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牧草品质的评价

2011-04-25 09:38穆尼热张清斌朱忠艳王承军阿力木
草业科学 2011年3期
关键词:大叶单宁苜蓿

穆尼热,张清斌,田 聪,朱忠艳,王承军,阿力木

(新疆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东方山羊豆(Galegaorientalis)是一种多年生冬性豆科牧草,又称饲用山羊豆,根蘖型、茎中空、直立、可自然更新繁殖。建植栽培草地可高产稳产10年以上,可作为“三元”结构调整的首选牧草[1]。目前,已知的山羊豆属有8个种,其中东方山羊豆具有较高饲用价值[1-4]。该牧草原产于高加索山和阿拉套山海拔330~1 800 m的草原、森林草原和亚高山草甸,在爱沙尼亚、格鲁吉亚、达格斯坦和阿塞拜疆地区有天然分布,我国无此野生种质资源分布[3]。目前该牧草已被前苏联6个加盟共和国的33个地区引种,同时被引进到加拿大和中欧一些国家[4-6]。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东方山羊豆进行引种研究。1999年新疆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引进东方山羊豆,并在新疆北部进行多点引种试验。通过多年品系、品比相关试验,于2004年登记为全国引进牧草新品种“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该品种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农艺性状好、叶量丰富、适口性好等特点[7-8]。国内有关该牧草引种筛选、丰产栽培、种子生产及养畜利用等方面都有不少报道[9-13],细胞遗传学方面也有初步研究[14],尽管该牧草在养畜利用方面评价较好,但深入探讨其营养成分的研究较少[15-16]。本研究通过测定和分析影响牧草品质的主要指标,同时与分布较广、经济价值较高的新疆大叶苜蓿进行比较,客观地评价新品种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牧草品质的饲用价值,为今后开展优质、高产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种质资源的培育、推广及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区概况 试验在新疆呼图壁县廿里店乡新疆畜牧科学院试验农场进行,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位于44°14′07″ N,87°01′13″ E,海拔504 m,年均温6.7℃,年降水量161 mm,年蒸发量2 361.1 mm,无霜期177 d。土壤为荒漠化灰钙土,土壤pH值7.0~7.5。

1.2试验材料与设计 试验材料为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与新疆大叶苜蓿品种,均由新疆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提供。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2.5 m×4.0 m,重复3次,小区间距1 m,重复间距2 m,设保护行。

2004年4月15日人工条播,播种量15 kg/hm2,行距30 cm,同步进行常规田间管理,翌年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4月1日返青,4月20日分枝期,5月2日现蕾期,5月15日初花期,5月28日盛花期。新疆大叶苜蓿4月10日返青,5月1日分枝期,5月13日现蕾期,5月25日初花期,6月10日盛花期。每个品种各物候期取其地上部分,设3个重复,分别进行营养成分测定,初花期取样测定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单宁含量,现蕾期测定氨基酸组成和含量,作为评价供试材料的指标。

1.3指标测定方法 粗蛋白(CP)采用凯氏定氮法[17],粗脂肪(EE)采用索氏浸提法[18],粗纤维(CF)采用酸碱分次水解法[19],粗灰分(ASH)采用高温(600 ℃)灼烧氧化称量[20],Ca采用原子吸收法[21],P采用钼锑抗比色法[22],NDF[23]和ADF采用范氏的洗涤纤维分析法[24],单宁采用722比色法[25],氨基酸含量分析参考文献[26],所有测定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乌鲁木齐)完成。

1.4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Excel以及DPS 9.1.48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营养成分分析 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不同生育期粗蛋白含量有很大的差异(表1)。现蕾期到盛花期粗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下降率9.1%;粗纤维含量呈上升趋势,上升率20.8%。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初花期粗蛋白含量比同期的新疆大叶苜蓿高17.2%。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初花期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较新疆大叶苜蓿稍低;单宁含量0.93%,新疆大叶苜蓿未检出单宁。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种牧草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含量之间都有极显著差异(P<0.01),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比新疆大叶苜蓿高,而其粗纤维含量比后者低。

表1 营养价值表 %

2.2氨基酸含量及其组成 与新疆大叶苜蓿一致,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测定出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9种,氨基酸种类齐全,而且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总必需氨基酸(EAA)/总氨基酸(TAA)和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NEAA)与新疆大叶苜蓿特别接近(表2)。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3.90%,与新疆大叶苜蓿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例接近(44.40%),除蛋氨酸和组氨酸外,其余各种氨基酸在2种牧草中的含量差异不显(P>0.05)著,东方山羊豆中蛋氨酸含量极显著低于新疆大叶苜蓿(P<0.01),而组氨酸含量东方山羊豆显著高于新疆大叶苜蓿(P<0.05)。因此,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的氨基酸的组成较平衡,饲用价值较高。

3 讨论与结论

牧草营养成分的高低是评价牧草饲用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牧草营养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粗蛋白和粗纤维的含量[27]。一般认为粗蛋白含量较高、粗纤维含量低的牧草,其饲用价值高[28]。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与新疆大叶苜蓿相比,具有粗蛋白、粗脂肪含量较高,粗纤维含量较低的特点,因而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牧草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牧草中氨基酸含量的高低、组成种类及其品质直接影响牧草的品质和畜体的生长[29]。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3.90%,与新疆大叶苜蓿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例接近(44.40%),氨基酸的总量为14.17%。同时满足总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0.78>0.60,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0.43>0.40,为家畜的优质蛋白源。

