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摆脱IT孤岛须从“平台模式”开始——访普元高级副总裁刘尔洪

2011-05-30 09:04张鹏
通信世界 2011年23期
关键词:管控部门软件

本刊记者 | 张鹏

中国软件业的技术演进与产业格局正在孕育新一轮的重大调整,在此过程中,那些能够及时调换风向的IT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将不可限量。据国内咨询机构调查显示,软件平台化产品由于自身的高吻合度、高可用度、强自主度以及低成本等优势,将成为信息化的最佳应用,同时也将成为管理软件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阶段,很多大中型企业、行业重点企业都开始呈现出“多项目多系统并行建设”的运行模式,在成本、上线时间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都给企业的CIO们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服务外包”存在风险

面对失控风险,普元高级副总裁刘尔洪告诉记者,尽管现阶段一些行业客户依旧沿用项目外包的建设方式,而这种开发模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和时期内解决企业IT对业务的支撑问题,但随着业务的发展和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大型企业IT建设必将会不断扩展,而如果还沿用项目外包而非平台模式,那么,一则是开发难度增大,从而导致企业间接将IT建设管控权利让给了第三方软件开发公司;二则是IT资产形成孤岛效应,与企业追求业务敏捷性的初衷相违背。

“在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客户,由于前期缺乏整体规划,企业大量面向业务的IT系统被‘单独’建立,久而久之,数据无法共享、IT资源无法复用以及上线周期漫长等问题随即暴出,这时候很多企业才会想到平台化的IT建设思路,但在改造过程中却已经造成了不必要的成本与时间的浪费。”刘尔洪表示。

平台模式解决三大IT症结

据了解,普元的平台软件在电信、金融、能源等领域已经得到了大量应用。在通信业,除中国电信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都已引入了平台模式。其中,某地方移动公司的NG-CRM系统建设采用普元业务流程平台后,在软件质量建设阶段排除了60%的缺陷,上线后缺陷率从46%降至15%,工单响应周期缩短1/3以上。

刘尔洪补充表示,平台模式可以解决大中型企业的三大问题。一是更好实现了IT对业务的支持和创新。过去“代码编写、项目外包”的模式使得IT部门对业务部门的支持往往滞后,IT部门受到来自业务部门的极大压力。平台软件可帮助IT部门提升对业务的响应,这主要是由于平台不是每次从轮子造起,而是提升了业务软件的资产复用;另一方面,由于SOA的技术架构也使得应用可以更灵活地开发组合。

二是强化了IT部门的管控能力。通过引入自主平台软件,可要求各软件商统一应用开发平台,从而统一软件技术规范、软件技术架构,并实现“开发即集成”,进而有效强化了IT部门对技术、外包合作、未来集成的可管控性。

三是持续保持应用开发技术的先进性。企业级应用开发技术往往需要保持技术先进性。基于软件平台本身的技术领先性和不断演进,企业应用将始终与各类领先技术保持一致。

猜你喜欢
管控部门软件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禅宗软件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软件对对碰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