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S与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比较

2011-05-16 03:03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11期
关键词:髓内螺钉股骨

(广东顺德均安医院骨科 广东佛山 528329)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骨科常见病症之一,多见于老年患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因此要及时给予治疗,以及时改善病情,减少相关后遗症。目前临床上手术治疗方法较多,为了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患者的临床影响,我们选用应用较为广泛的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FN)内固定方法[1~2],对患者分别加以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08年1月到2010年9月前来我科接受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71例,女49例。年龄23~81岁,平均67.9岁。骨折原因:跌伤87例,车祸伤15例,其他18例。骨折分型,按照Evans分型,I型17例,Ⅱ型34例,Ⅲ型37例,Ⅳ型32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2组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实验组给予PFN治疗,具体如下:从大转子顶点向头侧切开5~8cm切口,沿臀中肌肌纤维方向分离肌层,显露大转子。C臂引导下从大转子偏内侧置入导针,股骨近端扩随后置入主钉,分别旋入防旋螺钉和股骨颈拉力螺钉,近端深度为钉尾平对大转子顶点,远端深度为拉力螺钉凹槽中点延长线位于下1/3的股骨纵轴线。冲洗创口,放负压引流管,逐层关闭切口。对照组给予DHS治疗,具体如下:做6~10cm切口,起点为大转子体表骨突处,切口方向为沿大腿外侧向远端股外侧肌间隙,终点为股骨外侧,C臂引导下钻入导针,进钉点在大转子与股骨干的移行处。用股骨颈干角定位器定位,并调整前倾角,随后并置入DHS。冲洗和负压引流同实验组。术后2组均常规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根据恢复情况在合适的时间行功能锻炼。

1.3 效果评价

采用Harris评分系统,分为疼痛,功能,下肢畸形和髋关节活动范围4项,总分为100分。优:89分以上;良好:70~89分;差:70分以下。并统计2组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2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临床效果统计如表1所示。2组优良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χ2=0.835,P>0.05)。但实验组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t=2.673,P<0.05)。

表1 2组治疗效果比较(±s)

表1 2组治疗效果比较(±s)

注:组间比较,★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组别 例数 优 良好 差 优良率(%)愈合时间(周)实验组 60 54 5 1 98.33 10.3±2.7★对照组 60 51 5 4 93.33 13.4±3.1

2.2 术后并发症

2组术后并发症如表2所示,实验组总并发症率显著少于对照组(χ2=5.841,P<0.05)。2组患者相关并发症经过对症处理,除骨性关节炎外,均得到有效控制。

表2 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部位所发生的骨折。转子间是骨质疏松的好发部位,骨质疏松的发生速度在股骨矩则较慢,在骨小梁较快,在发展速度快的骨下梁与发展速度慢的股骨矩的接合部是骨质最薄弱处,因此,转子间骨折发生率较高。有些患者发生骨折后,还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但如骨折后长期卧床,将减少患者的活动锻炼机会,使原有的慢性病进一步恶化,手术的危险性增加,因此,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

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对骨折端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骨折块的几何形状、骨骼的强度、骨折复位程度、内固定物的种类和放置方法[3]。DHS手术设计合理,抗弯强度大,具有动、静力加压及张力带作用,适用于各种类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但由于股骨应力主要集中在内侧,DHS主要固定外侧皮质,容易导致骨折畸形愈合,而且手术创伤大,患者多为老年患者,术后恢复较慢,而且免疫力不高,增加了术后感染和骨性关节炎等的发生。PFN通过髓腔中央承受应力,股骨颈螺钉和主钉钉体较细,对股骨头的髓内血液循环破坏程度小,偏心性入针降低了钻孔、扩孔时引起的股骨头异常旋转;前部螺纹的肩颈设计可进行骨折端加压,有效防止旋转及螺钉向股骨头内侧滑移,又能进行骨折端加压,远端锁定可避免骨折端旋转移位,从而达到更好的愈合效果[4~5]。而且对患者创伤相对较小,可减少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从临床统计来看,2组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优良率还是稍微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愈合时间(t=2.673,P<0.05)和总并发症率(χ2=5.841,P<0.05)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显示了更好的临床效果。因此我们认为,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FN)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而且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对于患者更好的恢复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很有意义的,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潘李德,周崇斌.股骨转子间骨折的PFN与DHS内固定临床比较[J].浙江创伤外科,2006,11(5):423.

[2]杨久山.DHS、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比较[J].山东医药,2009,49(38):58~59.

[3]章伟,邹剑,罗从风,等.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的比较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4,42(11):649~652.

[4]石庆尧.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比较[J].浙江临床医学,2006,8(2):169.

[5]刘斌,张立岩,王济玮,等.PFN治疗股骨粗隆骨折25例分析[J].浙江医学,2006,28(1):39.

猜你喜欢
髓内螺钉股骨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