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慢性HBV携带28例

2011-04-14 08:13杨先礼贵州省人民医院中医科贵阳550002
陕西中医 2011年9期
关键词:疫毒木通虎杖

杨先礼 贵州省人民医院中医科 (贵阳 550002)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是指血清 HBsAg和 HBVDNA阳性,HBeAg或抗 HBC阳性,但无肝炎症状和体征,一年内三次观察各项肝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无明显异常者。慢性HBV携带者往往不易被人们发现和重视,在易感人群中造成无声无息的感染,西医抗病毒治疗难以奏效。笔者采用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慢性 HBV携带者2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均符合2005年12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与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条件,能坚持服用中药者。

28例慢性 HBV携带者中,男 12例,女 16例;最小年龄 18岁,最大年龄 44岁,平均年龄 32.6岁;发现自己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时间最短2年,最长21年。治疗前及治疗 1、3、6个月分别检查乙肝六项(HBsAg、HBeAg、HBcAg、抗 -HBc、抗 -HBe、抗 -HBs)及乙肝病毒DNA。

治疗方法 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半枝莲、虎杖各 15g,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草各 12g,当归、丹参各 18,生地黄 25g,薏苡仁 30g,甘草6g。水煎服,前半月 1d1剂 ,此后 2d1剂,3次 /d。

疗效标准 痊愈:HBV-DNA、HBsAg、HbeAg均转为阴性;有效:HBV-DNA、HbeAg均转为阴性,HBsAg阳性;无效:治疗前后 HBV-DNA、HBsAg、HbeAg没有变化。

治疗结果 28例中痊愈 19例,有效 9例。服药两个疗程者4例,服药三个疗程者 6例,服药三个疗程以上者18例。

典型病例 许某,女,30岁,2006年10月初诊。患者于 10年前体检发现 HBsAg、HbeAg、抗 HBc均为阳性,但肝功能在正常范围,经多方治疗 HBsAg、HbeAg和抗 HBc均无明显改变。三年前经人介绍求诊于笔者 ,查 HBsAg、HbeAg、抗 HBc均为阳性 ,HBV-DNA7.61E+6,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25u/L,肝脏 B超结果未见异常。舌淡苔薄白,脉弦。西医诊断: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处方:龙胆草、茵陈、半枝莲、虎杖各15g,黄芩、栀子、垂盆草、泽泻、木通、车前草各 12g,当归、丹参各18g,生地黄 25g,甘草 6g。水煎服,前半月1d 1剂 ,之后2d 1剂 ,3次 /d。 1月后查 HBV-DNA3.4E+5,前方去垂盆草,加薏仁米 30g,续服治疗两月后查 HBVDNA1.45E+4,守前方治疗三月查 HBsAg、HbeAg、抗 HBc均转为阴性,HBV-DNA0.8E+3。该化验结果说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已基本治愈。一年后查 HBVDNA0.5E+3,HBsAg、 HbeAg、抗 HBc均为阴性。 嘱其忌烟酒,保持好心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并定期检查肝功能及肝脏 B超。

讨 论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又称免疫耐受状态,由于无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又在正常范围,因而过去认为这种情况不需要治疗。然而,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研究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是引发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主要致病原因,笔者认为,中医虽然尚无与之相对应的病名,但“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指出疾病是可以认识的,也是可以防治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强调了发病的关键在于人体正气的强弱。所以中医学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正是由于正气不足,邪气内客,破坏了机体的动态平衡所致。多年来,笔者在探索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过程中,发现人体免疫功能状态(正气强弱)决定了湿热疫毒(感染 HBV)后所产生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发展转归,且慢性肝病的任何阶段均可能出现湿热疫毒的状况,因此治疗的必要措施是清热解毒利湿。方中龙胆草、黄芩、栀子上能泻肝胆实火,下能清下焦湿热;泽泻、木通、车前草清利湿热,使湿热从水道排除;肝主藏血,肝经有热毒,本易耗伤阴血,而用苦寒燥湿则再耗其阴,故用生地黄、当归滋阴养血,以标本兼顾;加用茵陈、虎杖、半枝莲、垂盆草以增强清热解毒利湿之功;薏苡仁健脾渗湿,此即“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用;丹参软坚化瘀。诸药合用,使湿热得清,疫毒得解,疾病得愈。

[1]严亚琼,陈冬峨.乙肝病毒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风险研究[J].中国病毒学,2004,19(6):459-552.

[2]王敏甲,王芙蓉.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和 HBV-DN A定量关系探讨[J].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1):1527-1528.

[3]赵瑞芹 ,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 [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19(1):10-13.

[4]杨丽莎.HBV携带亚健康状态的临床意义[J].四川中医,2006,24(8):8-10.

[5]李煜国.论调理脾胃在治疗慢性肝病时的重要性[J].陕西中医,2005,26(9):938-939.

猜你喜欢
疫毒木通虎杖
惊闻疫毒(新韵)
两手
紧抓“疫毒”病机,对证施治新冠肺炎
木通的新生
虎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
虎杖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及机制
薛博瑜教授从祛湿及解毒论治乙型病毒性肝炎
虎杖煎剂对急性肺损伤大鼠TNF-a,IL-1β表达的影响
白木通醇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白木通籽油的精炼工艺优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