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检测长R-R间期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1-04-17 11:13范长青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5期
关键词:房性早搏窦房结二度

白 桦 范长青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宁夏银川 750021)

动态心电图是长程动态记录心电图的一种技术,并将普通心电图记录的信息量扩大了2000倍以上,是临床诊断各类心律失常及长R-R间期的重要无创检测手段之一。12导联动态心电图除能提供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外,还能直观显示各类长R-R间期的动态心电变化过程,尤其对长R-R间期的检测方面有重要价值,显著提高了对长R-R间期系统性的病因分析能力及临床诊断率和鉴别诊断率。本文回顾性分析100例动态心电图中长R-R间期的数据,旨在了解长R-R间期的病因,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1月在我院行动态心电图检测的3000例住院和门诊患者,检出R-R间期≥2000ms的患者100例(全程心房纤颤的除外),男66例,女34例,年龄33~80岁,平均(55.96 ±13.37)岁,50岁以上占86%。

1.2 方法 采用秦皇岛康泰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TLC-400012导联24小时同步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连续监测23~24小时。检测结果经人机对话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每项导致长R-R间期的心电图诊断的发生率、长间歇发生的最多次数、时间分布状态、是否伴有交界性逸搏或逸搏心律等。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以黄菀主编的《临床心电图学》第5版为标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100例长R-R间期患者中冠心病30例,高血压15例,心肌梗死11例,脑血管疾病10例,晕厥待查8例,糖尿病7例,病毒性心肌炎6例,心肌病6例,病窦4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

2.2 心电图改变分析 ①长R-R间期的特点:100例动态心电图中导致长R-R间期的各项心电图诊断的发生率、长R-R间期发生最多的次数、时间分布状态、发生交界性逸搏的次数及长间期等。见表1。②引起长R-R间期的原因:从上至下依次为房性早搏未下传、二度Ι型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显著性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心房扑动或颤动、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高度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高度型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早搏。

表1 动态心电图中导致长R-R间期的心电图改变(例)

3 讨论

3.1 长R-R间期检出率 由于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最大的区别在于捕捉到的信息量大,记录的时间长,这是普通心电图无法比拟的,因此疾病的检出率亦明显提高[1]。其长R-R间期检出率3.0%,其中80.0%以上为中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大,患老年性器质性病变的机率亦增加,长R-R间期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影响亦同样增大,故对检出的长R-R间期进行病因分析并且给予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起决定性的作用。动态心电图能检测导致长R-R间期的心电图改变,也能对药物和起搏器治疗的过程作一定的评价。

3.2 长R-R间期病因,与其发生的频度、时间段是否有交界性逸搏和心律有关 多以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多见,其次为脑血管病、晕厥、糖尿病等。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重要促进因素,而冠心病可诱发心肌梗死,因此长R-R间期的发生是综合疾病因素的结果。

3.3 引起长R-R间期的原因 心电图改变中发生率最高的是房性早搏未下传,原因是房性早搏出现较早,房室传导及束支应激功能降低。某些药物应用都可房性早搏未下传,尤其夜间发生率特别高,与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和以上综合因素有关;其次,二度Ι型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显著性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的发生率也较高,可以是一过性、持续性的,亦可是反复地间断出现,可与窦房结、窦房传导和房室本身的传导功能相关,窦性心动过缓的病因大多数由迷走神经张力增高,部分亦可因窦房结病变所致,在老年患者中尤其明显。二度Ι型房室传导阻滞和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与是否缺血、缺氧、炎症、退行性改变、纤维化、服用影响其本身功能和传导功能的药物以及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都有关系[2]。阵发性心房扑动或颤动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引起长R-R间期的原因有:①冠心病心肌缺血致房室功能减弱;②心房内传导障碍;③合并房室传导阻滞;④睡眠中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房室传导系统有效不应期延长阻止更多的心房波下传心室引起长R-R间期,本文中大多数发生在夜间,占66.6%;⑤隐匿性传导,房室结隐匿传导也是产生长R-R间期的原因[3];⑥对窦房结的影响使窦房结节律重整有关,若窦房结功能本身低下引起窦房结恢复时间延长,以交界性逸搏形式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存在先天性的几率很低,也有可能是心肌梗死后一过性心电图改变,是可逆的,或并发心跳骤停,在临床上应高度重视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本次调查中不高,但因阻滞位置低,多为器质性病变,应重视。窦性停搏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一般由窦房结病变所致也可伴有房室结病变,更需考虑安装起搏器治疗。过缓的交界性逸搏或逸搏心律说明存在双结病变。

[1]郭继鸿.努力提高动态心电图应用水平[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3,12(1):2

[2]袁 琳,林玫瑞,黄塞银.非窦性心动过缓致功能性房室传导阻滞15 例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1):1867

[3]卢喜烈,帅 莉,石亦伟.阵发性心房颤动伴心室长间歇的临床意义[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6,04(15):114

猜你喜欢
房性早搏窦房结二度
图说·“梅”开二度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沪指二度回升 逢高宜减仓
Tbx3在窦房结发育和功能维持中的作用
冠心病高血压及无基础心血管病患者房性早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犬窦房结功能与年龄相关性研究
MicroRNAs 与老年窦房结功能减退研究现状
房性早搏未下传偶遇室性早搏
受阻型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同时出现酷似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1例
频发房性早搏动态心电图Lorenz散点图的图形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