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脊液白细胞介素含量变化的分析

2011-05-25 00:32杨琳东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分度介素脑病

袁 强,杨琳东

(延安市人民医院儿科,陕西延安71600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脊液白细胞介素含量变化的分析

袁 强,杨琳东

(延安市人民医院儿科,陕西延安71600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脑脊液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HIE新生儿和正常对照新生儿均于出生后24 h内和第7天采集脑脊液,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IL-1β和IL-6浓度。结果HIE新生儿脑脊液中IL-1β和IL-6含量在发病24h内(急性期)显著性地高于正常新生儿(P<0.05);不同临床分度的HIE新生儿脑脊液中IL-1β和IL-6含量随病情的加重而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发病1周后(恢复期)脑脊液中IL-1β和IL-6水平虽然仍高于对照组,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HIE新生儿脑脊液中细胞因子IL-1β和IL-6含量,可以帮助临床上判断病情进展情况及患儿的预后,并对临床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窒息等原因所致的新生儿脑缺氧缺血性损害,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后果严重,可留下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如癫痫、智能低下、共济失调等[1]。细胞因子在其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HIE新生儿脑脊液中的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检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组:按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于2004年制定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选取我院小儿科和延安市人民医院儿科2008.06~2010.06收治住院的40例HIE患儿,轻度19例,中度14例,重度7例;男婴22例,女婴18例,胎龄37~42周,出生体重介于2.493~4.012 kg。

对照组:随机选取我院和延安市人民医院正常分娩新生儿10例,男婴6例,女婴4例,胎龄介于37~42周,出生体重介于2.560~4.008 kg,无宫内感染、发育迟缓、宫内及围产期窒息等病史。两组在性别、年龄和出生体重上无统计学差异。

1.2 标本采集

实验组HIE新生儿和对照组正常新生儿均于出生后的24 h内和出生后的第7天以无菌操作腰穿采集脑脊液1ml,低温离心机4℃、3000 r/min离心10min,置-40℃冰箱保存待检。

1.3 检测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HIE新生儿和对照组新生儿脑脊液IL-1β和IL-6水平。IL-1β和IL-6酶标检测试剂盒购自上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保存。酶标检测分析仪为华东电子管厂产品。取-40℃冰箱保存的各HIE新生儿和正常新生儿脑脊液标本,按试剂盒的说明进行操作,在λ=450 nm处读取各孔OD值(OD450),每孔重复测3次,取平均值。每次均设空白孔和标准孔。用试剂盒提供的稀释液,按1:2稀释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样品OD450值,由标准曲线读取实验组和对照组脑脊液标本的IL-1β和IL-6含量。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脑脊液中IL-1β和IL-6含量在发病24 h内(急性期)高于正常新生儿,并有统计上的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度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脑脊液中IL-1β和IL-6含量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并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见表1。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发病1周后(恢复期)测得的脑脊液IL-1β和IL-6水平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二者差别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见表2。

表1 实验组急性期不同临床分度脑脊液IL-1β和IL-6浓度(s)与对照组比较

表1 实验组急性期不同临床分度脑脊液IL-1β和IL-6浓度(s)与对照组比较

注:1)实验组不同临床分度和对照组比较P<0.05;实验组不同临床分度之间比较P<0.05。2)急性期:发病24 h内。

组别 例数 IL-1β(ng/L) IL-6(ng/L)重度10 84.7±6.1 46.5±4.1 7 169.1±14.7 102.9±9.1中度 14 125.7±11.9 86.4±7.8轻度 19 113.1±9.8 73.7±6.7对照

表2 实验组不同临床分度恢复期脑脊液IL-1β和IL-6浓度(s)与对照组比较

表2 实验组不同临床分度恢复期脑脊液IL-1β和IL-6浓度(s)与对照组比较

注:①实验组不同临床分度和对照组比较P>0.05;实验组不同临床分度之间比较P>0.05。②恢复期:发病后第7天。③HIE分度指急性期的临床分度。

组别 例数 IL-1β(ng/L) IL-6(ng/L)重度10 82.9±6.5 43.8±4.6 7 105.8±9.2 68.3±6.9中度 14 101.4±8.6 61.7±6.1轻度 19 94.3±7.7 52.9±5.3对照

3 讨论

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围产期新生儿脑损伤的最主要原因,常见于严重窒息的新生儿,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幸存儿童多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缺陷。病理机制包括缺氧和缺血两个方面。缺氧因素主要有窒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和严重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缺血因素主要有严重心动过缓、重度心力衰竭、和外周循环衰竭等[3]。大脑缺氧导致脑细胞氧化代谢障碍,使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水分进入到细胞内引起细胞水肿。缺氧亦可使小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组织水肿,使脑血管受压而进一步加重脑缺血缺氧。严重的脑缺氧缺血最终可导致脑组织坏死[4]。

脑组织缺氧缺血可导致小胶质细胞等分泌白细胞介素增加,使脑组织间隙和脑脊液中IL-1β和IL-6的含量上升。IL-1β和IL-6能诱导C-反应蛋白升高,吸引炎性细胞在脑组织集聚,导致炎症、水肿和坏死的发生,加重脑组织的损伤[5]。有研究发现[6-9],脑脊液中IL-1β和IL-6等细胞因子含量在脑组织缺氧缺血损伤的急性期迅速升高,在恢复期则很快下降。本研究亦发现,HIE新生儿脑脊液中IL-1β和IL-6含量在发病后24 h显著性地升高,而在发病后第7天则下降到接近正常水平。以上研究表示,检测脑脊液中细胞因子IL-1β和IL-6的含量,可以帮助临床上判断HIE病情的进展情况及患儿的预后,并对HIE的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马晓路,杜立中.新生儿疾病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3(5):323-326.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8):584.

[3]宋伯松.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国内与国际诊断标准的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5):358-360.

[4]刘红斌.窒息新生儿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危险因素分析[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0,30(3):208-212.

[5]武辉,王东轩,高玉先,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3(1):28-30.

[6]Aly H,Khashaba MT,El-Ayouty M,et al.IL-1beta,IL-6 and TNF-alpha and outcomes of neonatal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J].Brain Dev.2006,28(3):178-182.

[7]Nihal Oygür,zlem S nmez,Osman Saka,et al.Predictive value of plasma and cerebrospinal uid tumour necrosis factor-áand interleukin-1 concentrations on outcome of full term infantswith hypoxicischaemic encephalopathy[J].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1998,79:F190-F193.

[8]Liu J,Feng ZC.Increased umbilical cord plasma interleukin-1 beta levelswas correlated with adverse outcomes of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J].J Trop Pediatr,2010,56(3):178-182.

[9]Silveira RC,Procianoy RS.Interleukin-6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levels in plasma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of term newborn infantswith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J].Free Radic Res. 2010,44(4):422-429.

R72

A

1672-2639(2011)01-0051-02

2010-12-25;责任编辑 徐文梅]

猜你喜欢
分度介素脑病
血清白细胞介素-37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检定分度值e对电子天平检定结果的影响分析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脑脊液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应用于鉴别诊断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价值分析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例谈高中物理教材习题教学策略
铣床附件万能分度头的使用技术
肝硬化并发症:肝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