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96例临床疗效研究

2011-05-25 00:32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平喘儿科支气管

蒋 伟

(紫阳县人民医院儿科,陕西紫阳7253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96例临床疗效研究

蒋 伟

(紫阳县人民医院儿科,陕西紫阳725300)

目的探讨和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小儿支气管哮喘病例192例随即分为对照组(单纯西医药治疗)和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每组96例,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和疗程长短。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其疗效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效果明显,相比单纯西医药治疗,患儿咳嗽、睡眠等得到较好改善,值得更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推广。

中西医结合;哮喘;疗效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变态反应性的疾病,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上升,该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因除糖皮激素外尚无特效药物,临床治疗主要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但其疗效尚不能令人满意。笔者自2000-09~2009-06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效果确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照《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1]进行确诊的门诊病例共192例。男127例,女65例,年龄4~13岁。病程2~6年,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组制定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单纯西医药治疗(以下统称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以下统称治疗组),每组9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平均病程、急性发作期病程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治疗原则:快速缓解症状,抗炎抗过敏、平喘、镇静、维持呼吸[3]。急性期予抗生素头孢哌酮钠100~200 mg/(kg.d)、支气管解痉药、抗过敏药、氨茶碱3~4 mg/(kg.d)、琥珀酸氢化可的松10 mg/(kg.d)静脉滴注[4]。酌情配合口服舒喘灵片、氯雷他定、转移因子,必要时吸氧和雾化吸入治疗。

1.2.2 治疗组 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自拟理气平喘汤,基本方为炙麻黄3g、地龙6g、黄芩3g、法半夏4g、川芎6g、甘草4g、杏仁6g、鱼腥草12g、白芥子6g、苏子4g、山栀1 5g。l剂/d,水煎分两次服用。对于年龄较小口服中药汤剂困难的患儿也可用白芥子、延胡索各30g,甘遂15 g、细辛9g,制成药饼,敷于定喘、肺俞、膏盲三对穴位,每次贴敷2 h,在患儿发病期间敷贴,隔5 d贴1次,共2次。

两组均以7-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观察评估治疗前后喘息症状、哮鸣音体征、睡眠状况以及痊愈时间等。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以下评价标准,显效:哮喘发作较治疗前明显减轻,肺部哮鸣音消失或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好转:哮喘发作较治前有所减轻,双肺哮鸣音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病症减弱。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如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等无改善或加重[5]。

2.2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对照分析,治疗组96例患儿,显效74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有效率92.7%;对照组96例患儿,显效57例,有效15例,无效24例,有效率75%。两组疗效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西医认为哮喘是一种过敏性(变态反应性)疾病,由于过敏介质释放刺激支气管黏膜下肥大细胞,引起黏膜下毛细血管水肿、渗出,使气流通过受阻而产生哮鸣音,同时出现喘憋症状[6],以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为主要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其发病急,症状严重,西医按治疗原则:解痉、平喘、抗过敏、抗感染、镇静、维持呼吸[7]。因其反复发作,严重威胁患儿的身心健康,治疗除用激素(如糖皮质激素)外,尚无特效药物。但因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大,且反复应用不但会使身体的抵抗力下降,而且可能造成反复呼吸道感染而又诱发本病,效果不令人满意[8-9]。

传统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肺脾肾三脏不足为其本,肺虚卫外不固,易为外邪所侵。发病常由于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寒伏肺腧而聚液生痰:或外感风热,灼津为痰,阻塞气道,发为哮喘[10]。治疗上应以清肺平喘、理气排痰、活血化瘀为主。故方中麻黄既可解表散寒、宣肺平喘,又可利尿使凝聚之津液下行,减少痰之来源,且生用发汗利水之力甚强;杏仁宣肺降气平喘,有助肺之肃降,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气的作用;黄芪善补五脏之虚,并提高机体抗病康复能力;地龙搜络行瘀、祛风解痉;苏子擅长止咳平喘、降气消痰;法半夏、白芥子理气化痰,止咳祛湿;鱼腥草、山栀清泻肺热解毒;甘草清热解毒,润肺祛痰而止咳平喘。

现代药理表明[11],杏仁能起到杀酶保苷的作用;且杏仁含杏仁苷,分解产生微量氢氰酸,可镇静呼吸中枢产生止咳喘作用。甘草含甘草甜素,解毒,抗过敏有类似激素样作用。黄芩的有效成分黄芩素、黄芩甙及汉黄芩素都有抗炎抗变态反应的作用,麻黄能间接发挥肾上腺素的作用,对支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较肾上腺素弱但持久,麻黄水提物具有镇咳祛痰作用,并能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鱼腥草所含的非挥发物具有较强的抗病毒的功效。诸药合用,化痰止咳、理气平喘。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不但能有效控制症状,拮抗激素的副作用,预防复发,而且对促进小儿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都有一定良效。对于年龄相对较小的患儿,使用敷贴穴位的办法代替口服,治疗效果理想。总之,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比单纯西医治疗更加具有优势,治疗效果更佳,值得更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推广。

[1]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1998,36(15):747-750.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261-267.

[3]杨少英,吕建军.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13):147.

[4]周伟.琥珀酸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控制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9(5):1369.

[5]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6.

[6]宋善俊.临床医师手册·儿科分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12.

[7]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6.

[8]苏瑾,李竹,姜智海.环境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关系的研究进展[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5,22(6):546-548.

[9]沈华浩,应英华.新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的评价和解读[J].临床内科杂志,2007,24(4):221-223.

[10]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1-64.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238-239.

R72

A

1672-2639(2011)01-0053-02

2011-01-15;责任编辑 徐文梅]

猜你喜欢
平喘儿科支气管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HRCT支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
我国将恢复儿科本科招生8所院校今年7月招生
金康宁合剂的药效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