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旅游资源分类开发模式研究

2011-04-25 10:54
中国水利 2011年14期
关键词:堤防水利水库

丁 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0010,武汉)

一、水利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别

从水利旅游资源的自身特性区分,可以将其分为工程设施、水库、城市堤防三大类。

1.工程设施旅游资源

工程设施旅游资源既包括古代优秀水利工程设施,如都江堰、坎儿井、灵渠、涪陵石鱼等,也包括引水、提水、发电、水处理、航运等现代水利工程。此类资源具有景色壮观、文化内涵深厚、科学性极强等特点,深受游人的青睐。其中最著名的两个5A级景区是都江堰和三峡大坝。

2.水库旅游资源

我国共有水库8万余座,有相当多的水库景色优美,具备旅游开发潜力。已开发旅游资源的水库中,有很多已成为闻名国内外的景点。

以千岛湖为例,它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4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湖中拥有形态各异的大小岛屿1078座,2010年千岛湖被评为我国5A级旅游景区。

3.城市堤防旅游资源

很多依江河而建的城市,都修建有防洪堤防。为美化城市景观,不少地方政府都把堤防与城市园林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水利旅游资源。例如,长沙湘江水利风景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区,是集防洪、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公益性风景区。该景区以湘江为依托,充分表现和演绎轻灵秀丽的水文化,现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二、水利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来源

1.水利旅游资源的旅游吸引力构成

对于水利旅游资源而言,其旅游吸引力主要来自于资源的观赏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三方面,见图1。

(1)观赏价值

观赏价值由资源规模、景色质量和景区结构等评价指标组成。其中,资源规模指水利工程规模的大小,如水库的库容、工程设施的体量等。景色质量是指资源所呈现出来的感观美学状况,如水岸线是否优美,植被色泽是否多彩,工程建造是否精美、保存是否完好等。景区结构指景区内部各个景点之间在空间搭配上的科学与否以及景点组合是否具有多样性与互补性。

(2)文化价值

如果说观赏价值是资源外在表现的话,那么文化价值则是其内涵,是水利旅游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核心价值所在。根据资源类型的不同,文化价值往往有不同的侧重。文物古迹类的资源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现代水利工程多具备科技内涵。

图1 水利旅游资源吸引力构成

(3)生态价值

大多数水利旅游资源因地处山野,有与生俱来的良好生态环境,这也是它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水体质量和林草覆盖率是水利旅游资源良好生态的关键因素。

2.水利旅游资源的主要吸引力分析

(1)工程设施的旅游吸引力

对于工程设施类的水利旅游资源而言,其主要吸引游人的地方在于它的观赏价值与文化价值。

观赏价值中,资源规模相当重要。通常工程的规模越大,景观越宏伟,则观赏性越强。世界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如美国的胡佛大坝、巴西的伊泰普水电站都取得了良好的旅游经济效益。

资源的文化价值也同样重要。工程设施的建设蕴含了大量的水利科学知识,如都江堰的作用原理、修建经过,三峡工程的论证过程以及发电、防洪、通航等功能如何实现等,这些都是吸引游人的重要因素。在游览的过程中学到与水利相关的科学知识,了解与当地有关的历史文化,可以充分满足游客增长见识的旅游目的。

(2)水库的旅游吸引力

水库自然环境优美,其旅游吸引力侧重于观赏价值与生态价值。

在观赏价值中,景区结构与景色质量非常重要,资源的规模并不一定占据主导作用,一些小型水库也取得了良好的旅游成绩。例如,武汉木兰天池是以两个小型水库为依托开发而成的景区,由于生态良好,景色优美,吸引大量游人前往,成为国家4A级景区。

与工程设施对比,水库对文化价值的要求相对较低,生态价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绿化率高、水质优良的水库给游人以舒适的感受,能够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因而受到游客的喜爱。

(3)城市堤防的旅游吸引力

城市堤防自身的观赏性、文化性较弱,旅游吸引力相对也较小。只有与其他资源如园林景观相结合,才能借助堤防的载体形成一定的旅游吸引力。即便如此,这种旅游吸引力通常较为有限,这决定了它的旅游吸引半径比较小,以当地市民为主。

三、水利旅游资源分类开发模式

1.工程设施的观光开发模式

(1)深化景区文化内涵

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是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文化内涵未在旅游产品中得到充分体现。景区内涵的挖掘,应围绕“水”大做文章,如可以将与景观有关的诗词、书画以及民间传说等加以收集展示,使游客在游览景观的同时,通过文化知识更好地理解工程资源的旅游文化内涵。还可以用水利文化博物馆和水文化广场等形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现代艺术手法,充分展示水利工程的科学性和工程学原理,形成景区特有的水文化,让旅游者既感受到水利设施的物质之“形”,又为其中蕴含的水文化之“神”所吸引。

(2)拓展景区景点群

工程设施的弱势在于其景观雄伟之余稍嫌单调,如果没有配套景点,很难留住游客。为此,应考虑多方拓展景区的景点群,既可以对某一大型景观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展示,也可以兴建相关的文化设施对工程内涵加以深化。以胡佛大坝为代表的美国的水电旅游开发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在水电站枢纽设计阶段,就考虑到除了满足水电站的各项功能外,还要顾及景观设计。例如,预留适当的位置当作观景点,方便摄影者拍摄到令人心醉的画面;在合适的地方以很少的花费竖起永久性纪念标志牌,牌子上写清楚水坝的名称、建设时间、建设者等,为游客拍照留念提供便利。此外,很多水电站还建有专门的展览室,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介绍水电站的布局、设计、建设和运行情况。

