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为数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2011-05-23 02:17葛美华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1年5期
关键词:周长小数长方形

葛美华

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小学数学的现状。这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只要我们善于利用、巧妙结合,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让课堂教学更自然、更自主、更高效,就能为数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一、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演示,引领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体验数学乐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重视学生生活经验和课本资源中提供的生动有趣的画面已成为当代数学教师的共识,所以我在教学《什么是周长》的时候,就设计了这样的一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情境:课件动态地演示一只小蚂蚁爬过树叶边线一周的情景,并动态地画出边线,然后再用小蚂蚁的话说:“我爬过树叶一周的边线就是树叶的周长。”动态的演示增强了课的形象性,更有利于儿童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这个课件中小蚂蚁动态的爬动,可爱的形象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了使学生视觉上再次感知平面上的图形都有周长,我用课件出示一个椭圆形的运动场、一个圆桌面、一个门框、一个红领巾,并采用闪烁一次的方法,重点突出这些物体的周长,并引导孩子认真观察,自己总结出:“围成这些图形一周的总长就是他们的周长。”这样通过课件的演示使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概念,要比我们直接告诉学生,在他们脑海中留下的印象要深刻地多,也更有助于孩子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当我们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时候,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同时使学生了解到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是由长方形周长公式推导过来的,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见证这一推导过程,我利用课件的动态演示,先出示一个长8米、宽6米的长方形让学生计算它的周长,学生很快就会算出(8+6)×2=28(米),然后我又利用课件的演示,把这个长方形的两条宽拉长,而长不变还是8米,学生亲眼观察到这一变化,同时利用学过的长方形周长公式很快就算出它的周长是(8+7)×2=30(米),这时我再次变化这个长方形,把它的宽拉长为8米,再次让学生计算它的周长的时候,学生基于前面的基础就会很快地算出(8+8)×2=32米,这是有聪明又机灵的学生就会看出8+8不就是两个8相加吗?也可以改写成乘法8×2然后再乘后面的2不就是8×4=32(米)吗?这样学生就从课件的动态变化演示,一步步地自己推导出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学生在推导这个公式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一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成就感。同时也感受到了课件带给我们课堂的动态变化,让抽象的概念很自然地融入学生的脑海里,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二、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我们课堂容量,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教学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简单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要向学生讲解一些数学的渊源和数学史,让孩子们对数学有更深层次地了解。这就要充分利用我们的网络技术,运用直观形象的视频,不仅详细介绍了我们古代研究数学的艰难,同时还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珍惜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积聚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比如当我们学习圆的周长用到圆周率的时候,我就从网上搜索了一段关于祖冲之的介绍,使学生对我们的祖先肃然起敬,同时又介绍了1706年英国数学家梅钦计算π值突破100位小数大关,1948年英国的弗格森和美国的伦奇共同发表了π的808位小数值,成为人工计算圆周率值的最高纪录,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π值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49年,美国首次用计算机计算π值,一下子就突破了千位大关,1989年,美国哥伦比亚研究人员用巨型计算机算出了π值小数点后4.8億位数,后来又算到小数点后10.1亿位小数,创下了新的纪录。让学生对计算机有了一个更加全新的认识,它给我们的生活和科学研究带来了一场革命,使我们的研究成果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现在是信息时代,我们也要充分发挥网络和计算机的作用,让它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一定的便利,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此时我不仅使学生对π的认识开阔了视野,而且穿插了一定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白计算机带给我们的帮助和积极意义,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信息和网络的积极作用,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当我们学习到加、减、乘、除的起始课时,我总会利用课件以小知识“你知道吗?”的形式向学生介绍这些符号的起源。让学生对他们有更深层次地了解。

重点向学生讲解:加号是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创造的,在横线上加一竖表示增加;减号是德国德美创造的,从加号中减去一竖表示减少;乘号是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最先使用的,它的意思是表示增加的另一种方法,因而把加号斜过来写;除号是瑞士人雷恩发明的。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表示平均分的意思。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数学的渊源,还可以使学生更加珍惜这些古人的劳动成果,也使他们深受思想教育。在课堂上运用课件直观形象的介绍,增加了我们课堂的容量,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生活的画面在课堂上真实再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带来的亲切感,使学生明白我们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

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以成为我们学习数学的目标,我们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让我们在生活中用自己的一双慧眼站在数学的角度来审视我们周围的生活,扩展我们数学学习的空间。让课堂走向生活,让生活融入课堂。

比如当我们学习《认识小数》的时候,就可以先用课件出示一个商场里一些物品打折的情景图,让学生观察一些物品的价格,并边播放边出示物品的价格,铅笔盒6元;橡皮0.2元;书桌108元;笔记本3.5元;圆珠笔1.2元;毛笔3元。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这些商品标价牌上的数分类?怎样分?学生按6元、108元、3元一类;0.2元、3.5元、1.2元一类。“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我及时问学生。学生说:“有点的是一类,没有点的是一类。”老师然后再及时总结:“像3、6、108这些表示物体个数的数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叫整数。”“另外一组数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呢?”“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像0.2、1.2、3.5都是小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小数。”这样的教学设计从孩子们感兴趣的日常购物导入新课,不仅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多媒体课件提供的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思维难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也为我们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便利,改变着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我们的课堂闪烁出学生创新的火花,让我们师生的互动充满着民主、和谐的气氛,让我们的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猜你喜欢
周长小数长方形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巧算周长
长方形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