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基于浙江省的协整分析

2011-06-11 12:15包佳迪
对外经贸 2011年10期
关键词:高级化格兰杰协整

包佳迪

(浙江工商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8)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伴随着经济和社会转型的逐步加快,落后的产业结构正在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全球价值链末端,凭借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以牺牲生态环境和劳动者福利为代价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正面临严峻挑战。当前我国人口红利正逐渐消失,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蔡昉,2010)。伴随着东南沿海各地出现的“用工荒”,劳动力优势正在成为过去。另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资源环境压力逐渐加大,迫切需要通过转型升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目前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欧美贸易保护主义暗流涌动,国内通货膨胀加剧、出口退税下降以及原材料上涨等外部因素共同影响,使得缺乏技术含量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出口导向型行业和低端企业受到严重冲击,由出口受限进而导致国内一些产业产能相对过剩。

因此,如何选择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此背景,通过对该论题发展脉络的系统性梳理,以浙江省为例,实证分析了城市发展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之间的关系。

二、理论框架

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市化相互关系的作用机理主要通过两条途径进行,一条是间接途径,另一条是直接途径。

1.间接途径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各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变动。根据三次产业的重要性及占经济的份额依次排序,产业结构的变动按一、二、三向二、一、三向二、三、一再向三、二、一的顺序进行演进。而城市化是二、三产业的区位聚集和发展的形成过程,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过程,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分布也随之发生改变,社会中劳动力更多、更快地从一、二产业转移出去,融入到第三产业中去,带动金融业、商业流通、批发零售、住房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以此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同时,城市化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也是通过先影响到劳动力结构,进而影响到产业结构高级化。

2.直接途径

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逐步提高,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对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根本要求,因而劳动分工日益专业化和一体化,一方面完善了城市的基础设施,扩大了城市规模,优化了城市功能,加强了城市辐射力和城市扩散效应,另一方面生产的集中也促进了人口的集中,进而使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在空间上不断聚集,加速了新型城市化的步伐。反之,城市化的推进也直接影响产业结构变动。

三、指标选取以及变量的计算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自历年《浙江统计年鉴》、《新浙江5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浙江年鉴》,直接获取或者加工而成,数据区间为1990—2009年。

1.城市化水平测度

由城市化的内涵可知,仅仅用城镇人口比不能充分衡量城市化,因此有必要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借鉴俞云锋(2009)的研究,遵循系统性、完整性、有效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原则,从浙江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以下综合指标体系:

表1 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为消除负数数值影响,本文根据统计学中的原则,运用公式进行坐标平移,这里取H=9,得到浙江城市化水平如表2所示:

表2 浙江省城市化水平

2.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测度

产业结构高级化体现在两个不同年份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的比较中,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可以用产业结构层次系数(靖学青,2005)来定量测度和刻画,用以下公式计算。设某区域有n个产业,将这些产业由高层次到低层次加以排列,所得的比例分别记为q(j),则该区域产业结构层次系数为:

表3 1990—2009年浙江省产业结构层次系数

显然,ω越大,该区域结构层次系数越大,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越高。计算的产业结构层次系数ω如表3所示。

四、城市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计量分析

1.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是时间序列计量分析有效性的基础,因此,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综合城市化水平(U)以及产业高级化水平(ω)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其平稳性。本文采用ADF检验法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ω与U的ADF检验结果

从表4可知,产业高级化水平与综合城市化水平的一阶差分分别在10%与5%水平通过检验,因此可知,D(ω)与D(U)是平稳序列,两者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2.协整检验

以上变量U与ω都是一阶平稳的,可能存在协整关系。首先我们观察U与ω的时间序列图见图1。然后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

图1 时间序列

利用Eviews 6.0检验,得到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协整检验结果

由表5可知,迹统计量检验有47.9>12.3,3.6<4.1;最大特征值统计量检验有44.3>11.2,3.6<4.1,所以ω和U序列存在协整关系。

3.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协整分析

利用Eviews 6.0软件,对U与ω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我们发现在10%显著性水平下,接受“U不是ω的格兰杰原因”,拒绝“ω不是U的格兰杰原因”。因此我们判断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城市化的格兰杰原因,通过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影响城市化进程。

因为ω与U存在协整关系,所以可以通过Eviews6.0软件建立模型如下:

对式(1)、式(2)残差序列E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残差序列E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由图2可知,由于统计量ADF=-6.147022小于不同检验水平的三个临界值,因此残差序列E为平稳序列。所以对应的长期均衡方程为式(1)、式(2)所示,且有明确的经济意义。即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单位,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提高1.27个单位,即城市化对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有正的促进作用。同时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每提高一个单位,城市化水平相应提高0.59个单位,即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对城市化也有正的促进作用。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化综合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浙江省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进行协整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通过对城市化综合水平的计算以及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的计算,发现近二十年来,浙江省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逐步提高,非农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然而,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当前浙江省工业化水平,城市化、工业化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第二,协整分析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是城市化的格兰杰原因,且两者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整体来看,城市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相互促进,城市化在长期内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同时产业结构高级化又进一步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因此深入研究两者关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拓宽我国产业转型升级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径,首先需研究其经济特点及变迁情况。针对浙江省经济发展的特点,可以通过进一步城市化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首先,以城市化推动产业升级,有利于制造产业的空间集聚,与已形成的块状经济发展格局相衔接,并向现代产业集群发展。中心城市将逐步开始企业总部运作,加工制造业逐步向其周边地区转移,两类企业协同定位,构造国内价值链和产业链同步升级,创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配置格局。

其次,以城市化推动产业升级,将把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引导到城市化为主体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上,利用其相对过剩的产能来解决“三农问题”,将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城市化带动新农村建设,将新农村建设置于城市化体系中推进,而不是将两者割裂开来。

最后,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研发服务环境,如产学研政的合作机制,链接国际研发资源的机会、能力和机制等将会相应增加。大量的高科技研发人才将由此流入,使得技术能力环境、上下游产业的技术基础和人才配备大大改善,城市经济将逐步占据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地位。

[1]韩峰,李玉双.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基于湖南省的动态计量分析[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0(10).

[2]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管理世界,2010(4).

[3]刘志彪.以城市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兼论“土地财政”在转型时期的了历史作用[J].学术月刊,2010(10).

[4]俞云锋.城乡统筹视角下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浙江城市化水平测算为例[J].科学决策,2010(5).

[5]靖学青.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对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6]孙敬水.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高级化格兰杰协整
关于推动机械工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动机械工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指导意见》编制说明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测度及效应分析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及缺陷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