表2 氨基酸组成及含量 %

NDF是对植物细胞壁或纤维成分的一个测量指标,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成分[30]。一般认为,NDF越低,粗饲料品质越好。ADF含量是评价动物对牧草消化性的主要指标,ADF含量增加,消化率降低。初花期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和新疆大叶苜蓿NDF、ADF含量适中,草食家畜对该牧草的消化性较好。

单宁普遍存在于植物体中,作为抗营养因子,单宁对草食动物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含量太高降低牧草适口性,太低则导致家畜膨胀病, 一般认为1%~3%是单宁的适宜含量[31-32]。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适口性好,初花期单宁含量为0.93%。因此,反刍家畜青饲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不会发生臌胀病。

综合本研究分析的各项牧草营养成分评价指标,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具有产量高、营养丰富、氨基酸种类比较齐全、组成较平衡、适口性好等特点,与有着“牧草之王”美称的苜蓿饲用价值相当。同时,该牧草含有适量的单宁,青饲不发生臌胀病,独具优势。因而,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建议适宜地区作为主推品种建植推广。

[1] 刘法涛.东方山羊豆[J].国外畜牧学——草原与牧草,1994(1):26.

[2] 张清斌,李柱,杨志忠.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的选育与利用[J].中国草地学报,2008,30(6):10-15.

[3] 张清斌,杨志忠.东方山羊豆引种研究初报[J].中国草地,2001,23(4):17-21.

[4] 刘法涛,杨志忠,张清斌,等.优良豆科牧草——东方山羊豆[J].草食家畜,2000,107(2):42.

[5] 张自和.俄罗斯中部黑土带的东方山羊豆[J].国外畜牧学——草原与牧草,1996,73(2):7-11.

[6] 曾彦军.饲用东方山羊豆[J].国外畜牧学——草原与牧草,1998,80(1):40-42.

[7] 张清斌,朱忠艳.东方山羊豆栽培技术规程初探[J].草食家畜,2003,119(2):61-62.

[8] 张清斌,李柱.东方山羊豆与其它豆科牧草品种比较试验[A].见:周光召.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8.

[9] 王承军,朱忠艳,田聪.灌溉方法对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新品系出苗的影响[J].草业科学,2009,26(8):190-191.

[10] 张自和.东方山羊豆的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技术[J].草原与草坪,2002(1):19-21.

[11] 沈禹颖,张自和.优良豆科牧草——东方山羊豆的研究与利用[J].草业学报,2003,12(6):105-109.

[12] 张晶,单安山.一种新的优质豆科牧草——东方山羊豆[J].饲料博览,2004(4):45-46.

[13] 张自和,于应文.东方山羊豆在俄罗斯的研究和应用[J].草业科学,2006,23(1):26-33.

[14] 何世炜,常生华.饲用东方山羊豆引种研究初报[J].草业科学,2003,20(11):28-29.

[15] 穆尼热,张清斌,赵茂林.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染色体核型分析[J].草业科学,2009,26(10):94-96.

[16] 田聪,张清斌.优良豆科牧草东方山羊豆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J].草食家畜,2009,145(4):64-67.

[17] 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 6432-1994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18] 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GB/T 6433-2006 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19] 农业部饲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GB/T 6433-2006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20] 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GB/T 6438-2007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21] 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GB/T 6436-2002饲料中钙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22] 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GB/T 6437-2002饲料中总磷的测定分光光度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23] 国家质检总局(CN-GB).GB/T 20806-2006饲料中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24] 农业部饲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西安).NY/T 1459-2007饲料中酸性洗涤纤维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SN/T 0800.9-1999进出口粮食、饲料.单宁含量检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26] 国家饲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GB/T18246-2000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27] 莫本田,罗天琼,唐成斌.贵州主要野生禾本科牧草营养价值灰色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1995,3:42-46.

[27] 成若琳.甘肃天然草地饲用植物营养价值评定[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9] 张喜军,祝廷成,潘伟.牧草饲用价值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J].中国草地,1991(6):63-67.

[30] 何金环,李凤玲.聚合草的氨基酸组成及评价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10(3):117-120.

[31] 杨恒山,曹敏建,郑庆福.刈割次数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品质几根的影响[J].作物杂志,2004(2):33-34.

[32] 黄毅斌,陈志彤,陈恩,等.5个热带豆科牧草单宁含量的生育期动态及其施肥响应[A].中国草地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海口:中国草学会,2007:12.

猜你喜欢
大叶单宁苜蓿
苜蓿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苜蓿的种植技术
葡萄酒的灵魂
——“单宁”
虫见大叶
大叶胡枝子根皮抗炎镇痛活性部位及其机制
大叶落地生根及其盆栽技术
大叶女贞锈壁虱药物防治试验
苜蓿:天马的食粮
要造就一片草原……
黑曲霉WB-1固态发酵产单宁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