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子分析法在女子100m跑成绩影响因素中的应用研究

2011-04-23 12:11路国华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7期
关键词:成份运动员速度

路国华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为了有效控制女子100m运动员的身体训练过程,就应选出与专项运动成绩的关系密切的检查性指标,定量地得出检查性指标对运动成绩的影响程度、各因素所处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为此,笔者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女子100m运动员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近年来我国一级以上优秀女子100m运动员30人。

1.2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法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对一些教练员、体育学院教师的走访,拟定出影响100m成绩的63项初选指标。

2)特尔菲法 经过2轮专家筛选,精选出了9项指标:站立式起跑30m、站立式起跑60m、行进间30m跑、步长指数、步频指数、立定三级跳远、立定十级跳远、150m跑、300m跑。

3)数理统计法 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所取样本可靠,均无异常数据。然后采用多因素分析法中的因子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因子分析法的分析与讨论

100m跑对运动员的机体要求较高。为了使选择的指标能教全面地反映出100m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水平,应尽可能全面地选择检查性指标。从表1中可见,评定出的指标能较客观地反映运动员各项身体训练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可以看出,100m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是由多种指标构成的。那么,在这些指标中,对优秀女子100m运动员影响最大的是哪几项指标?它们是以什么结构组成的呢?这是当前优秀女子100m运动训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速度、速度力量、速度耐力是100m运动员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这些素质的发展水平决定着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水平,且对专项运动成绩的贡献大小是不同的。因此,在对系统的状态进行评价时,首先应该对指标进行筛选,选择那些信息价值高,且能决定系统状态的主要变量作为评价指标。经常检查与评定运动员各时期、各阶段的身体训练水平,确定他们当时的现实状态,找出差距,以此作为制定下一阶段训练计划的依据,控制运动员的训练进程。

表1 相对系数矩阵

2.2 影响100m成绩的几类主要检查性指标

主成份分析是将原来的许多指标重新组合成较少的几个新的综合指标——主成份,目的是把评定的指标按其性质分类,并依据其重要程度排队。这些主成份相互独立,且反映了原来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把主成份分析向前进一步就是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对相关系数矩阵的计算、变换,找出控制着所有变量的几个主成份。

经表 2因子分析发现,影响女子100m运动成绩的主要检查性指标依次为:第1主成份中的立定三级跳远、立定十级跳远,它们比较偏重于反映运动员的速度力量 (包括专项力量)素质,因此称为“速度力量因子”;第2主成份中的步长指数、步频指数,因此称为 “指数因子”;第3主成份中的行进间30m,它反映运动员的绝对速度素质,因此称为 “绝对速度因子”;第4主成份中的站立式起跑30m、300m,反映了速度和速度耐力素质,因此称为 “速度、速度耐力因子”。检查性指标的分类和命名见表3。

表2 正交因子解

表3 检查性指标的分类及命名表

2.3 对影响100m运动成绩的四类检查性指标的分析

通过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速度力量因子对优秀女子运动员100m成绩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指数因子、绝对速度因子,最后是速度、速度耐力因子。因此,100m运动员要取得优异成绩不仅要进行指数因子、绝对速度因子和速度、速度耐力因子的训练,更重要的还是要加强速度力量因子的训练,这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1]田麦久,武福全.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1):246-247.

[2]祁国英.体育用多元分析[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12:66-240.

[3]王保成,严波涛,张伯强.100m的速度结构模式及其提高成绩的训练途径研究[J].体育科学,1994,14(5):36-43.

猜你喜欢
成份运动员速度
行驶速度
速度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绩优指数成份变更与一周表现
两市主要成份指数中期成份股调整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for Rotating Machinery Condition Monitoring Using Vibration Signals
比速度更速度——“光脑”来了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