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文化体制改革 做好重大事件报道

2011-06-12 00:20许安平宋文花
中国地市报人 2011年12期
关键词:铁道部衡阳宣传部

□许安平 宋文花

(石嘴山日报社,宁夏 石嘴山 75300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党中央第一次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这个《决定》为我国文化今后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为新闻宣传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和政策保障。《决定》中提出:“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强调“做好重大突发新闻事件报道,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是党的宣传工作和宣传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身为党报新闻工作者,试图就如何做好重大突发新闻事件报道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党的宣传工作有对内宣传,也有对外宣传。在对外新闻宣传报道工作中,重大突发新闻事件报道一直是新闻业务的重点和难点,最能突出反映宣传部门和新闻传媒对普通大众的关注程度。要知道重大突发新闻事件在很多人来讲是性命攸关的事,当事人的亲人、朋友以及外界都非常关注,迫切希望得到准确的相关消息。新闻宣传部门、新闻传媒和新闻工作者要有高度的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有责任把消息及时准确地播发出去。但对重大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一定要十分慎重。

报道的内容必须准确无误,真实可信。面对重大突发新闻事件,不少地方生怕产生负面影响,往往采取封锁现场的做法,不准新闻媒体介入。结果,大道信息不通,小道消息满天飞。本来很正面的事情,却被负面小道消息先入为主,混淆了视听。等到事情真相公之于众时,群众却怀疑、猜测起来,结果真的成了假的、假的反到成了真的,搞得领导、群众都不满意,政府和媒体形象也都受到了影响。

报道时机要把握好,讲求时效。任何新闻只有把握好报道时机、讲求了报道时效,才能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更应如此。也只有讲求时效,把握报道时机,及时报道,在小道消息满天飞、负面报道混淆视听之前,让群众知道事件真相,让大道信息畅通,才能起到报道新闻、引领舆论的作用,也才能掌握宣传的主动权。

报道时要做到四个一定,在“鼓与呼”中不添乱。做好重大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一定要注意在报道中体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一定要注意报道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一定要突出报道在事件中有突出表现的典型人物,一定要突出报道群众面对突发性重大事件所表现出来的坚强不屈、抗击灾害、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精神风貌。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配合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才能对推动党委和政府工作起到“鼓与呼”的作用。也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宣传工作者和宣传工作的价值。

如何做好重大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工作呢?下面这两个事例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湖南衡阳2003年发生了“11·3”特大火灾。对重大突发新闻事件的宣传报道,中宣部和湖南省委宣传部早有明文规定:一般不宜作公开报道。而这一次,湖南省委宣传部领导明确批示:“此次特大火灾,必须化被动为主动,你们(衡阳市委宣传部)要迅速调查情况,核准数字,写出通稿,统一发送,避免那些敌对媒体和小报小刊的炒作。”

接到批示后,衡阳市委宣传部制定了宣传方案,每天确定一个报道主题,由报道组每天写出一个通稿,发送给来自全国各地和国外的上百家新闻单位。在赶写了《衡阳珠晖区一商住楼今晨发生一起特大火灾/两名消防官兵当场壮烈牺牲》、《衡阳火灾现场抢救工作告一段落/省委书记杨正午亲临衡阳察看灾情/最后一名死难者被挖出/现已确定20名官兵牺牲/16名官兵、记者和保安受伤》等4个通稿后,衡阳市委宣传部又召开紧急会议,一致认为新闻报道的内容要迅速转向,转移到宣传消防官兵不怕牺牲、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上来。随后,宣传部门采写审定的消息《衡阳隆重举行20位遇难烈士追悼大会》和长篇通讯《燃烧的青春——记扑救“11·3”特大衡阳消防英雄群体》分发给了新闻媒体。

由于写出了通稿,新闻报道的主动权掌握在了衡阳市委宣传部的手中,事故的起因、发展、结局的全过程,从宏观到微观,从局部到整体,从灾情定性、报道口径到公布的数字相当一致。事后,一些评报专家认为:衡阳“11·3”火灾报道快捷、透明、充分,舆论引导方向正确,整个报道行动迅速、层次分明、颇有章法,达到了百分之百的正面效应,杜绝了小道消息的传播途径和各种猜测、谣传,打了一场新闻报道的主动仗,是突发性灾害事故报道的成功“范例”。也有一些评报专家提议,衡阳市委宣传部面对重大突发新闻事件,采用发送通稿的做法,使重大突发新闻事件宣传报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经验值得各地宣传部门学习、借鉴和推广。

2011年7月23日晚上8点30分左右,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铁道部于7月24日22点43分在浙江温州召开“7·23”事故新闻发布会。当有记者问事故中的车体为什么被掩埋时,铁道部原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回答:“不是在掩埋,事实上这个事故是无法掩埋的。”“当时在现场抢险的情况,环境非常复杂,下面是一个泥潭,施展开来很不方便,所以他把这个车头埋在下面,盖上土,主要是便于抢险。”“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在回答记者提问“为何在宣布没有生命体征、停止救援后,又发现两岁零八个月的小女孩项炜伊”时,王勇平回答:“这只能说是生命的奇迹。”王勇平回答前一个问题的那段话,像是一条消息;回答后一个问题的那句话,更像是一条微博。虽然寥寥数语,但却引起了网友的高度关注和外界的激烈争论。

8月17日,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刊发了一条内容几乎相同的消息:8月16日,铁道部表示王勇平不再担任铁道部新闻发言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职务;据知情人透露,哈尔滨铁路局党委书记韩江平将出任铁道部新闻发言人。

事后,有人评价这是“史上最混乱的发布会”;说2011年对于王勇平尤其不平静。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其博客上发表了“写给勇闰兄的一封信”的博文,批评王勇平在“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新闻发布会中的表现欠妥,说他语态太强势,语调过于高亢,神态也不合适,更不该说“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之类的话。王旭明还在信中直言不讳地说,“7·23”这么大的事故,首场新闻发布会最好由铁道部部长召开,不应由新闻发言人独自担当。

同样是处理重大突发新闻事件,湖南省委宣传部和衡阳市委宣传部、铁道部和王勇平的做法、言行,效果如何,一目了然。

猜你喜欢
铁道部衡阳宣传部
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水彩作品选登
悦读之光遍洒云岭 书香云南方兴未艾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8部广播剧入选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中油桃4号在衡阳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2012年1—12月货运机车车辆运用指标
2012年1 — 9月货运机车车辆运用指标
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003—2006)获奖名单