(3)全面完善的导游系统

工程设施类水利旅游资源的深厚内涵,必须借助一定的措施才能展现出来,为游人所接受,为此,需要有全面的导游系统进行辅助。导游系统,既有人员导游,也有图文声像导游。人员导游对导游员有较高的要求,导游人员应该掌握丰富的天文、地理、历史、水利、文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才有可能在讲解时游刃有余。如三峡截流纪念园中的导游选用的就是曾经在三峡工程中工作的老工人,这样的讲解让游客与工程贴得更近,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图文声像导游包括解说系统、标志系统和游览路径,目的是让旅游者以最便捷的方式、最优的线路游览景区,让旅游者轻松地“游懂”旅游对象。解说系统由文字说明、模型与模拟、录音解说等方法组成,此系统是人员解说的补充。一般可考虑在主要的景点采用立牌立碑的方式,以文字对景点进行说明,或是采用录音录像播放的方式为游客提供解说服务;在景区入口处可以塑造工程全景模型与相应的解释说明。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制作工程的工作原理,以触摸电脑方式为游客演示,使游客对工程有较形象的了解。

2.水库的度假开发模式

(1)提供绿色生态产品

在景区环境方面,应保证库区水面及相关联的岛屿、山地、森林等景致呈现出良好的生态外观,以满足旅游者对景观观赏价值与生态价值的要求。为此,应大力推进绿化率的提高,保证水质达标,科学进行景区规划,为旅游者提供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水体清澈、利于放松身心的生态环境。

饮食方面,水库长于水产品。除此之外,绿色蔬菜、水果、粮食也是绿色饮食的主要内容,深受旅游者喜爱,应给予大力开发。

景区住宿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倡导节约、环保和健康的消费方式。客房的物品应尽量采用绿色材料,倡导旅游者尽量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减少不必要的床单清洗,拒绝浪费,促进生态和谐发展。

不当的交通方式会给环境带来很大程度的破坏。景区内可以提供零污染或低污染的交通工具,如自行车、电瓶车、机械船、电动船等。汽车可选用无铅汽油,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2)开发康体旅游活动

旅游者在度假时很重视放松身心的旅游活动。库区丰富的水资源与周边的山林岸屿地带,都是开发康体旅游活动独到的资源。由于水库水体自净能力较强,不易受到污染,水面开阔,适宜开展游泳、划船、垂钓等传统水上旅游活动。但水体旅游产品远不止于此,围绕湖泊、岛屿、支流河流溪涧还可以开发漂流、游艇、摩托艇、赛艇、皮划艇、帆船、帆板、冲浪、溪降、溯溪、滑翔伞、蹦极、热气球、跳伞、动力伞、滑翔伞、悬挂滑翔、滑翔机、牵引伞、水上飞机、飞艇、跳水、潜水等项目。

库区所辖山体可以被用来开展攀岩、探险、登山、山地户外极限运动、野外生存、高山滑雪、徒步行走、自行车、野营等体育项目。有条件的草原和森林可以开展丛林越野、骑马、滑雪、滑草、高尔夫等旅游项目。

(3)设置全面的配套设施

水库旅游开发应特别注意提高接待设施的质量。除去宾馆、饭店、度假村、车船这些常见的旅游设施外,还要根据游客的需求提供更全面的服务配套。参加库区度假旅游的游客与观光客相比,更倾向于选择自助游,比较常见的有自行车自助游、自驾车自助游、大篷车自助游等。这些旅游方式,往往需要特别的接待设施。如考虑到自驾车游客,可能需要建较大的停车场、加油站、汽车修配厂等;考虑到自行车旅游者的需求,可以提供自行车出租业务,修建专门的自行车道等;考虑到大篷车旅游者,需要专用的宿营地,宿营地应包括停车场地、公共淋浴间、卫生间、供水与排污接口、供电接口等设施。

(4)改善服务质量

度假者对服务质量要求较高。现代旅游业的竞争要靠服务取胜,只有服务质量提升了,才能真正帮助旅游者通过湖库度假改善身心状况。为此,应大力引进旅游专业人才提供到位的各项服务。

3.城市堤防的休闲开发模式

(1)以水利功能为先

城市江河堤防的首要任务是防洪,此类资源的开发应突出防洪功能,不能因为开发水利景区而忽视了堤防的基本功能。以国家水利风景区湖北武汉市汉口江滩公园为例,在建设时充分考虑了防洪问题,修建了有利于防洪的分级平台,针对不同的水位将整个江滩分为三级平台,其中第三级平台为娱乐休闲场地,供市民及游客进行休闲健身文化等各项活动。

(2)合理布局建筑景观

城市堤防类水利旅游资源往往呈线性分布,占地面积比较大,布局的合理性至关重要。防洪工程、园林绿化、音响亮化、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内容均应在考虑之列。在进行规划时,应分区设计,以和谐多样的景观营造新的水利景点。

(3)开发特色旅游景点

许多城市都沿江河分布,有不少已经或正在兴建滨江公园,以便为当地居民与外地游客带来一处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以堤防作为基础的公园易陷入景区雷同的开发误区。为此,应抓住城市文化特色,塑造城市旅游形象,打造特色滨水长廊。

(4)组织多彩文娱活动

江滩公园、滨江公园是举行民间节庆、演艺、健身活动与赛事、旅游节、商贸节的好场所。这些活动的举办,能使城市堤防类水利旅游景观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1]王昕.旅游景区的旅游活动“导引”设计探讨——以都江堰为例[J].人文地理,2002(6).

[2]刘洪波.看齐名牌旅游企业,加速水利旅游发展[J].湖南水利水电,2006(1).

[3]刘平清.三峡库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2).

猜你喜欢
堤防水利水库
漳河有一水库群
中型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基于三维数值模拟的堤防抗冲刷及稳定性分析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出山店水库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水资源保护堤防防渗漏施工技术探讨
石料抛填施工工艺在水利堤防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