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加牵引治疗颈源性面神经痛1例

2011-04-13 09:36凌建维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9期
关键词:颈源错位神经痛

凌建维



针刺加牵引治疗颈源性面神经痛1例

凌建维

(桐乡市濮院中心卫生院,浙江 314502)

针刺疗法;面神经痛;牵引术

患者,女,34岁,2009年5月19日初诊。左面部游走性疼痛1年。患者1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左面部阵发性游走性作痛,疼痛时轻时重,但每于晚上加剧,严重影响睡眠;疼痛时在左眼眶下,时在左上齿,时在左下齿,时在左面部。每次疼痛时间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每天发作5~10次不等。疼痛的发生与面部动作(如洗脸、咀嚼、触摸等)无关,与受寒或受热无关,但与情绪波动有关,与劳累有关。患者无发热,无呕吐感,听觉、味觉、泪腺和唾液腺的分泌功能未发现异常。曾去五官科、牙科检查未发现异常,曾做头部CT检查未发现异常。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史、糖尿病史与其他器质性疾病史,生育过1子,已10岁。无烟酒嗜好,目前停经1个月,尿HCG(+)。患者双侧额纹、眼裂、鼻唇沟和口角对称,皱额、闭眼、露齿、鼓腮与吹哨等动作均正常,角膜反射正常。用双手触按患者颞肌、咀嚼肌,嘱患者作咀嚼动作,对比双侧肌肉与肌力无明显差异;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压102/68 mmHg,左眼眶下轻度触痛,血常规化验未见异常。C2、3棘突略左偏,左旁压痛明显,颈椎生理弧度变直,左侧颈椎间孔挤压试验(+)。因怀孕未作放射学检查。追问病史,面部作痛前有落枕史,但未在意,也未作治疗,项部一直轻度作痛,但其注意力多集中于面部,故项部虽略痛并不觉得太难受。曾去多家医院治疗未效或仅获短效,3 d前曾去某医院作左眼眶下局封治疗。所用的药物为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与50 mg/mL维生素B1注射液各1 mL,治疗后症状未减轻。诊断为颈源性面神经痛。给予颈椎颌枕牵引治疗,初次用重量5 kg,视患者的适应情况与治疗的需要而增减其重量,每天1次,每次20~30 min,计划将颈椎关节牵松后,再作推拿治疗。因有孕在身,未给予应用任何药物。但告知其病因与治疗计划,并告知其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5月22日,经3次牵引后,上午来说昨晚疼痛加重,且只睡了2 h,并自服了去痛片未效。对其进行安慰解释后,继续为其牵引治疗,牵引后即时给予常规手法推拿复位。复位后给予针刺治疗,取C2、3夹脊(双)、左风池、翳风、下关、颊车穴。为避免影响胎儿,未取合谷、太冲、后溪等穴。常规消毒后,用快速破皮缓慢进针平补平泻较轻柔手法,以得气为度,留针30 min,每隔5 min行针1次。指导其自制简易颈枕的方法与用法,并注意维持颈椎正确的姿势,为胎儿健康起见嘱其不要服用止痛类药物。5月23日,上午来述昨天回家后未发生疼痛,昨晚睡得很好。予前法针刺,嘱隔日复诊。5月25日,患者述前2 d面部已完全不痛,也未服止痛药。为巩固疗效起见继续进行针刺治疗。并嘱后天再来针治。隔天治疗1次,连针3次后,未来复诊。在其治疗期间,未发生颈面部疼痛。5个月后随访其丈夫,未曾发作。嘱其注意姿势,保护颈椎,防止复发,必要时及时就诊。

按 颈源性面神经痛,临床较为少见。此例患者的病因为面部神经根受到错位的颈椎卡压所致。治疗的方法当先纠正其颈椎关节的错位,从根本上解除其对神经根的卡压,以恢复神经的功能。但在此需注意的是,错位的椎关节刚被牵松与纠正时,其颈部或面部的疼痛可能反而加重,此时运用针刺方法,可有效地疏通经络,消除疼痛,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2011-03-12

R246.6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1.09.593

1005-0957(2011)09-0593-01

凌建维(1956 - ),男,副主任医师

猜你喜欢
颈源错位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以“四天穴”为主针刺治疗颈源性耳鸣验案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有趣的错位摄影
避免“错位相减,一用就错”的锦囊妙计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源性眩晕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