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钱被银行“偷”过吗

2011-05-02 11:23陈志龙
民生周刊 2011年29期
关键词:一分钱香肠银行业

□陈志龙

你的钱被银行“偷”过吗

□陈志龙

图表:中国银行业服务项目总量

银行业这种不打招呼的“无声收费”早年在西方金融界已经引起关注,被称为“切香肠”——客户的银行账户是一段香肠,银行每隔一段时间,都有理由来“切取薄薄一片”,而一切都在你浑然不知之间。

“您尾号3304的卡于2011年7月3日15:29,在我行扣年费0.01元,现卡上余额为0元。”7月6日,一位朋友向众人展示他收到的一条银行扣费信息。

一分钱,有这么便宜的银行卡年费?

错了,是扣得只剩一分钱的卡还要继续扣,“扣得一分不剩”才罢休。原来,10年前,他在附近的一家银行办了一张准贷记卡,卡上也存过一点钱,早已忘了,卡也不知到哪儿去了,银行从未与他联系过。不久前,接到该行一个电话,说此卡欠费。拿着身份证,到网点上打了一份清单。看到账单,他不由得大吃一惊。

从2000年开始,每年扣一次年费,今年已是第11个年头,原来存在卡上的几百块钱扣得只剩一分钱了,因为不够再扣一年的年费了,所以银行打电话来催告说欠费,催他继续存钱待扣,没再理会。而转眼间又到了今年的扣款日,连卡上这最后一分钱也不依不饶地要扣走。

“一张卡悄无声息地扣了十年的账户管理费用,扣到只剩一分钱才告知客户卡上余额不足,这是典型的银行没有履行告知义务的案例。如果认真起来,客户可以把银行告上法庭。”南京知名的金融律师乐宏伟说。

长期以来,银行“默默无闻”地收费,银行在为百姓提供日常服务中究竟在收哪些费用?这些收费多不多?调查统计的结果是,说“不多”的版本是750多种,说“多”的版本竟有3000多种。记者颇费周折,调出一家银行柜面个人业务的收费清单,发现收费品种琳琅满目,蔚为大观:

小额账户(该行对卡或存折上余额不足400元的定义为小额账户)管理费每季收3元,银行汇款每笔2—50元,这两年刚刚时兴的网银汇款减半收取;外汇账户系统内异地存款单笔收费300元,异地取款单笔收费500元,人民币账户系统内异地存款单笔收费100元,网银U盾收费20元,个人印鉴变更收费50元,密码挂失收费10元,开个人存款证明每笔收20元……

“你说的那个扣得只剩余一分钱的,可能是扣的小额账户管理费吧。”这家银行个金部的负责人笑着说。

银行在收费和对逾期贷款、透支罚息方面的“傲慢”和“霸道”似乎无所不在。一位客户今年春节期间带全家出国游,交旅行社费用加上境外刷卡消费共计5万元左右,在银行规定的还款期内用网银及时还款5万元整,但有几百块钱的零头忘了还,银行也不催告。两个多月后,收到银行罚单说,他连本带息还要再还3000元。一问原来是他那没及时还的几百元零头惹的祸。银行答复说按总行规定,哪怕差一分钱,计算机系统都视同全部没还,即连同已经还款的5万元一起按每天万分之五罚息。两个多月下来,于是就产生了这么多的罚息。

长期经理金融诉讼的南京华庭律师事务所主任唐浩说,这种“霸王条款”显然不公平,如果诉诸法律银行必败,但许多客户不知道用法律手段维护权益,有时银行还恐吓客户:不及时还清,就会上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黑名单”,给你带来信用污点,以后什么贷款都办不成。许多人只得自认倒霉,把全额罚息缴清。银行的这种创收无疑是以损害客户利益为前提的。

“我们有几百万张信用卡,一年光透支罚息就能收几个亿,这是信用卡的主要利润来源。”江苏省内一家大银行的信用卡中心负责人坦言。

现在电费、水费提价几毛钱,都要听证,征求公众的意见。各种名目的收费、罚息都是自说自话,强行扣转,却没有一个中立机构对其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评估。唐浩说,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银行收费和罚息等除利差之外的“创收行为”的无序和失范。“有些东西看起来是‘零头碎脑’,但银行历史累积起来的账户量大。”比如银行卡,现在几家大行在省内动辄以数百万张计,如果每张卡收10元年费(实际远远不止),100万张卡一年的自动收费就过千万,中国的人头数太多,一个人又有若干账户,如果收起费来就是一笔不小的量。

“我开通了一家银行的网银,一开始的时候银行压根没提说要收费,还送了个小玩具奖励我尽早激活使用。但几个月以后,开始扣费,每笔收取30元至50元不等的费用。他收费怎么不履行告知义务,我到移动办个10块钱的业务都要签一份合同,银行作为经营信用和货币的企业,怎么能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随便扣客户账户上的钱呢,这跟偷客户的钱有什么区别?”一位储户在义愤填膺地问记者。

银行业的这种不打招呼“无声收费”早年在西方金融界已经引起关注,被称为“切香肠”——客户的银行账户是一段香肠,银行每隔一段时间,都有理由来“切取薄薄一片”,而一切都在你浑然不知之间。最近,凤凰出版集团出了一本法国银行家克雷达斯的畅销书:《银行每天都在偷你的钱》,这位“在金钱的后宫里长大”的银行家,用生动的笔触向人们讲述了银行家的“香肠综合症”,解剖了银行是如何持续从客户账户中获得“寄生利益”的。“我在15年的时间里积聚了数百万欧元。但这与我曾经领导的那些员工的工资和奖金相比,只算是一根草。”在序言中,他解释写这本书的动机时说,“主要还是为了揭露那个使我身不由己地丧失了良知而不能不堕落下去的环境。我在那个自命不凡的环境里实在待得太久了!但愿这一切都能被揭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尽管这种腐败并没有倒在法律的打击之下。因为,他们是一群打法律擦边球的高手……”

银行的账户,无论是一元钱、一百万元还是一个亿,都是以公众的涓涓细流汇聚成奔腾的资金巨龙,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才使我国的银行业形成如今高达百万亿资产的规模,并每年获取万亿计的高额利润,这也是全世界银行业少有的奇观。

我国银行业的高额利润是建立在垄断性的牌照和行政性垄断定价基础上的,当前,众多存款人面临负利率的资产损失,银行业无序失范的收费行为必然受到公众诟病。江苏省银监局局长于学军说,鼓励银行通过发展财务顾问、代理业务来壮大中间业务,减少单一的资本消耗型的信贷业务。但中介收入要真正体现为为客户创造价值,而不能异化为“乱收费”,乱向贷款客户摊派“买保险”和“理财产品”。他认为银行收费中确实有不少“糊涂账”。他说“对任何一项收费,公众理应享有基本的知情权,相关收费规范的程序也应打破‘神秘化’而成为契约化的东西——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你不能强行扣划。”

□ 编辑刘文婷□ 美编庞佳

猜你喜欢
一分钱香肠银行业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办理银行业务须谨慎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香肠有段相思
捡到一分钱
下香肠雨了
下香肠雨了
给银行业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