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用玉米品种筛选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2011-04-30 05:45王晓梅迟全勃孙玉清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糯玉米底肥花香

王晓梅,崔 坤,迟全勃,孙玉清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园艺系,北京102442)

特用玉米主要是从营养成分、本身结构、自身性能等方面不同于普通玉米,被称为“增值玉米”,主要包括甜玉米、糯玉米等。其具有商品性好、经济价值高、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加上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特有的颜色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1]。特用玉米适宜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2],目前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及黄淮海地区,种植较多的有紫香玉米、雪糯号等品种,市场反馈良好[3]。

我国特用玉米的研究和开发利用起步较晚,但近20 a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菜用玉米市场发展迅速,取得的研究成果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目前,我国已经育成了白糯号、鲁糯玉号、春糯号等新品种,为发展我国糯玉米的生产加工奠定了基础[5]。

特用玉米作为一项新兴的种植业,近年来正在我国大江南北悄然兴起。由于特用玉米营养成分比普通玉米高,加之种植方法简单,适合鲜食和加工,经济效益一直是普通玉米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因此,特用玉米的种植与加工,被专家誉为中国未来具有广阔开发利用前景的产业。特别是北京对特用玉米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北京市2009年推荐种植的糯玉米有高产型品种京科糯120,优质型品种中糯1号、斯达22,甜玉米鲜食型品种京科甜183、奥甜8210,加工型品种科甜120、农大甜单10号、甜玉2号、甜玉4号、甜玉6号,中科院遗传所与中农良种公司联合开发的科甜110,山东农业大学和泰安市种子公司育成的甜玉1号等[6]。

为了更好地探索特用玉米品种的地区适应性,本试验对引进的特色玉米进行编号种植,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系统考察记载品种的生育期、植株性状(株高、茎粗、穗位)、经济性状(产量因素及产量)、病虫害、感观品质及营养品质,从中找出适合北京地区种植的优良特用玉米品种及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旨在为发展特用玉米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品比试验

选用品种有:农友华珍(P1)、秦龙甜一号(P2)、紫香糯一号(P3)、花香糯一号(P4)、银粒满仓(P5)、中华巨糯(P6)、中糯 2号(CK)。每个品种种植4行,行长10m,行距60 cm,株距28 cm,小区面积24m2。

对引进的特用玉米品种进行性状(株高、穗位、籽粒色泽、粒型、倒伏率)调查;对物候期(出苗期、抽穗期、雄穗散粉期、雌穗抽穗期、吐丝期、乳熟期、成熟期)进行观察;对产量因素(穗长、穗行数、穗粒数、百粒质量)及产量进行测定。

1.2 密度试验

品种选用花香糯一号。密度设为45 000(m1),52 500(m2),60 000(m3),67 500(m4)株 /hm24 个处理。每处理种4行,行长10m,小区面积24m2。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性状调查、物候期观察、产量因素和产量测定同1.1。同时进行品质鉴定。

1.3 施肥试验

品种选用花香糯一号。底肥用“撒可富”肥料(含 N 15%,P2O515%,K2O 15%),设为 112.5(S1),150.0(S2),187.5(S3),225.0(S4)kg/hm2这 4 个处理。每处理种4行,行长10m,小区面积24m2。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性状调查、物候期观察及产量因素和产量测定同1.1。同时对试验地土壤进行水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测定。

1.1,1.2,1.3这3个试验的有机肥施入量均为15 000 kg/hm2。在大喇叭口期均追施尿素150 kg/hm2。其他管理与大田玉米种植相同。

2 结果与分析

2.1 品比试验结果分析

1998—1999年对不同特用玉米品种出苗期、抽穗期、雄穗散粉期、雌穗抽穗期、吐丝期、乳熟期、成熟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列于表1。

表1 不同特用玉米品种物候期调查 月-日

从表1可以看出,乳熟期P1比对照品种晚18 d,其次 P3,P4,P5,P6比对照品种晚 4 d,P2比对照品种早2 d。成熟期P1比对照品种晚21 d,其次 P3,P4,P5,P6比对照品种晚 5 d,P2与对照品种相当。

1998—1999年对特用玉米品种产量因素及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列于表2。

表2 不同特用玉米品种的产量因素及产量调查

从表2可以看出,2个甜玉米品种P1和P2中,P2产量高;2个花糯玉米品种P3和P4中,P4产量高;3个白色糯玉米品种P5,P6和CK中,P5产量高。5个糯玉米品种中,P4产量最高。

1999年对特用玉米品种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支链淀粉进行测定,对其口感进行品尝。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特用玉米品种品质测定

从表3可以看出,参试品种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含量没有明显差别,支链淀粉最高的为P4。参试品种口感均比较好,最好的是P4。

2.2 不同密度对糯玉米产量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2010年对花香糯一号玉米品种进行密度试验。结果列于表4。

表4 不同密度对糯玉米产量因素及产量影响调查

从表4可以看出,在不同密度下玉米品种性状有变化,但变化不明显,变化较明显的主要是产量。产量最高的是m2,其最佳密度为52 500 株 /hm2。

2.3 不同底肥施入量对糯玉米产量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在进行底肥试验之前,对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试验地进行N,P,K测定(表5)。2010年根据测定结果设计不同底肥施入量试验。

从表6可以看出,同一品种施用不同量底肥,会影响特用玉米的产量因素,其主要影响穗行粒数和穗粒数及百粒质量。其中,S3穗行粒数最多,为39.1粒;S3穗粒数最高,为 626粒;S3百粒质量最高,为32.4 g。而且S3产量最高,为10 647.0 kg/hm2,比最低产量高出 3 822.0 kg/hm2。由此说明,S3是最佳底肥施用量。也就是说,特用玉米最佳底肥施用量为187.5 kg/hm2。

表5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土壤中N,P,K含量 mg/kg

表6 不同底肥施入量对糯玉米产量因素及产量影响调查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2 a品比试验,筛选出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良玉米品种秦龙甜一号和花香糯一号适合北京种植。由于时间有限,品比试验只进行了2 a,品种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010年对花香糯一号玉米品种进行密度试验,最佳种植密度为52 500株/hm2。因条件有限,秦龙甜一号密度试验没有进行。由于甜、糯玉米品种密度也会有差异,应进一步试验。

2010年对花香糯一号玉米品种进行底肥试验,确定最佳底肥施用量为187.5 kg/hm2。试验只选用一种底肥“撒可富”肥料进行施肥量试验,今后应进一步对不同底肥及不同施肥量进行探讨。

[1] 史振声.我国的特种玉米研究现状 [J].新农业,2009(4):9-11.

[2] 李逢春.特用玉米特性及栽培技术 [J].现代农业科技,2011(1):84.

[3] 张立荣,郝凯,周积兵.甘肃省甜糯玉米产业化开发前景探讨[J].农业科技通讯,2010(9):22-23.

[4] 龚魁杰.我国糯玉米市场发展前景看好 [J].北京农业,2008(14):11-12.

[5] 赵建武,邱海杰,杨慧勇,等.特用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3):3-6.

[6] 陈琦,宋自新.天然彩色甜糯玉米标准化栽培[J].湖南农业,2008(6):8.

猜你喜欢
糯玉米底肥花香
得造花香
忆花香
谁的叫声会让一束花香听见
浅谈玉米种植中底肥施用技术
浅论糯玉米苗期田间管理
锦州市松山新区玉米施肥配方遴选初报
黑糯玉米果冻的加工工艺研究
黑糯玉米新品种‘华耘黑糯501’的选育
底肥高效施用把握四方面
梦里依稀蛋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