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线型硅胶管治疗泪小管阻塞

2011-06-02 08:36唐耀冰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29期
关键词:硅胶管鼻道泪点

唐耀冰

泪小管阻塞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随季节变化发病率不同,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溢泪,给患者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治疗泪小管阻塞的一种方法就是使用硅胶管置入泪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自2009年3月至12月我院眼科门诊治疗泪小管阻塞患者101例(131眼):男23例26眼;女78例105眼;年龄3岁至86岁,平均58岁。病程7个月至50年,平均6.3年。泪小管吻合术后5例,泪总管阻塞者37眼,泪小管阻塞者89眼。

1.2 方法 患者平卧位,3%麻黄素棉签收缩下鼻道鼻黏膜,利多卡因液体滴入鼻腔,浸润麻醉,2%的利多卡因注射液行滑车下,眶下神经局部麻醉,用泪点扩张器充分扩大上下泪小点,将7号腰穿针制成的冲洗针头分别垂直插入上下泪点1~2mm,然后转向水平方向与泪小管走向一致,旋转进针,碰到泪囊窝骨壁后转为垂直向下,进入泪囊、鼻泪管后,继续旋转,探到下鼻道,将3-0的丝线放入7号腰穿针制成的探针中,对折丝线,长度超出腰穿针2~3 cm,利用备好的带线腰穿针贯通上下泪点,取带水注射器连接腰穿针,取线钩与面部垂直,伸入下鼻道,勾住腰穿针针头,边注水边退钩,取出引线,利用扩张线绳逆扩上下泪小管,最后置入广州博视医疗保健研究所生产的医用引线型硅胶管。然后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冲洗上下泪道。(具体操作如图)

1.3 术后处理 术后术眼点抗菌素眼药,口服抗生素3~5 d,以预防感染,减轻泪道反应。术后第1个月每周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冲洗上下泪道,6个月至1年酌情拔管。

2 结果

本组101例均成功置入引线型硅胶管,术后随访6个月~1年,已有63例拔管,冲洗不通畅流泪的有7例,1例因硅胶管异物反应严重,植入1个月后拔管,冲洗通畅。

3 讨论

泪小管阻塞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随季节变化有较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季节发病率明显高于春夏季[1,2]。泪小管阻塞最常见和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溢泪,程度因人而异。对泪小管阻塞的治疗的原则就是解除阻塞,重建通道。手术治疗泪小管阻塞,或泪总管阻塞往往需要做皮肤切口,术后留有瘢痕[2,3]。引线型硅胶管治疗泪小管阻塞,具有手术时间短,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我们通过手术有以下体会:①术后反应较重,部分患者内眦部痛、磨、痒、流泪加重等不适。一般1~2周症状自然消失。处理方法:点抗菌素眼药膏;②慢性结膜炎较重的患者泪道置管术后,配合治疗慢性结膜炎,痊愈后再行拔管。处理方法:使用3%的硼酸液清洗结膜囊后点抗菌素眼药水;③1例硅胶管异物反应严重的患者,术后自觉眼眶疼痛、肿胀,拔管后1周自觉症状自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④扩张绳扩大上下泪小管后,在置管时,先从较狭窄泪小管置入,则硅胶管较易置入;⑤泪小管完全阻塞的患者置管效果不佳,可选择激光配合置管或手术治疗。

[1]南中义,屈伸平,刘杰俊,等.慢性泪囊炎合并下泪小管阻塞的手术治疗.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9,6(25):79-80.

[2]赵治河,朱瑞,李岩,等.引线硅胶管逆植环撑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应用.国际眼科杂志,2009,9(10):196-197.

[3]黄豫鄂,周晓娟,刘明娇,等.慢性泪囊炎伴泪小管阻塞联合手术的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0,5(25):118-119.

猜你喜欢
硅胶管鼻道泪点
利用双层模型量化组织工程血管培养的应力与应变△
泪点环形切开重建术治疗复杂泪点狭窄的临床效果
个体化泪点成形术治疗获得性泪点狭窄
鼻出血鼻内镜下精准治疗与传统填塞治疗效果比较
硅胶管在鼻中隔成形术后鼻腔填塞的临床应用
改良泪点成形术治疗下泪点狭窄的临床研究
高低泪点
单泪道外环路硅胶管插入泪小管吻合术
系统评价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硅胶管的应用对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
鼻道扩充器的制作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