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平农业生产中的性别鸿沟

2011-04-18 04:47
中国农村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田间妇女农民

填平农业生产中的性别鸿沟可能会为农业和社会带来重大收益。如果妇女获得和男性同样的生产资源,她们可能会将农业单产提高20%~30%,这可能会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总产量提高2.5%~4%,反过来可能会将世界饥饿人口的数量减少12%~17%。

妇女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妇女的角色因区域不同而差异较大。在发展中国家,妇女占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平均为43%。各区域的农业和农村妇女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她们获得的生产资源和机遇比男性少。存在于各种资产、投入品和服务方面的性别鸿沟处处可见,如土地、牲畜、劳动力、教育、推广、金融服务和技术等。

填平农业生产中的性别鸿沟可能会为农业和社会带来重大收益。如果妇女获得和男性同样的生产资源,她们可能会将农业单产提高20%~30%,这可能会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总产量提高2.5%~4%,反过来可能会将世界饥饿人口的数量减少12%~17%。根据当前从事农业的妇女数量、妇女掌控的生产或土地情况以及性别鸿沟的严重程度,各区域实现的潜在收益可能会有所不同。

尤其是填平在众多技术获取方面存在的性别鸿沟,可能会有助于解放妇女时间,将节省的时间用于更加多产的活动,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获得的市场收益,并赋予她们做出更有利于个人和家庭的选择权利。填平技术鸿沟,要求现有技术满足女性农民的首要需求,要求妇女了解这些技术的用途,并要求妇女有办法掌握这些技术。

开发技术创造环境满足妇女需求

农村妇女每天工作时间超长,在耕作养殖、工资性就业、照料子女和其他家务等各种活计中奔忙。砍柴挑水做饭等家务占据了大量时间,阻碍了妇女承担更多的生产性活动。例如,肯尼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的研究显示,农村地区的妇女、儿童平均每天到主要水源处汲水四次,每次需要花费约25分钟。采用简便易行的技术,便可以减轻其中很多活计带来的沉重负担,减少所需时间。

水对于农户来说举足轻重,是农业和家务之必备,但就用水优先重点而言,男人和妇女却常常持有不同观点。妇女经常负责挑水家用,如饮用、清洁和卫生。将水源引入村中,会大大缩短妇女和女童汲水所需时间。例如,在摩洛哥6个农村省份开挖修复水源设施,将妇女和女童用于汲水的时间缩短了50%~90%。这些省份的女童小学入学率在仅仅四年间便提高了20%,一定原因便是女童用于汲水的时间减少了。

那些实现多种生计目标、妥善考虑性别问题的水利项目则更有可能持续下去。例如津布韦曼兹维尔村的井眼修葺项目,男人和妇女都参与了决策过程,共同决定新取水点的位置和使用的技术,并就新水源维护对妇女进行培训。积极参与让妇女对水源产生了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比如她们发起了储蓄机制,提供配件购买资金。项目的另一成果就是,最终得到修葺的井眼数量比预期多了四倍。

收集做饭用的薪柴也占用了妇女大量时间,而且的确是沉重的负担。例如,塞内加尔的农村妇女每天要扛着超过20公斤的木柴走上几公里的路。森林砍伐以及干旱等恶劣气候,都会增加拾薪时间。省柴节能炉能将薪柴需求量降低40%~60%,还能减少室内污染和做饭时间。在本地生产炉具还能为农村手工业者提供创收机会。例如,在肯尼亚西部,采用吾辈思快炉后大大减少了烟尘。使用这种炉子的妇女称,每月能节省约十个小时的时间。这种炉子还比用三块石头搭成的传统灶节省40%的燃料,使用寿命大约为四年。这种炉子由当地的妇女团体生产,从而为农村妇女创造了收入机会。小林地、农林间作和改良休耕制度都会拉近薪柴与家的距离,进一步减少拾薪时间。实施这些措施需要有稳定的地权和人力、财力的投入,投资收益只有在若干年后才会实现。

称心合手的农具也能减轻妇女的田间劳动强度,减少劳动时间。除草和收获后劳动等常由妇女操劳的农活中,农具在使用上通常并不分男女。事实上,技术开发人员往往认为技术是中性的,但与男性相比,妇女一般体重较轻、身高较低,可能不具备同样的肌肉力量。改进农具会方便妇女的整地、播种、除草和收获活动。例如,在布基纳法索、塞内加尔、乌干达、赞比亚和津巴布韦开展的一项案例研究显示,与传统的短柄锄相比,长柄锄能够减轻妇女的劳动负担,但这在一些国家却不能接受,因为对他们而言直起身来便意味着懒惰。在印度开展的另一项研究表明,用剥皮器剥的花生比徒手剥的花生多14倍,而且还大大节省了妇女的体力。整地时使用专门用于菜地打垄的新工具,妇女们每小时打垄的数量能翻一番。因此,应注意开发实用的技术,同时协助妇女获得技术。新技术推广前,先对家庭和社区开展基线调查,可能有助于预测新技术对男性和妇女的影响。妇女参与农业研究程度越深,教育程度越高,可能也会推动开发妇女友好型技术。

高产、抗虫、抗病的改良品种减少了作物管理时间,因此也能节省劳力。一些作物,例如木薯和其他根茎类作物,劳动力需求较低,田间管理更灵活。错峰收获的品种可以缓解劳动力瓶颈。病虫害综合管理技术能降低劳动力需求和施药成本,因而降低了农民暴露于危险化学品的风险,还能提高产量。保护性耕作或免耕减少了整地和除草所需的劳动力,因田里有覆盖作物,不用整地便可直接播种。提高土壤肥力的生物固氮技术,比如农林间作技术创新或食用豆类种植,能提高生产力,节省劳力。

