味淡。

草木樨:豆科植物百草香木樨,表面黄棕色,有细纵皱纹,质脆而坚硬,断面刺状,有特殊香气,味微甜,嚼有豆腥气后麻舌[5]。

紫苜蓿:豆科植物紫苜蓿[6],表面黄白色,无皱纹,质坚韧,不易折断,横断面纤维性很强呈毛状,气微,味微苦,略有刺激性。

大野豌豆:豆科植物大野豌豆[5],表面棕褐色,有纵皱纹及细裂纹,质地硬而脆,断面不平坦,味微苦,豆腥气很大。

锦鸡儿:豆科植物锦鸡儿,表面褐色或淡黄色[5],有纵皱纹,质地脆而易折断,横断面纤维状,气微,味淡,嚼有豆腥味。

棉花根:锦葵科植物陆地棉,表面棕黄色或灰棕色,有细皱纹[3],质地坚硬难折断,断面不规则,味淡,微辛。

[1]中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10.283 -284.

[2]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99 -500.

[3]张海英.黄芪的真伪鉴别[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5):1053-1054.

[4]李玲.黄芪及其伪品的鉴别[J].海峡药学,2005,17(4):111-112.

[5]杨兆起,等.中药鉴别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1994.481 -482,484 -485.

[6]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1305.

猜你喜欢
锦葵气微豆科植物
科学家揭示豆科植物能与根瘤菌共生固氮机制
科学家揭示豆科植物能与根瘤菌共生固氮机制
鹿衔草
地榆
泽泻
蘖木的鉴别要点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锦葵
发信人已消失
锦葵纤维增强聚丙烯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