改善推广服务

推广服务对于传播技术和良好规范而言十分重要,不过如何接近女性农民仍需认真思考。一些 ( 并非所有) 地方的文化,更能接受女性农民与妇女推广人员接触。不论性别如何,推广人员必须对妇女客户的需求和制约保持敏感。向妇女提供推广服务,必须考虑到妇女扮演的所有角色;妇女作为农民的需求通常被忽略,而针对家庭责任的项目通常受到眷顾。

聘用女性推广人员可以成为接近女性农民的有效方法。例如,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将女性推广人员的比重提升至30%,因为许多女性农民表示,“觉得与女性推广人员讨论问题更自由,而且时间要求能得到更好地满足”。不过,这种偏爱并非到处存在;很多情况下,受过适当培训的男性推广人员可能会提供同样有效的服务。

男性推广人员必须敏锐地认识到农村妇女的实际状况,向妇女提供的信息质量必须提高,这就要求对妇女状况开展实际认真的分析。通过将妇女分成小组的方式,或视情况分别向男性和女性农民提供培训方式提供服务,可能会克服文化障碍。为应对时间和流动性方面的制约,推广体系还必须更加创新,更加灵活。的确,时间的制约、交通工具使用受限及潜在的社会文化障碍,牵制着女性农民不能离开村子,与男性农民相比,妇女流动性较差。妇女劳作通常具有季节性,这可能会在时间上与推广培训项目相冲突。

埃塞俄比亚政府大力推动推广服务的改善,使其更好地应对性别问题,于是授权给国家级和地区级农业局,自行开展与妇女活动紧密相联的推广服务,鼓励妇女参加每个项目,帮助妇女获得农业投入品。乌干达妇女参与“农民到农民”模式的培训和推广,也取得了良好成效。

扩大农民田间学校

事实表明,农民田间学校(FFS)是向女性农民赋权、传授知识的有效参与式方法。例如,肯尼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的妇女们在加入农民田间学校后,更可能采用如良种、养殖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主要技术。在这三个国家中,妇女在农民田间学校学员中都是平均占到半数,并从参加学校活动中获得了重大收益。比如在畜牧生产带来的收入增长上,来自女户主家庭的学员比男户主家庭学员高出23%,并且人均农业收入几乎实现翻番。农民田间学校对妇女及贫困农民和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民来说均可轻松进入。农民特别重视参与式的学习方法,珍视使用新技术在田间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

若农民田间学校针对的是女性学员参与度,那么时间上的约束就显得举足轻重了。斯里兰卡的一个关于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农民田间学校案例调查发现,单只一季当中就要占用15个半天开会。与女性农民相关的作物偏好或作物管理同样也决定了妇女的参与程度。在秘鲁,一项参与式马铃薯研究活动仅吸引了约12%的女性参与,因为妇女们认为马铃薯是一种“男性”作物,而一个马铃薯块茎播种、收获及品评的课程中的妇女参与度达60%,因为这些活儿被认为是“妇女”做的。

有一些批评意见认为,由于需要较高的初期投资以及巨大的经常性费用,农民田间学校在财力上无法做到可持续。比较发现,费用因国家和作物的不同而差异很大;并且,如果项目管理人员学会使用本地的培训材料、用本地工作人员替代国际专家、增加学员人数,则每个农民的平均成本会有所下降。为了增强农民田间学校对妇女的影响,确保学校长期存在,需要培训女性农民如何进行有效沟通,传播所获得的经验,这一点很重要,有助于妇女成为其他农民田间学校的教学辅助人员,或向未参加田间学校的农民交流沟通。

(本文节选自联合国粮农组织《2010~2011粮食及农业状况》报告)

延伸阅读

乌干达农村可持续生计项目中的妇女

乌干达东部卡穆利地区于2004年开展了一项农村可持续生计(SRL)项目,女性特点显著。它的首要目标是改善家庭和社区层面的粮食安全、营养和健康状况,其他相关目标包括扩大收入来源、提升收入水平、增强抗压和抗冲击能力以及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农村可持续生计项目是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农村可持续生计中心、马凯雷雷大学农业系以及乌干达非政府组织“志愿求发展”(VEDCO)合作开展的。该项目采取了“农民到农民”的培训推广方式,示范推广关键的田间管理技能,比如:能够确保产量、防控病虫害的香蕉或木薯种植方法;通过堆肥提升土壤肥力;种植和使用营养丰富的作物,例如籽粒苋及富含维生素A的红薯等。项目还强调育繁和制种园建设、产后管理储存、牲畜育种和喂养水平改善、营养健康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农业企业发展、市场营销、农民团体建设等。社区会议召开后,通常在储蓄俱乐部等现有自助团体的基础上组成各农民团体。1200名农民团体的成员、组长和教员当中,绝大多数是妇女:社区的农村发展推广工作人员中妇女占58%,社区营养健康工作者中占75%,委员会委员占76%,执委会委员占71%。

在接受培训和支持后,农村发展推广工作者以及社区营养健康工作者向农民团体的成员以及社区的其他成员或其他社区的成员提供培训和宣传服务,受益的其他家庭已超过2000个。

由于参加了项目,妇女的人力资本在经过培训后得以提升,也通过经验积累、领导技能开发、营养健康改善、因承担了宝贵知识来源的角色而得到整个社区的尊重而得以提升。在社会资本方面,妇女全面参与了农民团体及新兴的销售协会。另一个关键成果在于,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家庭的粮食安全状况。

卡穆利地区三方合作中的创新之举,现正逐渐成为“志愿求发展”组织在其他九个地区为2.5万位小农服务的农村发展支持项目的主流方式。

猜你喜欢
田间妇女农民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饸饹面“贷”富农民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当代妇女的工作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强奸罪立法和执法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